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以来,全球地缘政治与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同时,亚太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世界权力中心。在这种国际政治环境中,应深入研究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问题,分析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与安全挑战,探究应对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因素正逐渐取代意识形态,成为一国对外交往所考虑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地缘政治状况既表现出与冷战结束以后的形势有若干联系,又显现出了一些新变化。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各主要大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体开始了新一轮的分化重组,以便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居于有利的战略地位。文章分析了新世纪世界地缘政治的特点以及在世界背景下中国自身的地缘政治形势,并依此对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提出几点建议:海陆兼顾,海权是重点;立足东亚;优先解决台湾问题与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经济因素地位和作用的上升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地缘政治也向地缘经济的方向转变。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地缘经济对当前国际关系的影响 ,即三大经济区的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区域经济集团间排他性与开放性并存以及推动世界格局的转型等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战略研究中 ,地缘政治概念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新的理论框架。地缘政治学是以地缘关糸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战略研究。在中国地缘政治环境方面 ,笔者认为有三个相互影响与关联的战略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第一 ,中、美、俄、日四方互动的大国关糸 ;第二 ,东南亚和以印巴问题为核心的南亚次大陆问题 ;第三 ,在我国西部国内地缘政治整合方面不容忽视的边疆省区与邻近的西亚与中东国家的次区域性经济与政治的问题。面对恶劣的地缘环境和复杂的国际局势 ,我们应谋求和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和主动的战略地位。第一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是实现地缘战略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二 ,增强综合国力是实现地缘战略目标的主要基础 ;第三 ,加快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是实现地缘战略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第四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开展全方位外交 ,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相似文献   

5.
中亚的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蕴藏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冷战结束后大国纷纷介入该地区,使该地区竞争态势极为复杂,地缘竞争激烈。中亚对于中国的边疆稳定、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应通过安全合作、经济合作维护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中亚始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中亚一直是大国争端的集中地,而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如石油,尤其是天然气,更是极大地吸引了外部世界,尤其是大国的注意力,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政治的核心。能量地缘政治包含了一个将能量发射到能源丰富地区的综合方法,谁控制了该地区的能源资源,谁就能在心脏地带的中心发挥重大影响力。俄罗斯、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其他国家都在为获取遥远的中亚地区的油气储备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①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断受到冲击;②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巨变。世界除了美国这一超级大国之外,还形成了,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中心。(2)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①地缘合作典范:欧盟、东盟、阿盟、非盟等。②地缘冲突:  相似文献   

8.
随着陆路交通枢纽的建设,青藏高原作为未来中印交流的前沿和中继,在发展经贸联系、扩大宗教往来、开展旅游观光等方面,具有无以替代的地缘优势和潜在影响。同时,在中印地缘政治对峙格局中,国土安全方面的复杂性决定了青藏地区战略地位的迅速提升,作为后勤保障通道和战略高地的重要作用也愈加凸显。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以地缘经济取代传统的地缘政治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显著特征。具体地说,金融霸权、技术霸权及制度霸权将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最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油气资源、凸显的地缘政治位置使中亚成为世界上各大国和地区大国竞相涉足和角逐的热土.成为世界地缘战略竞争的重要场所。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土耳其和伊朗等国在中亚的战略博弈,必然对中国西部周边安全、中亚“战略缓冲带”作用的发挥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