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冯小刚贺岁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极富表现力。其电影语言的特性表现在人物对白的诙谐性和调侃性上,幽默中带有生活哲理的思考,形成了黑色幽默的语言风格。综观其作品,语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于语境和用词、语体、语音、修辞、意内言外诸要素的关系中。正是由于黑色幽默和语境的有机结合,才让我们在黑色幽默的语言中感受语境美,在语言的语境美中品味黑色幽默,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旨。  相似文献   

2.
“黑色幽默”(Black Humor)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_Heller)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黑色幽默”的经典作品。文章从主题的不确定性、情节的不确定性、形象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的不确定性,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认为它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色彩的杰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独立电影是中国当代文化场域中一个独特的产物,它成长于中国,描摹中国的题材,生存却需要依赖于西方的电影节、资金和评论者。已有诸多中国研究者批评西方影评人、研究者对中国独立电影的青睐是出于政治、意识形态原因,但这种批评往往基于一种反对"西方中心论"的惯性认识,而不是在细致了解西方世界对中国独立电影的认识之后得出的结论。因此,本文试图从西方影评界和学术界对中国独立电影的研究文献出发,在比较全面、系统梳理这些文献的基础之上,分析西方研究者认识和定位中国独立电影的主要框架,进而反思这些框架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黑色幽默"(Black Humor)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_Heller)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黑色幽默"的经典作品.文章从主题的不确定性、情节的不确定性、形象的不确定性和语言的不确定性,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认为它是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带有浓厚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色彩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迟丽娜 《考试周刊》2012,(14):12-14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美国文学中的黑色幽默。心理空间理论认为语言的形成和理解涉及一系列心理空间的连续的层级结构,在此基础上Fauconnier和Turner创立了概念整合理论。"黑色幽默"旨在以幽默的方式对待怪诞、病态与恐怖,即用幽默的方式解释现实的黑暗。本文选用Joseph Heller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从语言、人物和叙事结构分析其黑色幽默空间建构的动态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6.
独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制度改革、社会流动和文化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独立电影"产生的时代原因以及青年电影文化中"独立意识"的扩散过程。从被动接受的"地下电影"到主动选择的"业余电影",再到更加独立"个人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独立电影逐渐远离了与"体制"的必然联系,进入生产与消费的自足状态。  相似文献   

7.
王小波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个很特殊的作家,他的小说在中国大陆一度被严重误读。对于中国当代文坛而言,王小波的小说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独特的"狂欢小说"文体。这种文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黑色幽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恶谑化语言、黑色幽默人物和异化的环境三个方面。他的小说是"解构与颠覆的喜剧"。  相似文献   

8.
周雅娴 《考试周刊》2011,(49):33-34
纵观百年来的西方电影,作者发现西方电影中对华人的形象有一套"定型化"的描述,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形象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或者凶狠狡诈,或者谦卑恭顺,总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两极之间摇摆。其实,西方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无论是邪恶还是善良,正面或是反面,在文化的功能上都表现为西方文化的"他者"。本文探讨西方电影中中国人形象生成背后的原因,以及形象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广泛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伴随全球化的浪潮,以"圣诞节"和"情人节"为代表的西方洋节以其"时尚、娱乐、狂欢、人性"等时代特征,借助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迅速传入中国,很快赢得中国年轻一代的青睐和追捧。西方洋节在中国的盛行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有:丰富和繁荣中国节日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深入;刺激消费、繁荣商业;调节民众生活、缓解生活压力。对于西方洋节在当代中国传播的文化现象,只有在深入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引导人们科学理性地对待西方洋节。  相似文献   

10.
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论语》是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收录了大量关于中国人生活中的哲学道理,是中国形象的典型呈现。《论语》被多次翻译成西方语言,成为在翻译中展现中国形象的突出代表。由于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中国形象的描绘时也会产生偏差。《论语》中的关键词与隐喻英译就很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秀珍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6):57-59,71
林语堂一向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从小就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并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的林语堂最终回归传统并从中找回自己的感情和价值依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最先提出把英文homour译成"幽默",于30年代提倡幽默,并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加以实践,与周作人互为呼应,使闲适、幽默小品的创作一时盛行起来。林语堂散文的幽默,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幽默对人生必须抱一种从容达观态度,它是温厚的,超脱的;其二,幽默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第三个要素是"自然"。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美学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一股重要美学思潮,在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凯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小说对传统美学价值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显示了强烈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即黑色幽默和削平深层模式。  相似文献   

13.
黑色幽默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非常规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库特.冯尼格特的《汤姆.爱迪生的长毛狗》展现了黑色幽默技巧,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本文介绍了黑色幽默的产生与特征,从变态的情节、荒诞的人物和病态的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了黑色幽默的应用,体现了该小说的非理性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日臻成熟的今天,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了繁荣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面貌,开创了西部文学崭新的局面。探讨当代西部生态小说的一些基本表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以此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当代西部生态小说特质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躯体写作"是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和西方女权运动密切相关。19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论传入中国,"躯体写作"对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女权运动背景的缺失和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写作"背离了西方女性主义者提出的"躯体写作"的初衷,甚至走向了故意迎合男性文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的自传与其创作的小说之间存在着纪实与虚构的互应关系。他的不少小说都具有明显的黑色幽默元素,从自传《马克.吐温回忆录》来看,吐温小说黑色幽默特点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既充满欢乐又存在隐忧的童年生活,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思想;几位亲人的相继离去,逐渐改变了吐温对世事人生的看法,形成其幽默创作中的悲剧潜流;晚年生活的不幸,强化了他的悲观主义世界观;喜爱阅读自然科学书籍,也对形成其创作中的黑色幽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付海兰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6):90-93,114
我国"三农"问题凸显,己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难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把西部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贵州省铜仁地区为例,分析铜仁地区农民工创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机遇及作用,探索铜仁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黄英个案,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辛弃疾词的幽默,既是对词这种特殊诗体创作艺术的另类展示,也是其独特的士人处世态度的表现。幽默,是辛弃疾悲情人生的自我心理调节;是辛弃疾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对历代文人“玩世”精神传统的发展;幽默离不开宋代“以俗为雅”审美世风的濡染;是辛弃疾的“智慧之一刀”。  相似文献   

19.
黑色幽默是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之一,所谓"黑色幽默"是指在一切荒诞、丑恶、残酷、阴暗的黑色东西中看出它们的喜剧性,并且以一种漠漠的逗笑,无可奈何的嘲讽和自我嘲讽的态度来对待它们。黑色幽默表面上是幽默诙谐的,透过表面则发现它深层次透着的悲与痛。以黑色幽默中的悲的色彩作为切入点,来揭示它背后所隐藏的世界的荒谬、人物的畸形、病态,人类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雷蒙德·卡佛在短篇小说上的造诣令他不但成为新现实主义时期美国小说的核心人物,更令他成为在美国文学价值的重要符号。这些短篇小说引起了大量文学批评的关注,而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心》和《阿拉斯加有什么?》两篇作品去尝试发掘当中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从喜剧的角度看待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从而冲淡悲观主义。卡佛笔下的角色和他们的经历无疑为黑色幽默的生活态度提供了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