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习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习作”,但目前的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困惑什么?有些习作试题要求过死,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写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写作",但目前的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写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写作",但实际教学中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困惑什么?有些习作试题要求过死,表述烦琐,难易不适,让师生不知所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高校考试方法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以分取人,认为分数越高越是好学生。反之则是劣等生;第二,考试次数频繁,使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第三,评分标准不尽合理,有的教师在阅卷时喜欢把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作为评分标准,如果学生是按自己讲授内容答题就给高分,否则,即使学生提出了新见解,也只给低分;第四,考试形式单一,似乎只有闭卷笔试一种形式才能鉴别学生的真实水平;第五,命题不科学、偏重记忆类型的试题过多。由此看来,高校考试方法亟待改革。首先,师生都要正确看待考试,改变那种教师为考试而教,  相似文献   

5.
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考命题研究中出现“能力立意”的提法后,考试中如何考查“能力”一直是命题者和教师关注的问题。新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加明确。“能力立意”的考试无疑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对什么是“能力”和“能力”的分类,学术界却  相似文献   

6.
不可忽视考试的命题考试命题是依据一定的准则为考核学生成绩编制的试题和试卷。命题的质量关系着考核的质量,因此,考试的命题不容忽视。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对考试命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1)没有从理论高度上认识命题的重大意义,不愿命题...  相似文献   

7.
谈考试命题     
一、该谁命题一个学期一次期考,还有一、两次阶段性的平时考试。这几次考试,该由谁来命题?有些学校是由教师命题;有些学校由教导处或教导处委托另一班教师命题。一九五八年以前,凡是月考期考,均属任教老师命题。有些学校自搞学习竞赛以后,教师命题无形中变为学校行政命题。有些学校,至今尚未扭转这一作法。每到考试,仿佛不是考学生,而是老老师。往往临考前十分钟、将油印好了的题目,给老师看。就在这时候,这位教师因某几个题目未教到而目瞪口呆,那位教师因某个地方未着重讲而忧心忡忡;还有的教师为题目出错、印错而焦虑不安……久而久之,形成这么一种风气:教师在考前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复习,甚至采取猜题目的手段。弄得教师、学生都不安然。这样抓出来的成绩即使很好,也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很不巩固。积例成习:平时放松教学、学习,考前大抓一把。学生似乎也掌握了规律,相信老师有几大法宝,完全依赖老师来指导复习。  相似文献   

8.
考试数据已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学生和命题人员可以分别应用考试数据来改进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命题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曼珣 《中国培训》2003,(12):54-54
现在相当多企业岗位培训考试的命题存在—些误区,表现在:1.采用普教或高教考试的命题思路,洋洋一大张试卷,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一应俱全,仍没有摆脱学校试卷的命题模式,只是应用题的比重稍大些罢了;2.题面呆板,试题庸俗,随便选书本上的一些知识点摘抄拼凑一下,很少从应知应会考试的实质效果命题;3.考试时间长。有的仅两天甚至—天半的培训班,也要搞半天的考试,显得头重脚轻:4.效果差。我们常说“抄一遍也育好处”,实际许多学员抄一遍也没留下什么印象。相当多看似正规的试卷,有90%的人只能独立完成10%的题,说明企业职工培训与考…  相似文献   

10.
覃鸿 《广西教育》2014,(13):90-91
考试命题是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试题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训练(课后作业及专题训练)、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和其他相关考试活动中。当前,评价教师教学绩效的核心指标是学生的终结性考试成绩,这就促使了多数教师采取"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式,使教学陷入"机械训练,盲目应试""忽视语文素养培育"的误区。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读、写、背等缺乏思维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强化练习。在大量机械式的练习之后,几乎所有学生的考试分数都在90分以上,  相似文献   

11.
考试是检验教师工作效益和学生学习质量,使学校获得正确反馈的重要手段.在教师们的心目中,现在考试仍然起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考试考什么,他们在教学中就重视抓什么;怎样考,他们  相似文献   

12.
1987年8月,在国家教委统一领导下,我国首次试点进行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参加这一考试的教师达43万人(初中37万,高中6万)。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被列为各科教师获得《专业合格证书》必须通过的考试科目之一。这次考试中,参加这一学科考试的人数最多,涉及面广,各地对命题的反映也很不一致.有的认为考题过难,脱离教师实际;有的认为主要是由于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准备时间短,难于  相似文献   

13.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一把尺子。语文考试,应该让学生体验到什么,如何命题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下面是我校近两年来语文试卷中的案例.可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4.
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有着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多方面的功能,理应成为学生学习世界中的亲密朋友.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考试成为一种残酷的象征,有的学生非常害怕考试,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数学教育评价主要方式之一的考试,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促进学生更健康、持续的发展,让考试不再成为负担,笔者结合南康市近几年来考试命题改革情况,就考试命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考试命题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问题,语文教学改革应以考试命题改革为突破口。但语文考试命题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语文考试命题的研究中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考试系统均采用学分制,每个学期进行一次性的期末考试。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选修课程由中央电大或各协作区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自开专业课则是由各省电大或分校、教学班命题。统一评分标准。考试的目的是“比较全面,比较正确地考核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水平和真实程度”。各级电大通过考试可以从全局上调整、修正、充实、深化原教学管理的决策、方案和措施;主讲教师、辅导教师通过考试的信息反馈有可能进一步发现教学上的优缺点,分析研究教学工作;学生可以认识各自学习上的长处和不足,进一步调整自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关于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的通知》中第三条规定,“考试命题实行两级负责。小学、幼儿园教师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命题;中学教师考试由国家教委统一命题。”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考试,无论开卷或闭卷考试,从命题、监考到阅卷,以及试卷讲评,都是由教师操作、控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执行。我在三年前开始着手改变这种做法,尝试让学生命题,学生阅卷,学生评选优秀试卷,并且不需监考,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指导的作用。具体操作如下:一、宣传、酝酿阶段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我在考试前(大约一个星期)宣布考试的范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查阅资料,为出一份高质量的试题作准备,尽量不打无准备的仗。二、命题阶段要求每个同学按老师指定的考试范围。考试时量以及命题的原则出一份试题,…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试是教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考试,通过改变自身的观念,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教学大纲,认真研究考试命题,完善评价标准和方改善考试的外部环境法,充分发挥考试在新课改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同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考试一样,中学历史考试仍然多半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即便是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已广为流行的所谓标准化考试也脱不开书面考试的模式。书面考试固然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衡量学生知识水准,抑或说是作为教师教学效果检验的一种方法,但这种考试方法往往有悻于考试的目的,使学生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上,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对自己进行自我思想教育。本文撇开由教师命题的单纯性历史书面考试不谈,(当然不是否定书面考试,只是就考试的命题原则、试题形式、难度高低、评分标准诸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