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的控制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讲解、说明、提问以至情绪、声调、眼神、动作、姿态无一不是输出信息.其中“提问”是最易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的信息.然而,提问不当,效果则会适得其反.例如—有的提问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对这种简单清楚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表面上有问有答,殊不知表面的热闹掩盖着提问质量的低劣.我认为,像这样的问题没有思维价值,输出的信息必然是无用的.有的问题过于空泛,不着边际,学生思之无依,言之无据,不知从何签起,可见.空泛的提问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输出的信息也必然是无用的.  相似文献   

2.
1中学教学课堂提问的基本评价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粗效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2对优化课堂提问意义的认识优化课堂提问,其实就是提出新的问…  相似文献   

3.
也谈课堂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时常有这种情况:教师问:“是不是”,学生答“是”;教师问:“对不对”,学生答“对”。这种提问,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实际上无效益。因为这种提问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应予废止。  相似文献   

4.
第一,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注意开放,要发挥延迟性评价的功能。要尽量避免“是不是”、“好不好”、“同不同意”、“对不对”这种十分简单、不假思索的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最好不要马上作出决断,而应沉住气,再回问一下。比如问:“他答得怎么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5.
1.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一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里 ,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不守纪律”的孩子 ,他们上课经常插嘴 ,打断老师的话 ;提问题时不经老师同意抢着回答 ,有的甚至上课时从座位上走到老师面前对教具指指点点……对于这样的孩子 ,大多数老师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即冷落这些孩子 ,提问时故意不叫他们回答 ,或者动辄就批评。其结果是 ,表面上这些孩子变“乖”了 ,上课时不再插嘴了 ,老师提问时他们不再抢着回答 ,上课时更不会离开座位了……对于大多数老师采取的这种“冷处理”方式 ,该持什么态度呢?或许有人说 ,老师的这种“冷处理”方式很有效 ,应给予肯定 ,因…  相似文献   

7.
梁增红 《天津教育》2002,(12):41-42
关于提问,其方法、艺术、重要性,教育界已多有研究,在此不赘述。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貌似有用、实则无效的提问还是充斥于课堂,尽管现在鲜有“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了。大致的情形是,少数学生走过场一说了之,以一种表面的繁荣,营造一种虚假的师生配合的默契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即使如此,还有许多人为之津津乐道,甚是可悲。说得尖锐一点,就是“请君入瓮”,教师在表演(而非导演)、作秀,学生不过同群众演员一样起着陪衬作用。这种提问的基础是教师已事先做好了答案(过激的说法认为是“…  相似文献   

8.
课堂如战场。战场是官兵“克敌致胜”的阵地,课堂则是师生战胜疑问、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但是,现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其主要弊端是“一讲到底”、只讲不问;或者“一点不讲、满堂转”;方法单调,形式呆板,只采取“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使学生完全失去商量、争辩的“自由”。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课堂提问。 政治课的课堂提问方法有多种。下面着重谈在正式讲课前、讲课中和讲课结束时的几种提问方法。 一、课前悬念法提问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和求…  相似文献   

9.
赵历程 《湖南教育》2003,(12):39-39
第一,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注意放,要发挥延迟性评价的功能。尽避免“是不是”、“好不好”、“同同意”、“对不对”这种十分简单不假思索的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最好不要马上作出决断,而应沉住气,再回问一下。比如问:“他答得怎么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共同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这种延迟性评价又可以使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甚至由此而引发的思考可能会让学生收获问题本身以外更多的知识。第二,教师的提问要有吸引力,要有趣味性。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有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我启发学生思考:诗中为什么不用“月落鸟啼”而用“乌啼”…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角度看,提问是教师输出信息、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从学生角度看,提问是学习者知识获得和思维发展的重要媒介。另外,提问还具有锻炼表达能力,检查学习效果等多种功能,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的效果与问题设计有很大关系,本文就将对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一些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提问不很重视,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二是细而碎缺乏整体性;三是提示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即思维过程,便是由提问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可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必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
提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表演化倾向较重的公开课活动中,不少教师把“课堂提问”作为实现“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单纯价值取向的杀手锏而肆意滥用,热热闹闹“满堂问”、“满堂答”的庸俗化课堂教学现象日益严重。一些毫无价值的蹩脚问题漫天飞舞,一些大而不当玄如天问的问题层出不穷,搞得学生云里雾里无所适从;甚至连“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等问题也充斥着课堂,学生整齐划一的果断回答则不绝于耳。这种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教学价值不高,形式虽然好看但教学效果不佳。这样的课堂“提问”显然已经发生了异变,丧失了问答式教学的本质意义。那么,课堂提问怎样设计和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提问应该努力达到准、精、巧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社会需要具有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人才,这种需要从未像现在这样紧急和迫切。时代在呼唤我们“学会提问”。然而,事实证明我们对学会提问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学会提问是教学目的还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小学生不可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训练小学生提问是不是浪费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虚假的’还是‘真实的’?怎样有效的培养学生提出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此类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出和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确恰当的提问必须做到“四忌”:一忌满堂问。一节没有师生双边活动的课是一节不成功的课。但是...  相似文献   

16.
不管怎样,“提问”的特征是懂得的人(教师)问不懂得的人(儿童)问题。这跟日常生活中不懂得的人问懂得的人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因为是这种行为,所以在提问之际,教师必须明确地意识到为什么而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答”。这种方式带有浓厚的“注入式”、“传承型”色彩,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这种提问方式,老师处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能刺激学生...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堂提问与答问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提问是教师输出信息、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提问使学习的兴趣得以保持和提高,使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使新、旧知识得以连结和巩固。另外,提问还具有锻炼表达能力,检查学习效果等多种功能,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提问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最为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当前教学改革要使教学的中心目标由“知识”转变为“能力”,要求废除传统的“满堂灌”,注重启发式,课堂提问显得更加重要。但长期以来,一些教育者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足,认为课堂提问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因此课堂提问往往流于形式,习惯于随心所欲,甚至有的采取一问到底的“满堂问”。笔者认为,这种片面追求表面气氛活跃的随心所欲的“满堂问”无异于《水浒传》中九纹龙使的“花棒”,中看不中用。实际上课堂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老师不加思索信口乱问,学生不经思考随便…  相似文献   

20.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交流主要是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在教学中展开的。课堂提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方式,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