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容易混淆的同音词瑕不掩瑜和瑕不掩玉“瑕”是玉上的斑点,“瑜”是玉的光彩。这个成语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成语原意并不是说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王”,所以“瑕不掩玉”的用法也是由于同音相混造成的成语误用.势不可当和势不可挡“当”是抵挡、阻挡的意思。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2.
报刊或学生作业中不时出现“瑕不掩玉”,如某报的一篇文章中说,上海图书节的“读者中也出现了几位不光彩的‘窃书贼’。不过,相信瑕不掩玉,本次图书节终将以它的盛况载入上海的文化史册”。这“瑕不掩玉”,其实是“瑕不掩瑜”之误。瑕,从玉,瑕jiǎ声穴因声求义,凡瑕声多有赤色雪。本义为“带红色的玉”,引申为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毛病或过失。如:璧有瑕、白璧无瑕。瑜,从玉,俞声。本义为“美玉”,引申为玉的光彩,比喻优点、美德。如,瑕不掩瑜、瑕瑜互见。瑕不掩瑜,意思是玉石的斑点掩不住玉石的光彩,现多用来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  相似文献   

3.
课例沙龙     
主持人:我在搜集“指瑕”课例时发现一个现象:时间越往前,搜集“指瑕”性质的课例就越困难。在较早时期的课例中,批判元素通常如凤毛麟角般隐现于教学中。而新世纪以来,以“指瑕”乃至“批判、颠覆”为主导的课例比比皆是。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上,在讲到“瑕”字时,我解释为玉上的斑点,常用来比喻缺点。又举出几个含“瑕”的成语要学生们辨析:白璧微瑕、白璧无瑕、瑕瑜互见、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5.
读本刊2004年第9期《指瑕》后,对文中所提英语之“瑕”有不同见解。从为所谓“瑕”并非瑕,而是英语用法习惯、灵活的展示。以下观点、论例均来自英语论著的考证。一、《指瑕》认为“Thenhesloweddownasthewindbecomestrongerandstrongerandthewaveshigher.”译为时间从句不妥,as从句应为“因果关系”。我认为此处译为原因从句不妥。英语译文不但要据语法,更要依照语言习惯和情景与感情色彩。as在此句为时间状语从句的连词,相当于when的弱语气;除此外as与when的用法区别是:when只表示特定的同一时间主句与从句同时发…  相似文献   

6.
狗喻     
陈盈 《现代语文》2005,(7):11-11
卫灵公怒弥子瑕,扶笞(ch)出之。瑕惧,三日不敢入朝。公谓祝(tuó)曰:“瑕也怼(du)乎?”子鱼对曰:“无之。”公曰:“何谓无之?”子鱼曰:“君不见夫狗乎?夫狗依人食者也。主人怒而扶之,嗥而逝,及其欲食也,葸(xǐ)葸然复来,忘其扶矣。今瑕,君狗也,仰于君以食者也。一朝不得于君,则一日之食旷焉。其何敢怼乎?”公曰:“然也!”(明/刘基)īì锦囊小语译文:卫国的国王灵公对弥子瑕恼怒,鞭打他并将他赶了出去。瑕害怕,三天不敢上朝。灵公对祝说:“瑕是不是有怨恨啊?”子鱼祝回答说:“没有的事。”灵公说:“怎么不会呢?”子鱼说:“国王您没见狗吗?狗…  相似文献   

7.
常用汉字中有8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形旁,一个是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思,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带有“王”字旁的字,如“瑕”、“瑜”、“珍”等。记得在教学“瑕”时,有个学生问我:“瑕”字含有关玉的意思,偏旁却是“王”,为什么不是“玉”呢?是啊,用“玉”字做偏旁更合适,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我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原来在这个字中,我们所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飞』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笔者结合近年的教学实例,摭谈几点做法。一、引导发现,唤醒创新意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根据这一观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示错指瑕”和“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一)示错指瑕。“示错”,用有意出错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活他们的“发现”、“研究”、探索”细胞,范读课文时,有意添字漏字、调句改句;分析层段时,故意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等,都可能让他们表现、求知…  相似文献   

9.
贵刊一九九五年第二期中《长文如何短教摭谈》一文,精辟地阐述了“长文短教”法。笔者拜读之后,颇感方法得当,收获很大。今又拜读贵刊第十期两篇争鸣之作,似觉豁然开朗。读后冥思,又觉“瑕”(《“白玉”微瑕》一文)中有“瑕”特此提出商榷,以求得共识。  相似文献   

10.
[失瑕之光]应作“之(云)瑕(霞)失光”。《汉将王陵变》:“陵母遂乃自刎身终。其时天地失假之光,而为转说。其时风云皆惨切,百鸟见之而泣血”(《敦煌变文集》45页。以下只标页码)。按:此处文字学者多疑有误。校理如下:“瑕”,“霞”之音借字。《文选·甘泉赋》:“吸青云之流假兮,饮若木之露英”。《弘明集》卷二九《统归篇》梁·萧子云《玄圃园讲赋》:“藻玉相白,丹瑕流赤”。瑕、霞,同为平声麻韵匣母字,故得通借。P2976号写卷《进士刘假温泉赋)},P5037号卷子题作《刘霞述驾行温汤赋》,《开天传信记》三卷引作“刘朝…  相似文献   

11.
瑕与玉     
玉皆有瑕,人亦不能幸免。(开门见山, 以“瑕”来喻“缺陷”。) 西方有位先哲曾说过:“每个人生来就是一个齿轮。”齿轮,多么贴切的比喻。人如玉,亦如齿轮,谁都不要奢望生来就完美无瑕与边缘的完整。(用名人名言来点题,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12.
浅谈韩愈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愈力主陈言务去,创造新的文学语言,“与事相件”。成语新颖多彩,修辞灵活贴切,语体风格随文而变。虽有晦涩难懂之处,但瑕不掩玉。  相似文献   

13.
《北京立交桥》指瑕江苏邳州市教研室刘同题一、“北京立交桥”应为“北京的立交桥”。文题“北京立交桥”是个专指名问。这一名词短语的构词方式和“南京长江大桥”相同,由一个一般性名词和一个专用名词组合而成。“南京”和“北京”分别是某“长江大桥”和某“立交桥”...  相似文献   

14.
“无瑕”和“无暇”这对小兄弟啊,让朋朋同学特别头疼!怎么啦,老是弄混呗!也难怪,它们长得太像啦! 先说大哥“无瑕”。大家可要记住“瑕”字引以为豪的“王”字旁。在字典里,“瑕”字解释为“玉面上的斑点”。所以大家一写到它的“王”字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玉”字少了一点,不就正是一块无瑕的美玉吗?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第九期刊登了刘明辉先生的一篇文章《“指其一端”课文注解指瑕》。刘先生认为课文把“指其一端”中“一”解释为数字“一”是不确切的,应该理解为“全部、整个、所有”,这样才符合文章意、作者意。刘先生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6.
教坛花絮     
只有把佳卷和差卷同时引为“镜子”,才能照见自己教学的全貌,不以瑕掩瑜,也不因瑜讳瑕。因此,见了佳卷就欣欣然忘乎所以,见了差卷就愤愤然摇头不己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大海是宽阔的。唯其宽阔,各人尽可采用自己的办法抵达“彼岸”,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年第1期)刊出了刘方老师《(烛之武退秦师)注释指瑕》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苏教版该文的几处注释提出了质疑。细读之余,笔者实不敢苟同:文中所举五例。除一例“指瑕”值得肯定之外,其余四例实“无瑕”可指.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8.
这“杂”不是那“杂”《欢迎“杂家”》论证指瑕山东/陶俊智《杂文四则》中的《欢迎“杂家”》一文,“说明学习要注意知识的广博,注重知识的积累”,立意是很有意义的,前四节的论述也很严谨,很有说服力,但以后的几节在给“杂家”正名的时候,却似有偷换概念之嫌。文...  相似文献   

19.
读了陈玉明同志的《引证偏靶诚可惜——〈伶官传序〉指瑕》(见《中学语文》2001年第1期)一文,颇有所感。囿于旧观念,对名篇佳作特别是古文的指“”瑕”,可谓多来兮。如《劝学》、《师说》、《问说》、《六国论》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古代汉语》教材“失于照应”之瑕,已具指陈如上文所见.本篇所缀,仅述及下列几种瑕失:失注之属;行文之疏略;其他有关漏略.下面逐一陈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