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尚儒彪 《武当》2004,(6):56-57
震为雷。八卦中震卦符号的产生,是古人在雷雨交作的日子里,看到闪电像数条玉龙在乌云中狂奔乱舞,接着便是天崩地裂的雷声。于是便用一画出那厚厚实实的云层,用==画出那一条一条酷似玉龙翻滚般的闪电,于是便产生了震卦,以象征  相似文献   

2.
七、太极七场 太极七场指八卦里的“艮”。艮象征着山,山含有浓重沉厚的意思,因此,这个型要求以厚重的力感来演练每一个动作。 在这个型中编入了各种技巧动作,其动作结构比前述的型要复杂,难度也大些。 演武路线是以“”的符号表示(详见“太极七场演武线”图)。  相似文献   

3.
八卦·太极     
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符号,相传为伏羲所作。《太平御览》载:“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图1,我国台湾)八卦由两种基本线形符号组成,“-”代表阳、“--”代表阴。八卦为:乾()、坤()、震()、巽()、艮()、兑()、坎()、离(),分别象征  相似文献   

4.
尚儒彪 《武当》2004,(1):55-56
坎为水。八卦中坎卦符号的产生,是古人观望滔滔的江河,见中流强劲有力,快如飞箭,并向两边撞开一道道或缓或急的波纹和水流,于是便画“(?)”象征中流,以“(?)”象征涌向两边的支流或波纹,合在一起便形成“(?)”这种符号,以象水。坎卦在天时代表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学的视域出发,以服饰是文化符号中的非语言类符号:艺术符号为基础,分析中国武术服饰作为艺术符号所具有的外在形态性和内在表意性的双重象征性意义。基于文化符号象征的视角,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法,从武术服饰的形态性与表意性相统一的象征意义出发,研究武术服饰的外在形态象征性,即:意识形态的物化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与非意识形态物化的标识性“品牌”象征。此外,它的内在表意性为:审美意象非理性符号的“表魅”象征,勾勒传统与现代服饰人文情结的象征,创造者与受众者的生命情感象征。通过对武术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研究,有利于对武术文化进行更深远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记得有一次,我被一套在孟加拉地区看到的戏法弄得大惑不解起来,魔术师从一个佣人那里取到一只破瓦盆,砸碎了,取了大约两寸见方的一块瓦片,叫一位观众用一块从厨子那里借来的木炭在上面画了一个佛教的万字符号,这个符号是当地人所熟知的(图1)。  相似文献   

7.
略论休闲体育的两重象征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德勤  朱磊 《体育科学》2006,26(9):79-81
休闲体育有4个基本语境:时间、活动、存在方式和心态。它有双重象征意义,作为自由象征的休闲体育表现的是惬意的、自由的、多元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感性生命需要,是人自愿、自觉的活动。作为符号消费象征的休闲体育则往往使休闲体育的价值受到歪曲和异化,成为单纯的时尚、时髦、先锋的符号象征,成为高人一等的炫耀性符号象征,成为资本掌控的一种体育符号象征。  相似文献   

8.
象征符号是仪式中保留着仪式行为独特属性的最小单元,也是仪式语境中独特结构的基本单元。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深描等研究方法,扎根于罗锦社龙舟竞渡仪式这一个案,通过对仪式过程的深度描写,归纳整理罗锦社龙舟竞渡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并对其功能所指进行深入探讨。罗锦社龙舟竞渡仪式前的准备包括动员、修理船和运动员训练;仪式过程包括祭拜神明、请江、游港、拜安、出社竞赛、异社祭神、辞江等七个环节;仪式中的象征符号主要包括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感觉象征符号、自然象征符号、社会象征符号、虚拟象征符号六大类。罗锦社龙舟竞渡仪式中象征符号的功能主要指向:隐喻——作为意义浓缩的表征方式;交融——作为情感交流的支撑载体;枢纽——作为人神对话的媒介中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把“极限”这个自然的象征符号转换成文化的符号,不但是体育的本性,也是体育美学的内涵表现。体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竞争的感性象征形式,还是人的主体性的审美实践形式。体育美学作为一种对超越生命现象进行的文化哲学阐释主要体现为体育的悲壮美和崇高美。  相似文献   

10.
把“极限”这个自然的象征符号转换成文化的符号,不但是体育的本性,也是体育美学的内涵表现。体育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竞争的感性象征形式,还是人的主体性的审美实践形式。体育美学作为一种对超越生命现象进行的文化哲学阐释主要体现为体育的悲壮美和崇高美。  相似文献   

11.
卡西尔的作《人论》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巨。作用符号美学的观点分析了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人类符号化活动的成果。卡西尔认为,艺术在人类明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的本质在于象征,艺术的真实是符合理性的形式真实。艺术与其它符号形式是“合而不同”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8,(7):158-165
松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题材,隋唐时期已频频入画。唐吴郡人张躁是杰出的画松圣手,五代后梁荆浩画松数万本,并赋古松赞。至宋代,李成、郭熙画松独步一时。宋元以来的宗师巨匠都留下了以“松”为表现对象的不朽名作,尤其山水画,几乎到了“有山必有松,无松不画山”的地步。不仅世界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民间度藏也蔚为大观,此中盛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3.
夺宝     
汤畔 《体育教学》2008,(8):87-87
一、游戏目的 发展力量素质,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二、游戏准备 在一块平坦的场地上画两个间距为2m的大正方形,每个正方形边长为3m。在正方形外侧画两个小方块(图中5.6),作为“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50cm。在大正方形的对角画上方块(图中3.4)当作宝库。  相似文献   

14.
尚儒彪 《武当》2004,(7):58-59
巽为风。八卦中巽卦符号的产生,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看到大雨来临之前,往往先有大风刮来,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天空中有着一层又一层厚厚实实的乌云在翻滚,云下又有着一股接一股的风在吹动,于是用“=”代表一层又一层的乌云.而以“--”代表那云层下一股又一股的风,  相似文献   

15.
天津民间艺术家赵钢去年制成一幅大型鱼骨画《东方巨龙》(画面高1.3米,宽3.3米)。 画面上呈现的两条巨龙象征中国的长江、黄河,连接起来即是中华民族的雄伟的万里长城。两侧小龙象征香港、台湾,心向祖国,久望回归,众盼统一。中央和两侧的56朵花,象征56个民族大团结。文字为“炎黄子孙”“天龙传人”“团结、统一”,蝙蝠从四面八方飞来以示祝福。画中所呈现的龙、花、字等,全部采用淡水和海  相似文献   

16.
天地鸿蒙,有盘古生其中,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尺,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天地相去九万里。天、地相交,而后有人。传说女娲“抟黄土造人”,帮助女娲造人的,相传还有一人,就是伏羲。“男女媾精,万物化生”。①现存新疆的一幅唐代墓葬画中,女娲、伏羲均人面蛇身,上身相攀,下尾相交,女右手执规,男左手执矩,天圆地方,规矩可画方圆。男女之外,上有太阳,下有月亮,四周布满星星,人与天地宇宙合一也。传说伏羲还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画八卦。于是,有了那两个充满神秘的象征意义的符号:“一”、“--…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梅兰竹菊》梅兰竹菊是感物喻志的象征,素有“四君子”之称,是中国画中常见的主题。它们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千百年来,以清雅淡泊的质量为世人钟爱,  相似文献   

18.
若愚 《武当》2000,(6):65-65
1999年12月8日,对蔡星生而言是一个极不平常的日子。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他接到团市委通知,将作为湖北省青年代表团成员之一赴香港、澳门参加“庆祝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大型交流活动。此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香  相似文献   

19.
一、场地设计在一块平坦的空地上,画成如图1所示的“方格场地”(为了延长场地使用时间,可先用标枪留下线的痕迹,再用石灰精画上)。  相似文献   

20.
宋学玉 《武当》2006,(6):9-10
太乙观金针玄指功由“玄阴指”与“和阳指”功两部分构成,玄阴指属上部修指类硬功,贯劲即可运用; 和阳指属下部修指类内功,是前段功力的提升修持方法。二者之间有自相契补不足之功。同治年间,垂霞道人周宗源留金针玄阴指于武当山,光绪十三年隐入王屋山后悉将全套阴阳玄指功传给罗诚寅道长, 笔者即承此系起蒙。太乙观金针玄阴指主练手部梢节三阴二阳劲(即主练拇、食、小三指阴劲支撑力和中、环二指阳劲捅插力),旧时多从早春“龙抬头”之日开功,于当年“下元节”验功。以中环二指能穿插木板为阴中之阳初成标准,再续修和阳指。余自思一拳一指虽有断石之功, 但毕竟为门中末技,谨示同仁当立正觉勿偏勿执,据需而索方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