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现其健康问题,为提高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健康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对楚雄师范学院1 157名(非体育专业)彝族在校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发现:1)除彝族女学生运动耐力等级优于全校女学生外,彝族男女学生总体体质健康水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级与全校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彝族女生总体体质健康、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级均优于男生,身体机能等级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与全校学生无差异,但应重点关注彝族男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学生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曲登科 《体育科技》2010,31(4):99-101,105
通过对河南工程学院2009-2010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四个年级的总体成绩都比较低,处于及格线上,但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要好于三、四年级。从身体形态指标来看,随年级的增长,学生身高体重标准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身体机能指标来看,肺活量成绩一、四年级较差,而耐力跑测试成绩则随年级增长出现显著下降;从身体素质指标来看,立定跳远与握力指标都是随年级增长先升高后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郧阳医学院学生与全国城乡大学生的体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2年和1999年郧阳医学院大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资料为依据,对郧阳医学院学生与全国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年来郧阳医学院学生的身高、体重发展趋于稳定,胸围出现窄胸现象,机能呈下降趋势,速度、力量素质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方面指标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课程未能开齐开足、学生合理运动时间被挤占是主要原因之一,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体受教育权受到不同程度侵犯。应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细化学生身体受教育权的保障措施;赋予体育行政部门对侵犯学生身体受教育权的学校和个人进行处罚的权利;体育行政部门或各级政府全面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级教育单位进行学生体质检测,以第三方独立真实的检测结果倒逼教育机构对学生身体受教育权进行保护;激励一线体育教师主动维护学生身体受教育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状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中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与国家颁布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旨在为该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身体形态方面,体重过轻、偏轻和肥胖已成为影响我院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在身体机能方面总体较差;身体素质总体较差。最后针对我院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中国药科大学2004级和2005级共2788名在校本科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等有关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方面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总结评价,从而得出高校对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评价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质弱势群体的存在由来已久,从2000年之后才逐渐被关注。内蒙古师范大学自2012年正式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体质干预课程,由于体质健康测试的加分机制,受到了我校体质弱势群体的欢迎。本研究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体质弱势群体进行抽样,按学生体质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设定教学目标,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课外锻炼运动处方,改善特殊群体学生的身体机能、素质状态;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针对性的建立合理且科学的练习模式,通过在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柔软度、肥胖比例、协调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增强体质弱势学生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改善身体形态、消除心理紧张,及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黑龙江作为监测地区,组织并开展了此项工作。此次监测采用了实验法对采样地区学校的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50m×8往返跑、1000m、800m)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调研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学生体质除身体机能中呼吸机能有所提高外,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身体素质中的爆发力、耐力素质下降明显,且男生下降较女生显著;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状况呈稳定趋势,但身体素质下降显著,说明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大学生身体素质较2005年总体有所下降。此监测结果应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及学生的高度注意,各级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加强宣传、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以更好地改善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相关要求,通过测试调查,对近3年漳州师范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来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成都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3方面的测评得分及成绩分布等结果经分析,得出体质的总体水平处于良好水平、但是身体机能中肺活量指数成绩以及身体素质中下肢力量及爆发力成绩仅达到"及格",体育学院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围绕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对南京晓庄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全国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校学生在体质健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方法:专家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RSR综合评价法。结果与分析1.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权重关系人体体质包括5个方面: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心理素质发展水平、适应能力。身体的形态结构是体质健康的物质基础,生理机能、身体素  相似文献   

14.
岛上知识分子体质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千岛之城舟山市849名知识分子进行了体质测定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舟山市知识分子体质特点具有较好的身体形态,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全省成年人相比除力量素质外,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身体机能较差,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机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广西汉族城乡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广西汉族城乡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的基本现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广西城乡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以及改进广西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高体育教育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BMI值与唐山市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唐山市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河北省成年人(20—24岁)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唐山市大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四川外语学院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将结果与2002年京、沪、渝、粤、川等省市和该字1996年的相应指标作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得出该院学生身体形态良好,身体机能较低、身体素质稳中有降的结论。提出在体育课向体育向健康课程转型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体质现状,应做到领导要重视,教学思想要正确,措施要得力,后勤要有保障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沈阳药科大学2005-2012年入学新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进行统计,追踪研究与分析八年来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和变化情况,旨在为改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增城市第一中学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高中生体质健康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结果表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中正常体重人数非常少,仅占17.98%;耐力素质十分差,不及格人数占85.39%,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全国10所普通高校学生体质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996年各年龄组身体形态、机能指标均呈增长势头,但身体素质绝大多数指标呈下降趋势。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