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知识创新、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萍 《科学学研究》2009,27(8):1271-1280
 研究企业的知识创新、协调整合能力、重组转型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和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研究框架,并选取我国珠三角地区317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创新对组织绩效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知识创新对协调整合能力和重组转型能力均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协调整合能力对重组转型能力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协调整合能力和重组转型能力均可以直接提升绩效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增强知识创新以提升动态能力和改善组织绩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动态能力、产品创新影响模型的基础上,以166家制造企业为调研对象,对假设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供应商网络粘性对产品创新不仅有直接正向影响,还分别通过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的动态能力间接影响产品创新;而且供应商动态能力对制造企业动态能力也有直接正向影响,中介了供应商网络粘性对制造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如何促进产品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认知视角和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以佛朗斯的服务平台转型为例,系统探寻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如何构建动态能力为系列服务创新活动提供支持。研究发现:首先,完全自发式的组织认知更新(环境感知)是动态能力构建的逻辑起点,包含关注焦点转移(产品转向服务)和因果逻辑升级(效率转向价值共创)这两种心理活动。其次,服务生态系统为动态能力构建提供了组织逻辑。企业通过提升市场地位、优选合作伙伴、适时地退与进拓展网络边界,缩短认知距离和统一制度逻辑进行关系整合,资源重置和协同重构进行资源整合,培养大数据能力强化资源液化、资源密度及活动透明度,共同推进系统的动态整合(抓住机会和重置战略)。由此,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资源能力体系,帮助企业获取卓越的服务创新成就。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有研究多侧重于从企业层面出发研究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较少基于个人层面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即高层管理团队中管理者个人特性形成的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且相关中介要素也尚未明晰。基于动态能力观和商业模式理论,以新创高新技术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深入分析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现商业模式设计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动态管理能力可通过商业模式设计间接影响创新绩效,商业模式设计在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是缓解企业资源与能力约束进而推动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但数字平台生态嵌入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尚未被充分揭示。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并检验了数字平台生态嵌入通过能力进化式重构与能力替代式重构作用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双中介模型,并探讨了组织敏捷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平台生态嵌入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进化式重构与能力替代式重构在数字平台生态嵌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双中介作用;组织敏捷性不仅会强化数字平台生态嵌入与能力进化式重构和能力替代式重构之间的正向关系,还会正向强化数字平台生态嵌入通过能力进化式重构与替代式重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路径。研究结论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研究,并为企业嵌入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时代,新创企业依附数字平台赋能整合内外资源并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关于如何更好地“借力”数字平台,突破新创企业“新”和“小”所导致的资源约束,仍尚待深入探析。基于资源基础视角和网络关系视角,探讨了数字平台能力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合法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新创企业成长;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在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合法性分别调节了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平台整合能力、平台重构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创企业借助数字平台来缓解资源不平等行为并实现成长的内在机理,对数字经济情境下平台创业具有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往多侧重于从企业层面出发研究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少于基于个人层面研究两者间的关系,即高层管理团队中管理者个人特性形成的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且相关中介要素也尚未明晰。基于动态能力观和商业模式理论,以新创高新技术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深入分析了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商业模式设计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动态管理能力可通过商业模式设计间接影响创新绩效,商业模式设计在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的组织学习、协调整合能力、重组转型能力与新产品开发优势形成以及外部环境等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整合必要条件分析(NC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混合方法,利用对中国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学习与协调整合能力是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必要条件;组织学习正向影响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协调整合能力与重组转型能力分别在组织学习与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分别正向调节组织学习与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和重组转型能力与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因此,科技型企业需要加强通过组织学习更新产品开发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重视从战略高度塑造动态能力,并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保亮  赵田亚  闫帅 《科研管理》2018,39(12):37-44
本文旨在研究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通过跨界搜索的中介作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为此,本文提出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跨界搜索与商业模式创新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来自17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些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侧搜索、需求侧搜索与跨地理空间搜索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能够分别通过供应侧搜索、需求侧搜索与跨地理空间搜索的中介作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本文对于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及其机制理论,以及对于拓展高管团队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管团队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高管团队行为整合通过跨界搜索的中介作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为此,本文提出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跨界搜索与商业模式创新三者层次关系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对来自17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这些假设。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行为整合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侧搜索、需求侧搜索与跨地理空间搜索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能够分别通过供应侧搜索、需求侧搜索与跨地理空间搜索的中介作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本文对于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及其机制理论,以及对于拓展高管团队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管团队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崔丽  雷婧  张璐  崔敏杰  闫红月 《科研管理》2021,42(4):180-190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价值主张精确地传达产品的价值优势并指导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促使企业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取竞争地位。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透过企业资源配置现象的典型案例构建理论框架,剖析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的互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理及其演进过程。研究表明:(1)在不同情境因素的诱发下,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快速互动调整达到相适配,进而保证价值主张的有效性并促使能力发挥到极致以完成预期目标;(2)企业依据价值主张提炼出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并由与价值主张相匹配的动态能力作为支柱性要素对资源进行改造利用,使资源配置在价值主张与动态能力的作用下表现为“简单拼凑式-探索开发式-协奏共享式”的演进过程。本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如何通过清晰的价值主张进行有效资源配置以获取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丹  魏江 《科研管理》2013,34(12):8-16
本文基于资源观、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观,剖析制造企业-知识型服务机构互动作用于制造企业运营绩效的机理与路径。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资源重组与资源重置在制造企业-知识型服务机构互动与运营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当制造企业与知识型服务机构进行互补型互动时,资源重组的中介作用要优于资源重置;当制造企业与知识型服务机构进行辅助型互动时,资源重置的中介作用要优于资源重组。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剖析资源到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明确制造企业-知识型服务机构互动、资源重组、资源重置、运营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践意义在于制造企业应该如何通过与知识型服务机构互动促进其资源重组与重置,以此来提升运营绩效。  相似文献   

13.
吴荻  刘慧  王恩旭 《科研管理》2020,41(8):202-210
本研究认为动态能力对旅游企业双元创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以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出乌镇旅游发展的改造、重塑、优化和拓展四个阶段以及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的关键因子,据此将乌镇旅游的创新发展认定为动态能力推动下的双元创新,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梳理出不同阶段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再配置能力作用下的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的演化路径,深入剖析了差异性战略和战略领导力作为关键性因素对动态能力作用下的乌镇旅游双元创新演化的影响,从而获取了跨时空下动态能力对旅游企业双元创新演化的作用机制,为旅游企业明确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耦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资源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而言,协同创新从一个新的视角较好地阐释了企业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是如何促进动态能力演化并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文基于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等理论,通过对SGMW公司实际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探究了公司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及动态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基于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的企业动态能力的演进以及形成竞争优势的内在机理。本文旨在对中外合资企业增强企业动态能力和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创业孵化平台形成了以平台企业主导的创业生态优势,现有文献对其生态优势形成过程尚无有力解释。本文通过小米“投资+孵化”事件的探索性案例分析,以动态能力视角探究创业孵化平台价值共创对生态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创业孵化平台生态优势的影响机理遵循“价值共创-动态能力-生态优势”解释逻辑;它经历了三个阶段:(1)需求共同识别阶段,创业孵化平台与创业企业通过“交流”与“资源识别”促进“机会感知”并实现“生态共生”;(2)产品共同开发阶段,创业孵化平台与创业企业通过“交心”与“资源优化”促进“模式学习”并实现“生态互生”;(3)市场共同推广阶段,创业孵化平台与创业企业通过“交易”与“资源优化”促进“市场重构”并实现“生态再生”。研究结论对我国孵化器转型升级与“双创”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萍 《科研管理》2012,33(10):72-79
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出发点,理论研究企业资源、动态能力对创新的作用,并建立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以福建电子信息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资源对动态能力有积极影响,动态能力对创新有积极影响,特别的,资源对创新没有直接作用,必须通过动态能力对创新起作用。文章的结论为:在超竞争环境下,仅仅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是不够的,企业必须拥有动态能力,不断更新和重构资源和能力,才能获得动态和持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科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面临资源约束情境下其如何通过提升突破性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单案例分析方法,从资源编排视角出发,基于“认知-资源-能力”的理论逻辑,解析科创企业如何打破资源魔咒、突破路径依赖、实现创新能力进阶。研究发现,突破性创新萌芽阶段,市场领先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匮乏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拼凑策略,为以改变市场态势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信息支持。突破性创新推进阶段,产品本土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受限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探索策略,为以提高行业标准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供给产品资源。突破性创新实现阶段,技术自主化导向的创新使命在资源延伸情境下促使企业采取资源撬动策略,为以掌握关键技术为核心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条件。本研究发现为科创企业基于资源视角制定管理策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转型经济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适应性重构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重构及其边界条件实证研究的问题,结合动态能力和组织二元性等理论视角,基于376家高技术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识别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适应性重构方案(对创新绩效效用递增)。研究表明:"吸收能力→集成能力→原创能力"是一种优越的技术创新能力重构方案,且环境越动态,优越性越显著。该发现弥补了能力重构和技术创新领域研究不足,对转型背景下企业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郭亮  綦良群  于渤 《科研管理》2019,40(9):211-220
技术集成能力是衡量企业资源配置水平,影响企业集成创新效果的内生动力,其形成方式与成长过程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借鉴企业基因理论,从仿生学视角剖析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本质,运用实证方法探究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的具体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结构模型,揭示其成长“黑箱”。研究表明,技术集成能力基因是由技术链和管理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信息监测、组织柔性、系统整合和技术学习是技术集成能力基因碱基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技术集成能力成长的驱动要素。技术集成能力基因通过复制、变异和重组的一系列进化过程,实现要素匹配和功能优化,完成能力的适应性演化,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旨在为基因结构模型研究由概念性构建向实证识别提供全新思路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20.
负责任创新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在实践中已逐步显现,但从理论上对负责任创新嵌入的动因、负责任创新与动态能力相互的影响机制以及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路径的探讨仍然较少。本文以我国四家能源企业为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对上述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负责任创新嵌入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动因,是基于企业所受到的内部资源与发展压力和外部环境与竞争压力所致,但以制度响应嵌入外部压力为主要驱动力;负责任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动态提升过程,二者动态提升推动了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是通过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所引领的两条主要路径实现的。同时,本文提出了负责任创新与动态能力协同驱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压力-行为/能力-绩效”理论模型。研究结论和理论模型有助于我国大型能源企业通过提高负责任创新和动态能力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