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110巡逻车上女警小陈,把这个外号叫“里可可”的女孩送到我这里来的,因为这女孩与一帮飚车党一起飞车取乐,这已是第二次被沿街居民举报。女孩不是车手,而一般110接到举报后,对飚车党也只是以批评教育和罚款为主,对飚车党的女友们,处罚就更轻。第一次被小陈他们带回派出所时,民警们给女孩们放了一些超速行驶的摩托车肇事者车毁人亡的照片。放完幻灯,不少女孩都痛哭流涕,只有“里可可”面无表情。果然,三个月后,她和一帮拿命赌速度的“飚车小子”再一次被举报了,接警人恰恰又是小陈和她的同事。小陈的同事大老郑看到“里可可”,用南京话骂她:“你个丫头不要命啊是啊?你要是一下子‘光荣’了,你爹妈要哭死,你啊晓得啊?”里可可镇定地反驳:“赁啥抓我们?这  相似文献   

2.
黄曙阳 《福建教育》2005,(9A):52-53
永春县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梅,勤奋好学,性格内向。她把自己内心的小秘密都记在日记本上。一天,她发现自己的日记被人翻过了。情急之下吼道:“谁翻了我的日记本?”她母亲也大声回答:“是我看的,怎么样?你在学校里不好好念书,成天胡思乱想,真不要脸!”她一夜未眠,翌日投河自尽。南安市一名12岁女生小妮因为被同学无故取笑,一时想不开,竟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3.
一个双休日,母亲带着孪生姐妹俩到儿童公园去游玩。姐妹俩7岁,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读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就双双被评为班级里的三好学生。这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她俩穿得花枝招展,煞是让人喜欢。10点左右,天热起来了,姐妹俩说要吃冰棒,母亲当即就去买了。姐妹俩见母亲买了3支,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问:“妈,还有一支给谁吃?”母亲先是一惊,转而反问女儿道:“你们说,还有一支给谁?”略一沉思,妹妹说:“给姐姐,因为这次考试她比我多考了4分,妈妈要奖励她,是不是?”母亲摇摇头。姐姐说:“妈妈,是不是给妹妹…  相似文献   

4.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儿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护士扑哧一声笑了,她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  相似文献   

5.
杨林柯 《教师博览》2023,(32):51-53
<正>一位朋友曾向我求助:她的女儿有些抑郁,不想上学,甚至有悲观厌世的自杀倾向,希望我能和她的女儿聊聊天。因为她女儿不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位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了我。通过三次聊天,我了解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母亲身上,因为母亲在和女儿的日常交流中时不时会冒出“你去死吧”这样暴力的语言。在母亲看来,这也许是自己一时的情绪发泄,而女儿的感受却是:母亲不爱她了,  相似文献   

6.
直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个母亲节。那天早上,我翻开日历,发现今天是母亲节,我打算把自己的装饰链送给母亲。我把头伸进她的房间一看,她还没醒呢。当她醒来,我没把这件事告诉她。母亲说等我写完作业领我去书店,我爽快地答应:“好!”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非常高兴。母亲问:“有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我说:“今天是母亲节,我有礼物送你。”母亲原来“晴朗”的面容突然“阴天”了,失去控制地大声说:“你怎么乱花钱了?给你钱是让你买书和学习用品的,可你呢?”我无话可说,母女俩无言以对,她放开我的手——走了。我站在那里,望…  相似文献   

7.
输&#183;赢     
喜讯传来,我们班的王珊珊同学被评为“县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了1这一年来,她一直是同学的“小老师”,我的好帮手。荣誉当之无愧属于她。当我郑重地把大红奖状呈给王珊珊母亲时,她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奖状?老师,你来得正好,我要向你告状!”我懵了:“告谁的状?…‘告王珊珊的状呀。”我简直难以置信了。  相似文献   

8.
莫源秋 《山东教育》2003,(23):127-128
四岁多就与人“上床”是堕落吗?4岁多的小霞由于在“新郎新娘”游戏中和“新郎”“上了床”,结果被她母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因为她母亲从内心深处害怕女儿会因此而堕落。  相似文献   

9.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10.
姚亚萍 《山东教育》2005,(18):39-39
一天早上,李天伊被妈妈送到幼儿园。“早上好,李天伊!”我迎上去和她打招呼,令我诧异的是李天伊在抹眼泪。“怎么了。有不开心的事情?”我话还没说完,李天伊“哇”地大哭起来:“妈妈,早点来接我,早点来……”我诧异地转向她母亲,她妈妈很无奈地说:“不知怎么搞的。这个学期每天早上都不肯上幼儿园,以前可从来不这样啊。”  相似文献   

11.
“她终于会笑了.小陈已经开始转变了。”吴孟恩是石家庄解救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志愿者.14岁的小陈才上初中,是吴孟恩最近正在实施“帮助”的一名网络成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红蜻蜓》2023,(30):14-19
<正>“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想清楚前后逻辑,实事求是,万万不可像那个楚人一样,用“最锋利”的矛去戳“最坚固”的盾,惹人发笑。在西方,也有这样一条“自相矛盾”的鳄鱼,它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一、自相矛盾的鳄鱼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鳄鱼悖论”:从前,一条鳄鱼从一位母亲手中抢走了她的小孩。母亲十分着急,她对鳄鱼说:“求求您,千万不要伤害我的孩子,只要您能把孩子还给我,您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会答应的。”  相似文献   

13.
因被翻飞的小小剪刀理出的各种发型迷住,在一次作文课上,10多岁的小郭刚螂重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个理发师。这个理想和同学们当“科学家”“航天员”“文学家’的理想比起来,实在太朴实、太寒碜了,老师说他“有点没志气”。而同学们一下课就笑话他:“郭师傅!没出息的郭师傅!”郭刚红着眼睛回到家,他嗫嚅着问母亲:“妈妈,我会不会比别人傻一些?”母亲笑着告诉他:“我的儿子是最聪明的。”“那……理发的人是不是没出息呢?”母亲没什么文化,她想了想肯定地说:“理发也会有出息。”“可是,他们为什么会笑话我……”正俯身从芝麻里拣出杂物的母亲,从儿子的叙述里明白了令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原因,她不知道该怎么来安慰他。突然,一粒长长的、透亮的米粒出现在灰黑的芝麻中。母亲没有立刻把那粒米拣出来扔掉,她拉过儿子,让他看芝麻中那一粒饱满出众的米。“好儿子,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喏,就像这粒米,虽然它很平常,但是我们缺不了它。不管你以后做什么,只要你自己喜欢、对别人有用处,那就不是没出息的。”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教育》2005,(18):10-11
浙江省衢州市树人职业学校校长向衢州日报社反映:今年上半年,该校遭遇了同行的恶性竞争,4名在读的一年级职校学生,被另两所职校“挖墙脚”,造成了该校在读生的非正常流失。事情的经过是:今年春节后树人职校开学,校方发现两名兰溪籍的一年级学生小江、小陈没有按时回校上课,后经调查得知,小江和小陈春节后已在龙游县某职校就读,并分别收取了她们的一个学期1380元和1400元的学杂费。树人职校经过交涉,两名学生回到了树人职校继续上学,但所交的学杂费没有退回。后经龙游县教育局协调,对方同意退回部分学杂费,小江、小陈每人被对方学校扣除960元。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内华迭州,有一天,一个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0”。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工作的地方——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此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结果幼儿园败诉了。因为,陪审团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所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男孩子,从小父母离异,5岁时被送到市郊的寄宿学校,7岁的时候母亲将他送到普通学校就读。在学校里,他经常打人,老师和母亲苦口婆心的说教他丝毫听不进去,母亲就采用“打”的方式管教。孩子开始挨打的时候会流泪,后来便无动于衷了。孩子的母亲找到了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的我。当我告诉这位母亲孩子缺乏“爱”的时候,母亲不以为然,向我描述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她带儿子出去痛痛快快玩了一场,花了近千元,可是回家后儿子竟然说:“我都8岁了,你才领我出去玩!”母亲火了:“多少孩子8岁了还捞不着被妈妈领出去玩的机会呢!…  相似文献   

17.
戏迷人生     
这张照片是母亲作为戏迷的见证。母亲从小就是个戏迷。只要村里来了戏班子,她总是赖在戏院门口,看见了大人,就拽着人家衣角:“求求你,把我带进去吧。”要不就背着弟弟妹妹,让他们踩在自己肩膀上,趴在窗台上看戏。母亲的嘴角泛着浅浅的笑意,那是小小的满足。母亲嗓音圆润,她说这都是小时候练的。放羊的时候,她就坐在树杈上大声吼,什么时候停了,羊便从四面八方跑回来。母亲还偷偷地考过两次戏班子。被团长选中后,她把衣服包好,下定决心要走,但每次都让姥姥给拦住了。姥姥说唱戏很吃苦,女孩子家,找个好婆家就行了。母亲哭了一…  相似文献   

18.
如此父母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我们痛心地看到,有少数家长,没有当好这位“老师”,没有用好这个“课堂”。某中学一位班主任给我讲了这样两件事。(一)一位女生和邻校一位男生谈恋爱。上课走神,无心向学,成绩直线下降。学校几经教育,她仍不肯斩断情丝。无奈之下,只好请出“法宝”──通知她家长来校,商讨解决办法。她的家长来了,来的是她的母亲。当教师把她不足15岁的女儿陷入早恋泥坑的消息告诉她时,这位母亲听后不是怒颜厉色,而是喜形于色:“好呀,老师,我女儿这么快就找到老公了,不用让我…  相似文献   

19.
英语周报     
李岩 《现代语文》2006,(5):123-123
“亚圣”孟子之母,作为一个伟大的女性、伟大的母亲,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尊敬,被奉为母亲的楷模,因为她教育、培养了“亚圣”孟子。她为培养、教育孟子而“三迁”居所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所以,当一位母亲过世时,人们常常以“德配孟母”为挽词,表示对这位过世母亲的赞颂与悼念。.最近一本新出版的书里又介绍孟母“三迁”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溢美之情。  相似文献   

20.
周榅玉 《早期教育》2005,(11):36-36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她在国外亲身经历过的襄一个星期天,她领着五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架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她大吃一晾。因为那架纸飞机只值五美分,而小汽车少说也值二十美元。开始时她以为是儿子在撒谎,当她找到“汽车”的小主人和她母亲时。那位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一会儿.我会领着孩子去商店,让他知道那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架纸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