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丽 《宁夏教育》2023,(12):4-6
<正>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大会报告,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深刻揭示了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作用,为我们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战略意义从原始社会的氏族教育,到农业社会的私塾教育,再到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每一轮科技革命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角色,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区域教育变革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调研发现,乡村教师亟须增强数字化意识、提升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加强数字化应用、深化数字社会责任担当、增进专业化发展。建议创设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包括组织专项培训、创新激励机制等;不断推进数字化资源均衡共享,建设海量优质资源的同时降低接入成本;持续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及时评估、更新和文化环境的创设等,以期在数字化转型中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教育数字化可以支撑和保障教育的改革措施落地;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必须以教育的改革作为目标和方向。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也特别强调:“要聚焦数字中国,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切实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来看,在各方努力下,各高校在已有的教育信息化基础之上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如何深度开展并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当前大家应着重思考的深刻命题。  相似文献   

4.
李雄威 《职教通讯》2023,(12):20-22
<正>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和一体部署,赋予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新使命与新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2022年,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吹响了教育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号角,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战略制高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正在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进行新技术、新环境、新资源、新应用的探索,充分利用新技术赋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2012年,史家胡同小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正式实施,并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十余年来,随着育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在实践中完成了迭代升级,形成了“漫步国博”“博悟之旅”“亲子研学”三个系列,实现从1.0到3.0的跃变。2020年以来,随着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兴起,史家胡同小学搭建了数字化课程平台,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4.0版本—“数字博悟”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6.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督导评价的数字化变革是教育数字化变革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为了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核心教育理念,上海市闵行区大胆进行基于数字实证的区域教育督导评价改革实践,在构建区域数字化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四维一体”区域数字化教育督导评价系统、分析挖掘区域教育督导评价数据、借助督导评价数据服务区域教育决策精准化、服务学校管理改进、服务师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既是我国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并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必然要参与到国家数字化建设当中。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获取相关教育事实的信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建设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数字化技术通过将教育事实纳入数字体系,形成标准化和格式化的认知性知识,对教育状况及其问题进行精准画像,有利于教育更好地决策。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可以通过数字化思维重构教育生态;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现代化;以数字化发展为契机增强教育适应性。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和替代,教育数字化建设面临着难以触及具体或个别教育事实,以及无法及时、动态处理的现实困境,因此,需要关注增强教育数字化的有效性、数字化中知识的生产,以及教育数字化的整体性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e-学习来自e—learning,又称数字化学习,是集网络技术、教育信息化于一身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工具。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的交互作用”;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它改变了“教师的作用和师生关系”。e-学习“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及相关服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和分析能力;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服务性...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23,(12):7-8
<正>编前: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2023年10月13日,教育部教育数字化助力中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宁夏银川召开。近年来,宁夏以建设国家“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为契机,拉开了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宁夏实践大幕,乘数字之翼,宁夏教育发展凝聚起新动能、焕发出新活力。现将此次推进会上宁夏的交流发言再次呈现,以便让大家更有信心更好地推进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玉芹 《河北教育》2023,(Z1):92-93
<正>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已经从信息化转到数字化阶段,并朝着智慧化方向迈进。2022年3月,教育部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如何利用“国家平台”助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学校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各地中小学亟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是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以“转型与重塑: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为主题,提出立足变局,主动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聚焦困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问题;着力破局,用数字化思维破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的困境;开拓新局,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举措,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支撑。梳理论坛基本情况、汇总专家观点、分析各方建议,有助于准确把握数字时代背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全面准确落实论坛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总书记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正>自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之日起,甘肃省就全面开启了数字化改革的征程。兰州文理学院作为甘肃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积极探索并实践“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新发展阶段要求,加速推进“爱文理、智慧文理、数字文理”新大学的建设进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相似文献   

14.
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改革行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从专业布局、运行秩序、基座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管理层、教师、学生的数字赋能,强调“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首要作用;从教学理念及模式、课程及资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管理及评价等方面突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中心地位;开展数字技术研发、数字技术应用研发、数字化社会服务,推进研发服务与数字化转型的双向助力;通过搭建平台、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打造数字化实践教学品牌,将国际交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外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从教育赋能到教育重构的“渐进式转型”、从关注技术到关注思想的“创造性转型”、从关注设计到关注体验的“人本化转型”、从技术应用到技术研发的“参与式转型”,也是从关注一隅到惠及全局的“协同式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职业教育数字治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其产生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发展意蕴。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技术革新的动力、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教育系统内生发展四个因素形成推拉合力驱动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则可视为具有价值意图支配的行为选择,在实践活动中深层次的生成原则包括:“问题驱动+理念引领”的原则、“系统进化+创新突破”的原则和“价值评估+迭代优化”的原则。目前,在构建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COVID-19外部压力催化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所期待的价值取向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研发教育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或框架、开展全国性的教育数字化就绪行动、做好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为民族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民族教育信息化投入,已经基本填平了“数字鸿沟”,初步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条件,但又面临“新数字鸿沟”的严峻挑战,原有的“跟随”“模仿”较为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未来,民族教育有望借助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构建“人机共育”教育,破除阻碍发展的“四大障碍”,开辟民族教育新未来。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23,(5):F0002-F0002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论述,反映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新观点、新思考和新做法。“一带一路”十年之路。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取得的成果。教育数字化战略下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政策为出发点,探讨国际合作如何为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开拓新渠道、创造新成就。国别和区域研究。聚焦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及成果,探寻各国在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8.
伴随高校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方兴未艾,如何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效能与限度的张力,破解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沿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数字化在要素动态联结、过程场域开拓、环节效果优化等方面赋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但也暴露出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功能失范、数字关系失度等一系列风险挑战。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弱数字化”的阶段性现实,在思维革新、机制优化、关系深化上精准发力,聚焦“认知-态度-能力”问题落实好数字化理念,精心打造“生产-传播-反馈”协同的数字化运作机制,建构“寓教于数、与数偕行”的新型教育主客体关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不断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催生着系列教育新现象新问题,孕育着教育新规律,亟需系统性理论研究和整体性实践指导。数字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科学等融合形成的交叉实践科学,旨在研究数字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回答数字时代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本研究以学习规律为原点,以教育学的支撑性学科发展和技术介导发展为主线,揭示了数字教育学的历史必然性;以教育向0与1回归、数据成为教育新要素、数字空间成为教育新空间,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相互作用关系为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并贯穿研究始终。在此基础上,厘清了数字教育学的性质定位,提出了业务数字化、组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三化”学术体系,融合话语体系,以及大数据研究范式等学理框架。在学理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的“四大原则”“三个阶段”“四支力量”以及基础保障等路径,以期对探索数字教育新规律,推动数字教育学研究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育类型,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助力,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基,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赋能。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数字技术“驱动”专业建设范式变革,以数字资源“武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树立与教育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搭建智慧化专业教育服务平台,建立“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专业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数字化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