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吴鹏 《围棋天地》2011,(17):108-108
书房的红木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一只楠木书匣,里面装的是我的“藏书之宝”——《围棋中级丛书》。蜀蓉棋艺出版社1990年版,共分八册,分别由八位日本超一流和一流棋士撰写,藤泽秀行的《优势取胜法》,小林光一的《吃棋的手筋》,  相似文献   

2.
揉腹,是运用一定方法,按摩腹部脏腑经络的一种按摩疗法,又称“揉脐腹”或“摩腹”。采用揉腹养生保健、祛病延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就说:“平日点心饭后,以热手摩腹,出门庭行五六十步,消食也。”中医认为,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脾胃居腹,内为人体后天之本,阴阳气血化生之源;又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升则健,胃气降则和。只有清气升浊气降,才能气化正常,饮食消化,大便调和。揉腹的作用有:(1)通上下,和阴阳:揉腹时手掌按肚脐,以脐为中心按摩。而肚脐是人体一个重要穴位“神阙…  相似文献   

3.
一是将混合面(玉米面和白面8:2比例)拌匀,用开水烫后,捏成窝头,上锅蒸熟后,用手反复揉搓。揉好后装在塑料袋里,扎上口,放阳台上晒一周后,混合面发酵变软、稀,略有酸味。这时,再拿些玉米面放锅里炒熟后,添加在发酵的混合面内,再反复揉搓,揉好后的混合面变得?..  相似文献   

4.
王卓 《精武》2009,(6):40-42
(1)八门五步 方位八门,乃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八门者,四正隅也,四正为拥捋挤按,四隅乃揉捌肘靠,合正隅之手,得门位之封(卦),以身分步,则生五行,以支撑八面,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为枢轴,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名之曰八门五步。  相似文献   

5.
核雕可谓是微雕艺术园地一支古朴绮丽的奇葩。据说两宋时期即有精于核雕的艺人,但确凿见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则是明代之物。《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明人魏学(氵甲)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核雕  相似文献   

6.
刘国信 《收藏》2001,(6):69-69
田黄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是寿山石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连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清朝覆亡时,溥仪不要其他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  相似文献   

7.
腿会跑粗吗     
早在晚清时代,太极拳先辈在修炼实践中就遇到推手的课题。看到推手习练者在操作中互相用力有碍太极功夫上身,用力有悖拳理的阴阳变化,从中看不到轻灵、松柔等太极功法的特性。陈鑫大师归纳出病手36种,在36病手中,将“推”列为病。京城杨式太极拳大师汪永泉,以避免猛推硬搡之误解称为揉手。揉手寓松柔、虚实、圆活,用意不用力。为了习惯说法,下文仍称谓推手。  相似文献   

8.
张方 《精武》2009,(6):23-23
阎志高先师传下的揉筋开胯法——“燕双飞”是导引之术,源于《苌氏武技书》“二十四拳”之第六式“双飞燕子”.乃阎圣道字拳四十法的技击之道,不知是哪位前辈将其易为导引法门,目的是:“常揉两腿根之筋骨核,则筋脉渐长”也。李涵虚先师言:“按摩导引术,易遇而难成。金丹大道法,难遇而易行?”其实,真的行之有效的导引术也很难遇到明师传授,从吕祖的“肘后飞金晶”、华陀的“五禽戏”到“灵剑子导引”,传世的引导术太多了.虽说强身祛病的效果也有一些,可是又有谁真能修炼到地仙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1)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2)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3)揉四白穴:用从手食指揉按面颊中央部的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4)按太阳穴、轮刮眼眶:用从手拇指按压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内上—外上—外下—内下),使眼眶周围的攒竹鱼腰、丝竹…  相似文献   

10.
寨庵 《武当》2004,(6):21-21
古代称太极推手为“擖手”、“打手”、“揉手”等,是中国武术一种综合性的实战技击方法,是太极运动的对练和对抗形式,有很高的锻练价值。它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古老的东方哲理,是以上肢躯干为进攻部位,运用棚、捋、挤、按等技法,以达到借力发劲,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的一项传统性、健身性的体育运动。它的主要内容有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