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现如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家长、教师等都纷纷呼吁,“今天的孩子需要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
现代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这些孩子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一般条件都较优越,过分优越的环境不但没有把孩子培养好,反而使孩子养尊处优,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很难面对困境。专家呼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成长。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吃饭、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孩子不吃饭,只要饿他一顿就能让他乖乖地去吃。但问题不是那样简单,现在的孩子摸透了家长的心思,自己不吃…  相似文献   

4.
一、改善家庭教育 (一)接受挫折,磨练意志 许多家长说:“我们吃过的苦太多太多,不能再让孩子去受苦,要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但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应是让孩子成熟、成人、懂事。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挫折,又怎能成熟、成人?一个孩子长期处于一种条件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你尽管费心费力地给了孩子那么多,可孩子未必能理解、能领情。由于没有苦的体验,就很难有甜的感受。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经受些困难和挫折,通过对苦与难、失败与挫折的切身体验,使他们得到一种悟性,并得到意志的磨炼,从而学会自立自强,学会自己成长。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挑战的社会 ,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国力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事业。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以适应激烈竞争的明天 ,越来越成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现在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 ,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大多数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虽然家长们一直在注意优育 ,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不少的财力和精力 ,但出于爱的本能 ,大多数家长都竭尽所能令孩子在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上享受到最佳。孩子们娇生惯养 ,各种愿望都会得到最大程度…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一般条件都比较优越,但过分优越的环境不仅没有使孩子成为好苗子,反而使他们养尊处优,很难面对困境,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据媒体报道,目前孩子的心理素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一些中小学学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有的孩子甚至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发生心理扭曲,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个别孩子还因此而逃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让人心痛不已。我们都知道,人生之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经得起打击;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而恐惧、消极、悲观,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人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巧用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要使孩子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机智应付困境,有能力解决难题。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教育。挫折教育决不是苛刻的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我们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挫折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1.慎...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索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现今的孩子大都足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坐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所处的环境如何完备,个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能免除遭遇困难和挫折的可能性,对于幼儿而言更是如此,现在的孩子,特别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蜜溜溜”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感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一)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 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成人常常替…  相似文献   

11.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但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结果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任凭家长怎样安慰都不依不饶,导致孩子的快乐不翼而飞。因此,很多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应该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2.
侯清华 《考试周刊》2013,(13):115-116
随着人们总体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独生子女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人们在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的培养,所以多数孩子的特点是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在困难面前举手无措。这就是缺少挫折教育。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孩子们遇到困难、困苦甚至挫败的情况下.教他们如何尽快克服焦虑心理,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丽萍 《考试周刊》2009,(30):223-223
“身在福中不知福”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弱,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任凭老师和父母怎样安慰都不依不饶。因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和父母意识到应该给孩子进行AQ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挫折教育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挫折教育,为越来越多人们所认可,有的学校、校外教育组织甚至商家还专门利用寒暑假举办一些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受挫能力、生存能力的野外集体教育活动。但是,如何看待挫折教育,如何走出新的误区,需要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挫折教育之所以在今天为人们接受,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与未来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从目前的趋势看,社会变革的速度比以前加快许多,社会竞争也不断加大,对人才的社会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是当前一些孩子特别是一些城市孩子生活在过于优越…  相似文献   

15.
未来的竞争不仅是智力的竞争,也是心理品质的较量,孩子们将来面对社会,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帮助他们战胜挫折,培养其适应能力,成为生活的强者。一、将挫折留给孩子人生道路坎坷不平,挫折、困难、失败、痛苦,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让孩子从小吃点苦,跌几个跟头,在逆境中锻炼意志,才能使他自如地面对一切挫折、困难,保持乐观与自信。如在游戏中孩子们常会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教师要教孩子学会忍受碰到的伤痛,头上碰到的紫包可以渐渐退去,但受了伤的勇气却难以恢复。所以我们要让孩…  相似文献   

16.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没病没灾、顺顺当当地长大,生怕孩子们受苦吃亏,所以不少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替代孩子去抵御某些本该由孩子自己面对的的困难和挫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日益发展,新一代的小学生因大都是独生,成长环境顺利,生活条件优越,导致娇气、自我、心理承受压力差,常因一点小挫折而产生不良情绪而无法控制,对家庭、社会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教育,让孩子认识挫折,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教会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成为生活的强者。近年来,有关小学生因承受不了挫折而轻生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如2013年11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这使家长和教师都普遍感到担心和困惑。如何使幼儿面对挫折正确把握自己,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奋进,克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一般可以给孩子创设哪些“挫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9.
幼儿挫折教育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挫折感容易发生在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意志软弱、独立性差、个性发展有偏差的人身上。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些困境,教孩子独自去面对,去战胜,让孩子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20.
何洁 《中学生阅读》2009,(10):36-36
现在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优越丰厚的物质条件,家长的过分关护和溺爱,易使幼儿养成软弱依赖、胆小怕事的性格。幼儿总是要长大的,将来必定要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社会和人生,在广泛的社会交往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受到一些挫折。如何面对困难,战胜挫折,幼儿期的挫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