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比赛数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8、29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所参加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相比除在防守、罚球、盖帽上略显优势外,在助攻、失误、篮板、抢断、2分命中率和快攻得分与对手都有明显差距。29届奥运会在防守质量方面有所提高,但助攻变得更差。本研究通过两届奥运会对中国男篮各项技术指标的研究,旨在深入地分析中国男子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土耳其世锦赛和广州亚运会中国男篮在篮板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土耳其世锦赛上中国队与对手在进攻篮板方面差异显著,中国男篮的防守篮板有很大提高;在广州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在篮板上整体好于对手,但在与约旦和伊朗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上中国队所有的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篮除在3分球和罚篮命中率上略占优势外,在投篮、2分球、篮板球,特别是前场篮板差距明显,助攻、抢断、盖帽等技术上与对方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在失误次数上远远高于对手,得失分上严重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6场比赛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前场篮板、二分球、封盖、抢断、助攻和后场篮板方面存在着差距,其中,前场篮板球差距尤为突出;在失误方面中国队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所有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攻防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得分、后场篮板和封盖上占有较大优势,但前场篮板能力有待提高。与前4名中的其他3支球队相比,中国队出手次数明显低于对手,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队与对手在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国队的整体攻防能力优于对手,其中进攻得分能力和拼抢防守篮板球能力明显高于对手,助攻和抢断球指标与对手相比占有绝对优势,而进攻篮板球、失误、盖帽和犯规与对手相比优势不明显.中国男篮应在训练中继续强化优势指标,补强弱项指标,提高与欧美强队比赛的攻守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和对手的8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进攻方面,中国队在罚球次数及命中率上优于对手;但在投篮次数及命中次数、助攻、失误、前场篮板等方面与世界强队有明显的差距.防守方面,中国队在犯规上优于对手;但在抢断、盖帽、后场篮板上与对手有差距,总体上个人防守和集体防守缺乏攻击性及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第15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主要技术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男篮主要技术指标与对手的差异,探讨了中国男篮技术在亚洲的具体位置.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总投篮命中率、场均失分率、场均失误等指标高于对手;总得分、罚球命中率与对手有差异,但不显著;篮板球、抢断球、助攻、盖帽与对手有显著差异,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9.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从攻防两方面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3分球命中率和助攻方面差异显著,中国队占有明显的优势;在2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篮板球和盖帽方面对手与中国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情况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等技术与对手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在2分球命中率、篮板球、助攻、抢断、盖帽上与对手还有很大的差距,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稍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的6场比赛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和对手队在投篮技术、得分能力、得分形式、投篮命中率、进攻方式、篮板球、断球、盖帽、助攻、失误等技术进行对比与研究,分析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中国队在2分球、罚球命中率和盖帽方面稍有优势,但整体实力与世界强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第25届、第26届亚锦赛中国男篮比赛中替补队员的各个攻守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第26届替补队员对全队得分贡献基本适中,防守能力好于进攻能力,3分命中率有所提高,但2分球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上有一定的下滑;在盖帽指标上有明显提升,在篮板球上有明显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中国男篮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后卫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进攻技术指标相比竞赛对手有相当差距;前锋队员只在3分球投篮及命中率、罚球次数及命中率的技术指标高于对手,其它技术数据统计都比竞赛对手差;中锋队员得分、罚球、篮板指标优于对手,失误略高于对手,助攻略低对手,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从各位置得分能力看,中国男篮内外线势力不均衡,中锋是中国男篮最强的位置,后卫与对手相比有较大的距离,前锋得分能力最低,成为中国男篮最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第29届奥运会中国和西班牙比赛实况录像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分析了中、西男篮比赛,发现中国男篮在远投、抢断指标好于对手,但在中近距离投篮、篮板和体能等与西班牙男篮存在明显差距,这是中国男篮失利的根本原因。建议中国男篮应加强投篮技战术训练,提高投篮质量,同时加强篮板拼抢和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攻防技术统计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身高优于对手,但队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仍处于劣势;在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存在投篮次数的不足的问题,特别是3分球投篮数与对手差距较大,助攻能力上与对手的差距也较大;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在盖帽、抢断技术上与对手差距不显著,而篮板球总数上具有显著性差距。并对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中国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比赛中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封盖方面稍占优势;篮板球、助攻方面差距不大;抢断、失误、总投篮次数、2分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收集2018~2019赛季CBA联赛常规赛的相关技术数据,按照所选择的10项防守指标(自变量)对防守效率(因变量)贡献程度的大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按照对CBA球队防守效率(因变量)贡献的大小,本研究所引入的防守技术指标(自变量)依次为:抢断、防守篮板、场均篮板、盖帽、限制对手三分命中率、限制对手罚球命中率。按照球队的战绩分为前十名高水平球队与后十名较低水平球队,通过Mann Whitney U检验对比这6项防守技术指标,其中场均篮板、盖帽、限制对手罚球命中率三项指标不同水平球队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抢断、场均防守篮板、限制对手三分球命中率三项指标高水平球队明显强于较低水平球队,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同场竞技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的整体攻防能力优于对手,其中得分、助攻和抢防守篮板球能力优势明显,盖帽和犯规指标较之对手具有优势,但差异不显著,而进攻篮板球、失误、抢断球3项技术指标数据均落后于对手,差距不大.建议中国男篮在以后训练中扬长避短,加强肢体对抗下合理有效运用技战术的能力,提高自身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0.
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约旦决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发现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在盖帽、制造犯规、防守篮板这三个方面高于约旦队,在助攻、抢断、失误和体能与对抗等方面与约旦男篮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男篮应加强基本技术训练,减少失误,提高战术训练强度和组织助攻能力,提高投篮命中率,并增强篮板拼抢能力及身体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