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盛开的花朵     
叶子老是问我:“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吗?”我眯着眼笑:“英台,我们分班以后,一直会的。”当然了,我可不会像电视里的猪八戒那样,为了寻找嫦娥姐姐,对小龙女的台词:“为了寻找嫦娥姐姐,为了将来,为了一切,小龙  相似文献   

2.
“像X似的”结构及语义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X似的”是一个可以容纳多种语义的结构.由于变项“像”可以是动词“像_1”、副词“像_2”和介词“像_3”,变项“似的”是标记某种语义的结构助词,因而它存在着“像_1似的”、“像_2X似的”和“像_3X似的”三种变体.就其主要语用价值取向言,一般地讲,“像_1X似的”和“像_3X似的”具有喻比和类比作用;“像_2X似的”则具有正测和反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军海  邹江 《广西教育》2012,(36):62-63
“吴老师像我们的妈妈。”“吴老师像我们的朋友。”“做吴老师的学生很幸福!”孩子们口中赞不绝口的吴老师究竟是谁?她有怎样的魅力,竟赢得了每个孩子的爱戴与尊重?为了揭开这个“谜底”,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位对学生们来说亦师亦母的老师——玉林北流市陵城小学教师吴健宁,一探她“虏获”学生的“芳心”的秘诀。忙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4.
我的外婆     
音乐在凉凉的空气中飘荡,我躺在黑暗中静静地听着。“像外婆这样的女人,为了她所爱的人,为了她的孩子们,辛劳一生……”艾敬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唱着。“外婆,我的外婆。”我的心像被人揪了一把。  相似文献   

5.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白衣天使是如此危险的职业,感染“非典”的医务人员居然占中国“非典”病人总数五分之一以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白衣天使是如此伟大的职业,因为他们是中国战胜“非典”灾难的保障。当许许多多人为了健康安全或基于担忧、恐惧远离疫区和“非典”病人时,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冲上抗击“非典”最前线。谁不珍爱自己的生命,谁没有老人孩子妻子丈夫,可是为了挽救病人的健康、生命,他们不仅要长时间忍受与亲人“隔离”的痛苦,而且有可能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抗击“非典”最前线的白衣天使和他们的家属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6.
[天堂] 是这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它的警察是英国人,厨师是法国人,机械师是德国人,情侣是意大利人,而管理者是瑞士人![地狱] 是这样一个悲惨的地方:它的厨师是英国人,机械师是法国人,情侣是瑞士人,警察是德国人,而管理者是意大利人![“完美的”欧洲人]像葡萄牙人那样“技艺娴熟;像丹麦人那样“慎重严谨”;像法国人那样“小心驾驶”;像意大利人那样“严于律己”;像西班牙人那样“卑谦礼让”;像英国人那样“烹饪有方”;像德国人那样“诙谐幽默”;像荷兰人那样“慷慨大方”;像爱尔兰人那样“少斟酌饮”;像希腊人那样“条理分明”;像比利时人那样…  相似文献   

7.
平静的水面中景物的倒影是“像”还是“影子”?;婚纱摄影拍的照片是“像”还是“影子”?;透过放大镜分别看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分别看到的一个是正立放大的.一个是倒立缩小的,那么看到是“像”还是“影子”,如果是像的话,那么是“实像”还是“虚像”……  相似文献   

8.
1987年11月第2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己经改掉了“像”简化为“象”的现象。“像”简化为“象”已有30年的历史了,现在一子下改过来,人们觉得有些不习惯。 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有“象[像]字条,但在语言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如“画象”就有歧义,可理解为偏正结构“画的像”,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画大象”。于是在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给“象[像]”字条作了注释:“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但这个注释仍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了纠正“象”、“像”的混用现象,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在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抽去了“象[像]”字条。可是,两年来报刊上该用“像”而用“象”的情况屡见不鲜,连中学语文课本也未能改正过来(估讨下次再版时修订),光靠小学语  相似文献   

9.
我家对门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幼儿园。有一天,我画了一个圆圈如“O”,问幼儿园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西瓜!”“是烧饼!”“是铁环!”“是鸡蛋!”“是足球!”“是乒乓球!”“是脸上的小酒窝!”“是小镜子!”“是大铃铛!”“是圆月!”“是圆洞!”“是老师的大眼睛!”…… 我随手又画了一条曲线,如“──—”,让孩子们回答:“这是什么?”孩子们又争着抢答:“是海上的波浪!”“像一条蛇!”“像一根绳子!”“像长城!”“像海燕的翅膀!”“像驼峰!”“像一条带子!”“像一条弯弯的…  相似文献   

10.
“像”与“不像”本来是一组矛盾,但这里谈的“不像”是如齐白石大师所言的“不似之似”,并非纯粹的胡涂乱画。以往,我们常称赞学生“画得真像”,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倡的应该是:要画得“不像”。一、新课标强调积累学生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从“像”到“不像”,是中学生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的标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求新求异心理不断增强,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更加深入,追求“不像”成为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像”到“不像”的过程,是由具象到抽象…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的语言向来以含蓄隽永见长,正如梁启超在《中国韵文表情法》中所言:“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为了收到这种效果,很多文学作品采用“留白”的方法,把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下面选段中的“半截子话”即属此例,读者  相似文献   

12.
课程应由“蜂窝煤”走向“井水” 蜂窝煤式的课程指只管自己管道的通畅,而“互不往来”;“井水”则不同,井自身越往下挖掘,水则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学校的课程应像“井水”,相互“渗透”,而不应像“蜂窝煤”,“互不相干”. 学习,原本是在自然混沌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并非严格按学科的知识逻辑来进行.现行的分科教学,人为地将知识割裂,是工业化时代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产物,“批量生产”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自然会以牺牲个性化为代价.  相似文献   

13.
弘一法师是我国近代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大师。但弘一法师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严慈之师,是怎样立身处事、教诲学生的,则恐怕常人未必尽晓。法师的高足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我崇仰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十分像人的一个人”,我想其品格之核心、师德之要素,恐还在“诚信”二字,在所谓的古训“敬事而信”,“言必信,行必果”了。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总复习课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前言:通常,人们评价一幅画的标准是“像”与“不像”,尤其是小朋友学画画,进步的标准之一,就是越画越像。然而,西方艺术发展到今天,却带给人们极大的迷茫:那些被称作大师的人,他们的画是越画越不“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怎么去“看”这些画?为什么画得“不像”却可以成为传世名作?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学会把握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去诠释这些画?“越画越不像”印证了一部绘画发展的历史:从摹写自然的“像”到表达内在的“真”。  相似文献   

16.
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男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懂,怎样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生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生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  相似文献   

17.
“俊男配美女”一直是大多数少女漫画所遵循的路线,虽不能是“门当户对”,尽显不了十全十美之处,却也可以拥有着同美貌如自己的情敌的竞争条件,如此美好的基础好像女人是求之不得的。为了抓住自己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难上,数学复习课更准上”是许多数学老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为了探讨如何上好复习课,2009年11月26日,淄博市初中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研讨会在桓台县实验学校举行。会上,李宏老师展示的复习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极大关注。下面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纪实整理与评析。  相似文献   

19.
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可考试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考试就像部队练兵那样频繁,能叫得出名称的,诸如“单元测”、“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质量检测”、“毕业考”、“摸底考”、“模拟考”之类,没有名称的即兴考试随时都可能有。对于语文这一科而言,那些平时认真听从老师教导、刻苦地去做大量习题的学生想每次考得“高人一筹”,就像那些平时只喜欢看“闲书”、读“闲报”,不愿意做习题,看起来不热爱语文学习的学生,你希望他每次都考得一塌糊涂一样,很难。既然如此,学生就很容易得出这…  相似文献   

20.
都是那帮“仁兄”,竟说我不像女生!理由很简单:走路太急,整天风风火火的;说话太快,像开机关枪似的;笑声太大,还冒出一句——淑女应该是笑不露齿的……天啊,这也算理由?简直气煞我也!为了粉碎他们的“谬论”,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