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砂砾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碎屑岩储层在我国东部各油田的隐蔽油气藏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砂砾岩储层在分布规律和储层地震预测方面存在许多难点,因而本次研究针对坨71区沙三段开展砂砾岩储层研究。研究区受古地貌沟谷控制,沙三沉积时期位于深湖中,沙三下砂砾岩储层属深水湖底扇沉积,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亚相;目的层主要为扇根-扇中沉积,在纵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扇体范围逐渐扩大,在平面上,发育了多条水下辫状水道。在地质规律分析基础上,本次研究利用基于频率特征的三维地震储层解释技术—频谱分解技术开展砂砾岩储层预测研究。以井点数据为基础,结合储层属性研究的结果,认为研究区各小层砂体呈朵叶状分布,砂层厚度变化快,并且储层预测结果与地质规律认识吻合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杨强 《内江科技》2013,(8):39-40,38
本文从潜江凹陷蚌湖地区岩性油藏勘探现状出发,总结当前勘探的瓶颈为储层预测。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相应沉积相特征,通过沉积古地貌分析和地震属性分析、地震相分析、频谱成像等方法,将地质小层对比预测结果与地震储层预测结果相结合,精细刻画潜江组主要目的层的储层展布特征;应用地震属性约束建模法进行叠后波阻抗反演,并和叠前密度反演结果结合,应用法线距离方法来识别渗透性砂岩和盐岩,进而解决储层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C121井为例展示了离散合成记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C121井的目的层为一套砂砾岩,砂砾岩及其上下各岩性的速度界面明显,砂砾岩目的层处常规合成记录与实际地震剖面吻合较好。利用离散合成记录分析了常规合成记录标定中砂砾岩底面所对应的波谷和砂砾岩顶面所对应的波峰分别是哪些地质界面的综合响应,并计算了各地质界面的贡献率。分析认为,砂砾岩顶面对应的波峰主要来自于砂砾岩之上泥岩-砂质泥岩的界面与火成岩内部泥岩夹层的顶面,而砂砾岩底面对应的波谷主要来自于砂砾岩底面。因此,利用砂砾岩底面对应波谷的地震属性预测砂砾岩的分布可靠性较好,在砂砾岩顶面对应的波峰和砂砾岩底面对应的波谷中应当选择后者开展砂砾岩储层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根据区内露头剖面观察、地震相解释、钻井岩性特征、岩电关系特征等,将涪陵地区沉积相划分为三种类型(碳酸盐台地型、台地边缘礁滩型、台地边缘斜坡型),通过对本区及邻区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刻画出各沉积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本区及邻区资料进行储层识别,建立储层正演模型,刻画出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最后依靠地震相分析来刻画圈闭边界,再结合波阻抗反演、瞬时相位、均方根振幅及其它地震属性等研究,在涪陵二维地震工区识别出早期台缘相带圈闭-泰来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5.
国内砂砾岩油气藏分布广、储量大,但其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难,因此深入研究砂砾岩形成机制及发展新的砂砾岩储层研究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砂砾岩油气藏储层研究的三大难点,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简明阐述了目前国内各大油(气)田针对砂砾岩储层的近二十种先进技术,最后提出了未来砂砾岩储层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有不同的敏感地震属性,同一工区、同一储层不同预测对象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有差异。应用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精度不高,且地震属性种类繁多,不能同时参与预测。应用地震属性优化技术研究SH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发育区,在不同岩性组合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优选出对生物灰岩储层最敏感的地震属性组合进行储层预测,极大地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贾若 《内江科技》2011,32(10):133+91-133,91
砂砾岩扇体是今后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其扇体识别与期次划分、储层四性标准和油藏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此类油藏具有重要意义,从砂砾岩扇体的地震相特征出发,并结合测井、录井及试油试采资料研究砂砾岩扇体旋回体的划分和小层划分.确定了各砂组的四性界限,基于此制定了相应的滚动勘探开发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各砂组储层物性、层间干扰比较严重,油井初期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为满足老油田合理的开采速度及具有较长的稳产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H气田石炭系砂砾岩段地层中发现部分层段发育高伽马砂砾岩储层,其自然伽马值与泥岩自然伽马值之间差异小,若单从自然伽马曲线划分储层,易被误判为非储层,导致有效厚度减小。为了有效识别高伽马砂砾岩储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与常规砂砾岩储层和泥岩在自然伽马能谱曲线与电阻率曲线上的测井响应特征,对比差异,认为导致本区砂砾岩高自然伽马异常的原因是高铀引起的,而其电阻率值与常规砂砾岩无差异。在此基础上,特别是针对无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时,提出利用GR-RT交会图和Fisher判别分析法识别研究区的高伽马值储层,该方法在研究区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秀娟 《内江科技》2013,34(4):161+111
滩坝砂岩具有横向变化快、单层厚度薄等特点,其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运用单一属性难以预测有效储层。本文利用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价地震属性反映储层参数的敏感性,以多元地震属性优化为前提,以K-L变换为手段,对原始地震属性进行优化,突出其间的差异性,降低了多解性。应用优化后的地震属性作储层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车西地区滩坝砂岩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元坝地区陆相砂砾岩储层分布范围广,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类型复杂,测试气产量差异大。前人对区域砂砾岩的基本特征研究不足,砂砾岩储层预测受到制约。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砂砾岩具有岩石组分复杂、成熟度低的岩石学特征;砂砾岩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溶蚀孔隙、原生孔隙及裂缝是本区陆相砂砾岩的三大储集空间类型,在局部井段见铸模孔和杂基微孔。同时,储层总体具有特低孔特低渗、局部具有特低孔中高渗的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震资料将沉积与地震属性相结合,是目前针对钻井资料较少的区域,开展沉积相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区主要以冲积扇砂砾岩沉积为主,地震反射杂乱,利用常规砂泥岩储层沉积相分析方法较难准确识别各沉积相带特征。通过岩心特征、测录井资料等地质分析,结合地震属性解释结果,确定了目的层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属于冲积扇沉积体系,物源来自西北方向,主要发育扇根、扇中亚相,有利微相以粗粒度、强振幅的主河道、主槽、辫流线为主。  相似文献   

12.
以井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储层参数如孔隙度、密度、泊松比的估算方法、储层宏观形态、储层非均质性和流体流动特性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应用井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郝晓波  马青 《内江科技》2014,(3):85-85,82
塔里木盆地哈六三维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分析识别技术预测其主要溶洞发育带和断层裂缝发育带,确定有利储层分布范围。使用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包括:使用古地貌分析技术预测有利岩溶区带;综合使用常规地震数据体、相干体、裂缝体技术预测优质储层分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础地质资料以及地震、钻井、录井、测井、岩心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的储层特征、断裂发育及圈闭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该区老油藏的潜力进一步挖掘提供地质方面的指导。研究区属于冲积扇环境,储层岩石类型以含砾砂岩、细砾岩及砂砾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有少量粒间溶孔、裂缝;孔隙度主要在5%~15%,渗透率主要在0.01~50×10~(-3) um~2,非均质性较强,属于低孔-低渗孔隙型储层及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构造、构造-地层型圈闭。  相似文献   

15.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间并不存在简单直接的对应关系。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时,需对所利用的地震属性进行有效分析,给特征明显的属性赋予明确的地质意义。以黄马油田为例,应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戴南组储层进行预测,为有利区带滚动评价以及开发提供参考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裴磊 《内江科技》2011,32(3):108-108,155
准噶尔盆地永1井地区由于上部煤层的屏蔽作用,导致西山窑组储层的地震资料品质不理想,断裂系统与储层的发育特征预测难度较大。通过利用现有的各种地震、地质资料,建立该地区地震属性参数与地层岩性、物性特征变化及含油气性对应关系,采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断裂系统与有效储层的预测,较好的识别出了该地区的微小断层发育特征,并落实了储层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17.
泌阳凹陷深凹区多发育薄储层,预测难度较大。通过对研究区内井的测井曲线进行交汇分析,确定能够区分储层的参数;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井数据,对获得的参数进行正演模拟,分析储层的特征响应,从而确定能够区分储层的最优参数;然后进行储层参数反演,最终确定合理的地震储层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地震勘探技术是油气资源,地球深部探测及工程勘察等重要的物探方法之一,而地震反演技术是地震勘探的核心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是利用采集到的地震资料反推地下介质的波阻抗或速度分布,并估算储层参数进行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一种技术方法,对储层预测,内陆深部探测及隐伏油气藏等勘探过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简述了近年来的几种地震反演技术理论,并对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由于储层受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等多种变化因素的影响,会表现出复杂的岩性或电性变化规律,增加了流体在储层孔隙中渗流的复杂性,本文探讨了该类型储层岩电参数的变化规律,根据对具体的储层岩电参数的研究,进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结合实际的井资料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得出用西门度模型来计算饱和度是用于该地区储层的最优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冀延民 《内江科技》2014,(4):64+63-64,63
<正>利津油田利96块沙四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不同微相地震特征有一定差异,但有效储层扇中砂体与扇根、扇端砂体地震属性与波阻抗属性相似,准确区分有效储层与无效储层的展布范围有一定难度。本文在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相分析法、属性分析法、波阻抗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