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职务中经常会出现"总"这个字,比如总经理、总设计师、总编等,汉语中一个"总"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在英文中可没有这么简单,在表达不同的"总"职务时,这个"总"字对应的英文也会有所不同。1.用chief或-in-chief Chief Accountant总会计师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我们电脑(com-puter)键盘(keyboard)上有一个我们经常使用的“回车”Enter键。你知道回车键的来历吗?这还得从机械英文打字机(typewriter)说起。在机械英文打字机上,有一个部件叫“字车”,每打一个字母(letter),“字车”就前进一格。当打满一行字符后,打字员(typist)就得推动“字车”到起始位置,这个推动“字车”的动作叫做“回车”。后来,在电动英文打字机上,人们增加了一个直接起“回车”作用的键,按下该键时,“字车”被归位,同时滚筒上卷一行。这个新增的键被大家称为“回车”键。在电脑键盘上,“回车”键曾经使用过“C R”…  相似文献   

3.
在职务中“总”字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情况: 1.用chief或-in-chief 总会计师 chief accountant 总建筑师 chief architect 总设计师 chief designer 总编辑 chief editor 总工程师 chief engineer  相似文献   

4.
“原”“前”位置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在表示已去的人及其职务时 ,常将“原”字或“前”字或放在机构、地名前 ,或放在职务前 ,甚至在同一则消息里出现位置混用的现象。笔者认为 ,使用此二字既要照顾到民族语言的接受习惯 ,又要顾及讲话者的语义指向 ,并指出了汉英句法结构的不同。本文还讨论了“原”“前”二字的同异之处、在表达国内外的人或事时不同的使用倾向 ,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理性成分。提出了对“原”“前”使用的一些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就“岗位职务”这个名称谈点不同的看法。目前对“岗位职务”一词提法不同,解释也不一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意见: 1、岗位和职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放在一起提出。说“岗位”、“职务”及“岗位或职务”培训比较确切。 2、岗位是大概念,职务是小概念,岗位包容职务(或者相反:职务是大概念,岗位是小概念,职务包容岗位),定名岗位(或职务)就不应再加职务(或岗位)。 3、岗位是对工人而言,职务是对干部而言,说“岗位职务”或“岗位、职务”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宏     
“宏”这个字在计算机中经常见到。如宏病毒、宏语言、宏汇编等等。但宏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意义上讲,宏在英文中即macro,表示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似的内容,相近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达和描述。一个掌握汉字不多的人,在写作时往往搜索枯肠也找不出合适的字来,不得不重复地地使用同一个字。这样,不仅写出的文章不形象、不生动、干巴巴的,甚至连客观情况和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看”,总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用这个“看”字。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看”,各式各样的“看”,也有表现这些不同情况的词。今举例说明。看:是一般的看。如“看报、看电影”。见:是已经看到。如“耳闻不如目见”、“闻名不如见面”、“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8.
“也”字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是一个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有时作助词,有时作副词,人们在阅读中几乎忽视它的存在。可当我们细细品味和咀嚼不同句子中的“也”字时,就会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常用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这个字你已抄写了20遍,怎么还会错呢?”“这个字你每写错一次我都帮你指出来,叫你订正,这已经是第四次写错了。”上面的话如此熟悉,经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边。然而,老师们依然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字学生怎么也记不住,总是写错?为什么有些字学生总把它们互相混淆、写错?  相似文献   

10.
英文中有所谓“接头语”(Prefix)和“接尾语”(Suffix)。“接头语”也被称为“接头词”、“字首”和“前缀”,它是一种加于一个字之前以增加或改变其意思的音节(syllable)。这种“接头语”,有其本身固定的含义,但却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要有其他的字来配搭,才能生存,才能有生命。例如:“Pre-condition”这个字,是由“接头语”“Pre-”和“condition”配搭而成的,其中“Pre-”这个“接头语”,有“先”,“前”,“预先”或“在……先”的意思,但它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加上“condition”这个字才能存在;而“condition”则有“条件”的意思,因此,“Pre-condition”配搭在一起时,便指“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要读书,先识字。这是学习的客观规律,不论学中文或英文都是如此。然而,只识字,却不一定会读书,因为单独的词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完整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如单学中文的一个“利”字,实在难教,要让学生们懂得这个字的全部意义,就只有把它和其他的字连在一起——如“顺利”、“锐利”、“利益”、“利索”等等,使之成为有意义的语词,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又如英文中的consist,单独这个词无法可用,必须学会用consist of或者consist in才能发挥其功用,才能把它变成有意义的语词。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中,“宣传”这个词十分常用.但译成英文时总存在误用的情况。汉语的“宣传”在英语中可以表示为propaganda、publicity.drumbeating、disseminate.flack等.接下来我们一一研究.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学科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后,大家的感觉是“难”。一难试题“活”,二难答案“活”。一个“活”字,让我们翻遍教材和参考资料都难以找到合适的答案,让我们练成的“背功”失去了作用,让我们感到思想政治学科中考越考越难。为了化解这个“难”字,适应这个“活”字,总复习过程中应巧用“三会”:一会梳理,二会质疑,三会运用。一会梳理。梳理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梳理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依照课文顺序一课一课梳理。比如初二第一课经过梳理可得到两个知识点:(1)法律的三个特征;(2)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英文派生词     
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认识、掌握英文词汇(vocabulary)是不能忽略的“苦工夫”之一;奠定了这个基础,学者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和篇章,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英文词汇的特性是:一个单字可作为“字根”(root),从而引申出许多跟原字的意思很接近的“派生词”或“引申字”(derivative),它们的词类与用法跟原字有出入。因此,学习派生词的当儿,必须注意其词类的转变、读音的变化及正确的用法。学习英文词汇时,若能同时学好相关的派生词,必能事半功倍,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5.
灰白稀疏的头发遮不住头顶,满面的皱纹里藏着微笑,举手投足之间总透着儒雅,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姥爷。姥爷是一位教了一辈子书、已经退休的老校长,而现任职务也是带“长”字的——街道居委会任命的“楼长”。姥爷这个“楼长”当得可真是尽职尽责!整幢楼的楼梯卫生他几乎全包了,这还不算,还把楼前楼后的卫生也列在他的“职  相似文献   

16.
“宽”指的是一个人的宽容精神。这包括你能否尊重不同意见,能否帮助你讨厌的人,能否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能否谦让、能否分享、能否赞扬。这些品质无疑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宽”字,父母首先要具有“宽容”精神。   一、要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其知识也都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让父母不满意的行为,甚至会犯错误。对于孩子这个成长中的个体,犯错误是他的权利。父母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个现…  相似文献   

17.
三人行     
说到三人行,我一下子想到“众”这个字。三个“人”组合在一起,稳定而美观。我不知是哪位“圣人”发明了这个“众”字,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他发明这个字的经过。他一直想创造一个字来表现“多个人组成的集体”这个含义。他住的地方有三个人,关系十分好,总在一起工作,挣到的钱按劳分配,三个人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因为他们总并肩行走,大家都称他们“三人行”,于是那人联想到把三个“人”组合在一起创造一个字。可是,把三个“人”竖着由上到下排放,这字太长了;把三个“人”横着从左到右排放,这字又太宽了;苦恼之余,他猛然发现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决定,并很善于调节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两个人也十分听从他。那个一心想发明一个“众”字的人终于想到了将三个“人”字  相似文献   

18.
chintzy[ ] 庸俗的,廉价的英文解释:cheap,chcesy “chintzy”是从“chintz”这个字演化而来的形容词。“chintz”原本是指那种质感粗糙的“印花棉布”,或许是因为这  相似文献   

19.
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是古汉语中不同的用字现象,它们的来源不同,含义、功能也不同。但是在当前的古汉语研究和教学中,这三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尚未获得一致的看法。在给古籍作通俗的注解以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简便起见,在叙述时最好用“通”这个术语表示通假字,用“同”这个术语表示异体字,用“后来写作”表示古今字。  相似文献   

20.
漫谈标点     
提起标点符号,不少人会说它是“进口货”,其实不然。汉朝许慎编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一书中有“、”(音主)字,定义是“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意思是说:在文章中如有可以点读(dòu 逗)的地方,就用“、”字来标点,也就是在可停顿的地方就用“、”来表示,这个“、”字类似现在的逗号。《说文解字》中还有一个字是“√”字(有人称它横折),许慎解释说:“钩识也”。这个“√”字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