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罗山县属于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堪称第一批吃螃蟹者。近几年的探索、收获与困惑并存,喜悦与阵痛交织。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与其他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共同成长。我目睹了他们的艰难探索,领略了他们的课堂风采,体验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段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遗憾的课堂瞬间一经定格,我发现,它们往往飘忽在神似与形似相互碰撞的矛盾怪圈之中,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新课程理念。拒绝形似,追求神似,应该成为参与新课程实验的音乐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堪称第一批吃螃蟹者。近几年的探索,收获与困惑并存,喜悦与阵痛交织。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与教师们在课程改革中共成长。我目睹了他们的艰难探索,领略了他们的课堂风采,体验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段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遗憾的课堂瞬间一经定格,我发现,它们往往飘忽在神似与形似相互碰撞的矛盾怪圈之中,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新课程理念,最多不过是披上千层新课程的华丽外衣而已。拒绝形似,追求神似,应该成为参与新课程实验的音乐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一、课堂使命的迷失由于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堪称第一批吃螃蟹者。两年的探索,收获与困惑并存,喜悦与阵痛交织。作为一名历史教研员,我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共成长。我目睹了他们的艰难探索,领略了他们的课堂风采,体验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段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遗憾的课堂瞬间一经定格,我发现,它们往往飘忽在神似与形似相互碰撞的矛盾怪圈之中,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新课程理念,最多不过是披上一层新课程的华丽外衣而已。拒绝形似,追求神似,应该成为参与新课程实验的历史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由于传统的历史课堂过分侧重学科…  相似文献   

4.
对于音乐课改,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收获与困惑并存,喜悦与阵痛交织,作为实践者的艰难探索,领略了课改风采,体验心路历程。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段而喝彩,也有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而我们发现这些遗憾的课堂瞬间,它们往往飘忽在神似与形似相互相撞的矛盾怪圈之中,不能从本质上反映新课程理念,常常 是披上一层新课程的华丽外衣而已。拒绝形似,追求神似,应该成为参与新课程实验的音乐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所谓神似,就是要掌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按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办事。所谓形似,就是未掌握课改的精神实质,只是追求表面形式的东西。我在半年多时间里,听了70多节音乐课,每每把遗憾的课堂定格就会发现,一些教师仍飘忽在形似和神似相互碰撞的矛盾之中,不能从本质上体现新课程理念,有的课仅仅是披了一件新课程的华丽外衣。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有的课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可当你仔细品味的时候,总觉得还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笔者…  相似文献   

6.
<正>课程改革的战鼓已经咚咚响起,每个教师都是踌躇满志、豪情万丈,并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课改大潮中。各种新理念、新教法随着广大教改一线教师的亲躬力践,是层出不穷。直面课改,我的脑海里却总是飘着一团迷雾:"我们的课改,是不是被什么驱使着,在形似和神似之间徘徊?"纵观当前的课改,有不少老师好像是为了课改而"课改",而真正的课改,却飘忽游离在形似与神似之间。先将所闻所见成文,兼与课改第一线的老师商榷。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的处理新课程关注人的发展,注重体现学生  相似文献   

7.
刘薇 《交通职业教育》2006,(2):18-18,63
近两年,听了不少老师的课,我为一段段精彩的课堂片断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在与其他教师的评课交流中,我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闫广喜 《科学教育》2007,13(6):78-78
近几年,国家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走过场、形式化、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等等。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花哨而不朴实,张扬而不清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很多无谓的花点,或者课堂中几个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就认为是课程改革了。其实不然,这种“改革”是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真谛,不知课改应该改什么。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将近一年半,在全国各地铺开实施将近半年。在这段时间里,深入基层,走进课堂,听了近百节的思想品德课。在听课中,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断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悟,在反思中我发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误区一:重视课堂上的形动,而忽视了“神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沟通,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将近一年半,在全国各地铺开实施将近半年.在这段时间里,深入基层,走进课堂,听了近百节的思想品德课.在听课中,我为一幕幕精彩的课堂片断而喝彩,也为一个个遗憾的课堂瞬间而惋惜.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感悟,在反思中我发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注重探究教学中的知识问题,即“形似”,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另一面“神似”——即学生从探究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否则探究教学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探究教学活动要做到“形似”又“神同”,追求“形”“神”兼备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积极推进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很多老师都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形成很多有益的经验,产生了一批智慧型的音乐教师,他们努力追求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但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颇有感触,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音乐课堂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机,许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带米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的内容广博了,形式生动了,手段多样了,学生更自主了。可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发现在热闹、自主的背后透露出了放任、随意,以及数学味的缺失,给人肤浅、浮躁、不真实的感觉,与新课程理念形似而神异,...  相似文献   

14.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有了不少新的发现,新的创造.现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已修订完毕.要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核心在课堂教学.教师转变了理念,掌握了教材,还要践行在课堂上,课堂是课程的载体,也是课程的表现方式.要借助于新课堂的构建,将课程理念转变为现实的教师行为,进而形成为教师的教学品质和教学智慧.只有这样课堂改革才得以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孙秀芹 《山东教育》2004,(34):50-51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改革谱写了新的篇章,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教师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执情投身于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听课调研中,我发现课堂上存在着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的现象,在某些方面步入了误区,值得关注、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的进取性的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所特有的能动性,是打开音乐教师教育智慧的“金钥匙”。课程改革呼唤音乐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而探索音乐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则能帮助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落实新课程理念。使新课程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导,是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接受理解新课程理念,并把理想的课程转化为现实的课程,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进程,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广大教师都能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潮流中,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推动新课程的顺利进行。但也有一些教师不能积极投入、重新定位,或者不能深刻领悟新课程实质,既没当好主导,又没演好首席,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因定位不清而使教学陷入无序或不当的状态,影响并阻碍新课改的进程,从而使教学“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8.
王静 《学子》2014,(13)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初中课程的改革发展,初中的音乐课堂如何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由于音乐课堂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忽略掉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而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师,就要在新课程的理念倡导下,全面的提高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驾驭,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改革.以音乐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学正逐渐被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取代.音乐课程改革的任何一项设想,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本文提出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语言营造音乐情境,把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让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不断激活小学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为核心,从知识传授、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而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这个空间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及他们相互间的活动等,他们共同就形成了一种文化——课堂文化,塑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文化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