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维欣 《收藏》2023,(8):64-67
<正>中国画的最高表现形式应该是写意画,而写意画又分大写意和小写意,另外还有泼墨大写意,其中又以醉态泼墨大写意最为精彩。在宋代出了个泼墨大写意画的鼻祖,那就是称之为梁疯子的“梁楷”,他的画显然带有醉态。可惜的是这种大写意一度中断,一直到明代才新出了个可以与之比肩的泼墨大写意大画家,那就是以花鸟擅长的徐渭(青藤),他的泼墨大写意花鸟画似乎更呈醉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到了大写意便极至到不能轻易让外人目睹泼墨的程度了。一盆墨,一枝笔,三下五除二,成了。“就这么几下子,八千块外汇券!?”让人不能理喻。但这“几下子”,却是神韵意律,笔走气象,非几十年功夫拿不下来。看似简简单单一挥而就,而所写之意,大手笔也。许绍发,大手笔也;其人,大写意也。谓其大手笔,在乎其审时度势,安危有致。若干年前,他由意大利返国,肩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任时便知,此职荣辱系一身;“功魁”、“罪首”须臾便可转换。乒乓球号称“国球”,不仅打出了国际大赛的“满贯”——七项冠军全数包下,而且也“打”出了政治,“打”出了外交,非同小可!许绍发受命于鼎盛之  相似文献   

3.
蒋学富 《武当》2013,(11):27-27
我对太极拳的认识,从初学时的用于防身,到如今作为一种中华文化、人生态度深入骨髓。我眼中的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拳法,更是承载着一种精神,这就是太极精神。它是一种内容丰富的宇宙观,是先贤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一种成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阅尽世事后的淡然和超脱。  相似文献   

4.
意拳的意念     
意拳为王芗斋先生所创.为何意拳把“意”放到首位?许多人都知道“拳”是一种外部运动的表现形式,“意”才是真正的内涵所在:拳的表现形式代表着“意”,而“意”的内容又指导贯穿于拳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亚历山大·蒲柏这样认为:“心灵的力量是锻炼,而不是休息。”柏拉图同意他的观点:“运动可以治愈一种负罪感。”如果你也这么想,是时候学会以一种有控制的、分级的方式运用锻炼给身体进行压力的方法了。运动如何减轻压力有氧运动对我们的大脑很重要,就像它对我们的心脏一样。一开始我们可能感受不到,但事实上,把锻炼坚持下来我们将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怒放     
“要笑得灿烂,令世界黯然,就算忧伤也要无比鲜艳”,郑钧在《怒放》里这样解释他的怒放。这是青春的一种姿态,肆意的,怒放的,那是阳光打在地上一样的青春,热烈而灼人。  相似文献   

7.
谢永广 《精武》2009,(9):24-25
意拳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诸如力量、速度、协调性、耐力等运动素质无不受人体神经肌肉松紧的制约,意拳全部的训练内容就是如何正确培养掌握和运用“松紧”的问题,所谓“松紧”既是肌肉的松紧,又是精神心理的松紧,而首先是精神的松紧。  相似文献   

8.
定律之死     
《当代体育》2007,(6):66-69
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 定律,就是定下来的规律.而规律并不表示着一定要遵守。 定律,就是一条给你选好了的路,你可以走.也可以另辟蹊径。 多少年以前,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神一样的“地心说”,从而在实质上粉碎了“神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那种荒谬的宇宙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牟建平 《收藏》2018,(12):24-37
齐白石的大写意绘画开创了近代大写意中国画的新高度,但他的绘画来源于哪里呢?如他自己所说:“青藤、雪个、缶庐三家门下。”其中,八大山人对他的大写意绘画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终生的,特别是早期画作,有很明显的八大山人画风痕迹,在齐白石的题画中,有很多关于八大山人的内容,所以研究齐白石,不能不研究他与八大山人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
观照生活:当代学校体育不可忽视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着体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美好愿望,提出学校体育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对“观照生活”的内涵做了阐释,并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必要性在于: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价值的归位、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可行性在于:体育脱胎于生活、体育需要直接经验、体育是塑造生活方式的教育。最后,指出观照生活的实质是对“人”和人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11.
三、阳刚型知识群的崛起 正如我在《养生——气功精神纵横论》中所指出的,“儒”其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种“文弱迂缓”的知识分子教师,“儒”通“愞”即“懦”,也即柔弱之意,因此,“儒”即知识分子不过是中国古典柔性文化的人格化而已,这从漫长的中国古典绘画艺术长廊里,也可略见一斑。从《屈原行吟图》到智者诸葛亮到为民请命的杜甫等等,这些士林群像或  相似文献   

12.
柏强 《新体育》2014,(8):56-57
从不同角度观照“体育之乡”,获得的感知是丰富的。它是一种值得思索的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草根文化。一种趋近本真的体育精神。对于不少人来说,“体育之乡”是个“耳熟”,却未必“能详”的存在。即使是体坛一些古稀或耄耋前辈,也说不清最初的“体育之乡”由来何处,缘起何年。  相似文献   

13.
赵德贵 《武当》2014,(11):57-59
一、入静的意义历代养生家所用的与“入静”概念含义类似的名称有多种。诸如“五入”之说。即入虚、入静、入定、入神、入寂。古人认为,五入是含义不同的五种概念。入虚是“清净无为,虚空无相”;入静是“心清神澄,意恬念静”;入定是“净滤禅悟,定慧交融”;入神是“精神解脱,神明妙用”;入寂是“诸相寂灭,了无苦乐”。这“五入”的区别,大体上可理解为同一境界的不同层次。现在除“入神”之外,其他名称已很少用,只是个别功种仍在采纳。  相似文献   

14.
“505”美哉     
(一)1992年上半年某一天,我在《中国人口报》上读到一篇长篇报告文学《来辉武大写意》,顿时吸引了我。我一口气读了两遍,又把该文推荐给我的妻子、女儿及同事、朋友、学生们读。这篇文章向磁铁一样,吸引了我和我的亲人友人,来辉武教授的事迹尤其是他研制成功的“505”神功元气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于是我和家人从此与“505”结了缘。我是干新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干部,我深信科学,更深信  相似文献   

15.
张晓凌 《收藏》2014,(17):2
唐近豪,广东潮汕人,生于1946年。现居新加坡,油画家、雕塑家。在西方抽象绘画领域,赵无极、朱德群以东方哲学精神与绘画观念开创了“中国学派”,并以此赢得西方主流文化界的尊重。唐近豪继而起之,运用西方的媒介与表现手法,呈现东方特有的宇宙观与审美逻辑,延展拓进了“中国学派”的历史脉络,成为这一艺术思想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意练”第二节练习投篮前的准备 在我们进行投篮训练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忽略了“意练”这一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人的意识当中,你亲自做一遍投篮动作与在头脑里完整地想像一遍投篮动作,效果是一样的。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如果练习者在头脑里一遍又一遍地想像同一个动作,那么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神经传导以及形成条件反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力定型。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两组人,他们都不太会打篮球,但让他们在罚球线练习罚球。一组人每天练习二十分钟,而另一组人以“意练”为主,教给他们正确的投篮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17.
刘军 《中华武术》2003,(11):24-24
太极拳运动动作变化多端,每一动作既要求手、腿、身、步的高度配合,还要求身体运动与内在精神意气的协同一致。即所谓“外三合”“内三合”之说,意与气合是内三合中所强调的主要关于“意”与“气”的凋节配合。意与气合广泛地存在于体育运动之中,而太极拳在意与气的要求或体验上特别突出和明显,它是太极拳教学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从传统到现代,对于习练者水平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从传统武术的“用意不用力”到现代竞技武术的“量化”追求,都是在对评价标准找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从武术评价的发展变化来看,表现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的拳意,是影响中国武术个性发展和评价习练水平的核心要素。从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入手,挖掘拳意形成的心理阶序过程和表达方式,找出拳意在评价中国武术习练水平中所呈现的核心要素,从而对武术习练水平的评价提供一种早已具备但未见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指出:中国武术的“意”文化特质,是由技术之意、哲理之意、艺术之意构成,其在评价体系中分别以“拳种”和“拳意”的语系形式为表达。拳意的呈现是习练者与经验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在技术核心表达上,拳意呈现为知觉性,表达出一招制胜、点到为止的底层逻辑;在理论核心范畴里,拳意呈现为主动性,表达出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哲学素养;在文化核心阐释方面,拳意呈现为指向性,表达出含蓄化、陌生化的艺术形式。由此,拳意在外显与深层结构上达成的共识,共同造就了中国武术独特的文化审美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体育是特殊的文化现象 体育,与宗教、艺术、战争等一样,是人类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从产生到现在,千万年间深深吸引着不计其数的人。体育迸发出的行为特征和欲意表达的精神内涵令许多文化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