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瑜 《科教文汇》2009,(17):154-154
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统一的思想认识平台。高校本科外语人才培养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朝着“一专多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发展。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立世之本:宽广的知识面是新时期学科渗透与融合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外语人才的社会适应力:较强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是外语人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此论文简要探讨高校外语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的懂语言,演变成了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学中一般的日语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多以是培养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基本理论,技能和表达能力,这恰恰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更多更高。本文以培养市场所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为目标,对翻译课程的改革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以此来提高外语人才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构建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的研究已不断深入。本文对新时期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晨曦 《科教文汇》2011,(16):131-131,134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构建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的研究已不断深入。本文对新时期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婉辉 《科教文汇》2009,(10):172-172
培养既正确运用外语,又通晓基本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是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首要培养目标。本文就“外贸英语函电”这门课程,分析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中,如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借助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外语专业大学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从“精英式”走向“大众化”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1)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要“面向地方”的需要,进而培养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外语应用型人才;2)通过校企合作,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外语人才;3)构建“外语专业+区域人才+创新素质”的课程结构模式。鉴于此,需要高校,包括管理者、师生和企业共同营建。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薄弱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使得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要求,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和考试模式亟待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力本位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人,既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善于外语交流、交际的实用型金融人才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青睐。依据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剖析了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实现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懂外语的人才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围绕如何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将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有机地融合,成功地培养"外语 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在中国外语教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着尝试和实践.本文结合实际形势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英丽 《科教文汇》2012,(28):149-149,151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问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外语服务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时代需要复合应用型的外语人才。翻译课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长吉图区域的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外语人才,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和模式,找到二者的切合点。  相似文献   

12.
汤春苹 《内江科技》2006,27(3):63-63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信息化时代的日语教学应着力于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文章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讨论式教学、联想教学、双语教学、情感教学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进一步阐述了对外语教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构建应用型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外语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廊坊外贸经济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在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改革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来研究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共同发展的需要,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高职外语院校,引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定位专业课程分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课程体系,发挥职业+外语优势,为京津冀社会单位培训外语人才,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社会提供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石庆  汪徐莹 《科教文汇》2013,(23):130-132,135
外语人才的培养受社会对外语需求的制约,是外语人才的市场价值作用于外语人才的反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日语人才的培养在温州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关于其人才培养模式可供借鉴的实例为数不多。因此如何培养适应温州需要的高水平的创新型日语人才是本地高校日语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温医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试探索温州经济发展中创新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下,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大学生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是学生进入国际社会并取得成功的通行证,也是当今衡量人才质量和规格的重要标志。掌握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是培养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际能力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外语教学就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发展的要求。而在改革当中对于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步伐应该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7.
高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行业迅猛发展,应用型软件人才市场缺口很大,但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对于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大量应用型软件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的共同责任。本文主要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外语实践教学,目前,外语教学中仍然存在实践训练不足的情况,绝大部分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因此,高校外语专业必须要建立起符合应用型转型需要的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许好好 《科协论坛》2007,(8):188-189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不二选择。温州大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教育理念、突出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多元化的发展中,能源技术领域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油行业迫切需要具有专业素养又具有语言优势的国际化外语人才,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基于石油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采用“俄语+英语+专业”的模式,语言是培养模式的核心,即“2+1”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