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正在上中学,被认为不是个好学生。读了十年书,使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总把孩子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掬,温言细语;而差学生是老师的心病和烦恼,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皱眉,懒得搭理。比如自习课上,好学生和差学生都在违反纪律说话,这时老师突然进来了,她横眉冷眼扫视教室里一遍,就要批评几句。但批评谁呢?老师当然是有分寸的,她通常不一概批评,因为那样会挫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他们的学习热情。于是目标就很明确,当然要批评我这样的差生,这是她的一贯策略,起到杀…  相似文献   

2.
×月×日星期×小颜在今天的解放军游戏中,遵守纪律,表现很好,在评价游戏时,我表扬了他,他很快活。一个顽皮毛糙的孩子转变成一个懂礼貌、守纪律、好上进的孩子,当老师的感到欣慰。开朗了,跟老师接近了,还常常谈家里的事,谈自己的想法。我还发现,他喜欢玩纸箭、  相似文献   

3.
莫少清老师问:1.如果你考试国复习好而得了高分,或者你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表扬,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或那一段日子的想法。A学生(朱琳):如果那次考试或表扬特别重要,特别能激励自己,我也许会一辈子记得……为什么要忘掉呢?以前受表扬时没想那么多,做得好嘛,可如果表扬太多了,自己真的会觉得不好意思。具体想法记不得了,这样吧,下次表扬我时,一定好好体会,写一份更好的答卷给您,不会晚吧……也许老师批评我时我会不舒服,更渴望得到表扬,可过后我会感谢那批评我的老师…··哦的感觉是表扬与批评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不可…  相似文献   

4.
在本刊今年第四期的“家长沙龙”上,我和妈妈们讨论了如何表扬自家孩子的问题。热火朝天的讨论刚刚告一段落,哲哲妈妈就在网上向我述说了她的苦恼:“我带哲哲去一个姐姐家玩,姐姐的表现让我由衷地赞赏,我就情不自禁地表扬了她,哲哲却因此而不高兴。他说:‘你只表扬姐姐不表扬我,那你就是在批评我!’哲哲最近常常会嫉妒我对别的孩子的表扬,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啊?”我觉得哲哲妈妈提出的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于是,我再次组织各位妈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代剑芳 《陕西教育》2011,(7):103-103
前几天.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告诉我.她在上课时抽查了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写英语单词.有两位学生书写规范.有一位学生书写一般。于是她就表扬了前两位学生.对后一位学生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结果后一位学生的家长第二天告诉她.这个孩子回家后哭了整整一天,茶饭不思。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又是每个孩子受教育的第一环境。一个良好的家庭,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反之,就会使孩子身心的发展和学习受到影响。甚至因些而堕为“劣苗”。学生王××天资聪慧,智力很好,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在全班51名学生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最近一年来,她好像变了一个人,浓装艳抹,穿着时髦,学习成绩很差。为寻找这个学生从“优”变“劣”的原因,今年二月的一天,我专门做了家访。那天晚上,我来到王××的家,一进门,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一个场面:在一个园桌旁,围坐了七八个人,正在连嚷带闹的码“长城”,整个小屋子里烟雾弥漫,人声嘈杂。学生××手里正拿着一只笔和作业本,眼泪  相似文献   

7.
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现在的父母一般都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有所忽视。  请看下面的事例:舞蹈班刚刚下课,6岁的小丽就兴冲冲地跑到妈妈跟前,妈妈却阴沉着脸,给她递上水和蛋糕,转身就走。小丽低着头急忙地跟在妈妈后面。路上,妈妈边走边生气地说:“你那个动作怎么老做不好呢?××就做得比你好,别人的孩子就是聪明些,你以后给我认真点,我花那么多钱不是让你来好玩的……”小丽辛苦了两个小时,满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表扬,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妈妈的一番数落,她心里好委屈、好难过,甚至对跳舞…  相似文献   

8.
对表现差和表现好的学生,教师通常采用批评或表扬的方法。但是如果批评和表扬方法运用不当,不仅不能促使学生进步,而且会适得其反,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达到最佳批评或表扬效果,班主任要———掌握批评和表扬的艺术□江苏汪正伟1批评或表扬要有目的。批评应该指出错误...  相似文献   

9.
家教信箱     
怎样表扬效果更好南昌市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小建今年上三年级,因他表现不尽如人意,我就常教育他,没用;数落、责骂,也没用。想表扬他,又觉得没什么可表扬的,我真不知该怎么做?答:或许孩子自己比你还着急,他也想自己好的。也许因为听到的常常是批评,他就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成为好学生。建议你改变一下方法,今天就找出孩子的5条优点(优点总比缺点多),并告诉他。以后呢,要变着法子多表扬。1.提前表扬。比如孩子来到厨房,你可以这样说:“小建帮妈妈的忙来了。”并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本来孩子并没有想到要帮忙,可经你这么一夸就会高兴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10.
一忌偏疼偏爱。要做到对优等生和差等生一视同仁,最重要的是,在同一时间、场合,对优等生的表扬和对差等生的批评,不要形成强烈的反差。类似“我看××同学天生是天才,××同学天生是蠢货”之类的话,万万不可在公开的场合随便讲出。往往是说者无心,听者留意,因为这样的话,对受批评者,会伤害其自尊心,挫伤其求上进的积极性;对被表扬者来说也无益处。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在外校听课。一位教师在上课板书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台下顿时嘘唏一片,继而有一个胆大的学生站起来指出。那老师却说: “同学们,我故意写错字考考大家。××同学眼睛亮,一眼就看出来了,值得表扬。大家看看,还有没有错别字?”我看得出,这位老师在掩饰自已的错误。可是,假的就是假的,许多学生还是看出了教者的本来面目,脸上露出怪异表情。坐在一边的我目睹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那位老师课堂引导得不错,但我还是认为那节课是失败的。因为她没有处理好教书育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教做学问和做人的关系。她那不诚实的表现已在学生心里造成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抵消了许多正面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赏识教育热起来。教师表扬学生多,批评学生少。为了突出表扬,教学中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就让学生“啪啪啪”一起鼓掌表扬。更有甚者,教师一说“表扬他”,学生就齐刷刷地有节奏地喊:“×××,你真棒!”或者“你真行,向你学!”这种全班性的表扬,老师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对发言的同学也许有很大的鼓励,但却不利于其它同学发展创新能力。认为他回答得不好的同学也一定要鼓掌吗?长此以往,学生不用独立思考,不用自己判断,老师叫怎么做便怎么做,学生还有什么独特感受、独特见解、创新精神可言呢?我们的做法是否真…  相似文献   

13.
在回去的班车上,我和一位家长聊起她的孩子。男孩胖胖的,就坐在她的身边,刚刚在校吃过晚饭,可仍在边喝牛奶,边啃面包,一副怡然自得的快活样。家长告诉我,她儿子期中考试语文100分,数学108分(10分附加题,全班仅4个学生做对了,而她儿子就在其中),英语90多分,家长一边抱怨着儿子撑得太多,一边微笑着跟我聊天。看得出,她对儿子很满意,对学校很满意。很快,我便听说了发生在她儿子身上的事情:孩子今年虚8岁,去年在当地最好的××  相似文献   

14.
表扬是孩子成长中的一剂良药。可是就有那么一些孩子,表扬在他们的身上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症结还是在家长身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症状症状之一:不明确的表扬7岁的旺旺因为顽皮,没少受妈妈的批评。一天,妈妈看到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建议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于是不停地表扬旺旺真棒、真好。对于妈妈的表扬,旺旺  相似文献   

15.
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多.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表扬我的几率几乎与看到'U F O'的几率差不多."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下午刚放学,我就看见小丰站在办公室外。“有事吗?”“老师,您能选我当小组长吗?”看着孩子期待的目光,我微笑着说:“只要你有进步,老师和同学就会选你的。”“是吗?”选不选小丰当小组长呢?我感到左右为难。小丰以前可不是一个乖孩子,甚至可以说是“劣迹斑斑”,可最近他的进步确实很大。但他离小组长的标准确实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语文期末考试全班最差。这样的孩子能服众吗?改选的日子终于到了。一进教室,我就看见小丰带着自信的微笑端坐在位子上。“我选×××”、“我选××”。被推荐的学生嘴角挂起了…  相似文献   

17.
王林皖 《班主任》2002,(12):31-31
后进生常常因为心理、生理、家庭等诸多原因而纪律性差、学习成绩差。因其差,老师就经常批评,然而批评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多给他们一些表扬和鼓励,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一名学生,个性很特殊,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语文考试时常常连作文都不愿写。我多次找他谈话,甚至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我接了现在这个班。班里有个学生叫陆××,身高从二年级到四年级一直停留在 1米多,打针、吃药总不见长。看他瘦小羸弱却聪明伶俐的样子,不由人心生怜悯。班中其他学生几年来也像对小弟弟一样呵护他,帮他背书包,替他做值日,凡事让着他。  渐渐地发现这个孩子只能听表扬,不能受批评,总觉得别人照顾他是应该的,好像所有的人都欠了他债似的,稍不顺心就闹情绪,哭鼻子,甚至在课堂上故意乒乒乓乓摔打文具盒。半个学期下来,他几乎跟所有的任课老师都闹过别扭。有一次,他因为在体育课上太调皮被老师批评了几句,竟然捡起砖块…  相似文献   

19.
某老师把自己班上表现好的学生定为“好孩子”,进行表扬;又把表现不够好的孩子定为“坏孩子”,以示批评教育。而其余的大多数孩子便成了“不好不坏的孩子”。于是有人遇到这些孩子中的一个,信口夸他是个“好孩子”,那孩子立刻纠正说:“我不是好孩子”,“但也不是坏孩子”,“我是不好不坏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忽然发现班内气氛不大对头,就找来班长问她班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班里气氛那么紧张。班长告诉我班内女生昨天闹了矛盾,今天已经分成了分别以两名女生为首的两派。   我利用课余时间询问了几名女生,基本上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因为班内一个女生无意中看见另一个女生正在看自己,嘴里好像还嘟嘟囔囔地“骂”着什么,便认为她是骂自己,于是便引发了口角和冲突。由于在学生中,特别是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你要和我好,就别理睬××;要和××好,就别来找我,所以短短一天时间,班内 14名女生便形成了“势不两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