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咸炘是现代学者中较早关注八股文的人。他肯定了八股文的价值,认为八股文可以写出真实的内容,而且行文逻辑严密。在梳理八股文发展史时,他将八股文置于文学与理学两种视野中加以审视,指出明代前期确立了该文体的写作规范、后期创新求变,清人之作则走向低落,这种变化与理学的发展有关。刘咸炘的八股文研究理性、客观,借鉴了西方逻辑学的思想,体现了中西结合的学术视野,影响到了卢前等人,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着重考察明代制义大家、八股文选家艾南英对八股文创作弊病的批评及艾氏的选文实践,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明代八股文文风的流变及其因缘。深入到艾南英所处的历史语境之中,可以看到,八股文并非是一种僵化的文体,在其流动、变化过程中,创作主体、评论主体等基于对历史的理解所做的个人选择,与时代观念、社会思潮以及官方意志等多元、复杂,甚至是矛盾的因素相互纠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八股文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宋濂是站在历史交合点上的大文学家,其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对整个明代文学具有奠基性的导向作用。明代文学的走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明代文学的特质、与前代文学的差异以及对后代的文学的影响。宋濂《文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名篇,它集中地表达了宋濂的文学思想,又代表了宋濂散文的高度成就。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极盛时期,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是八股文。八股文在结构上的奥妙隐含在宋濂的《文原》之中,因而宋濂通过这篇文章影响了明代士子,进而也启迪了清代文人。  相似文献   

4.
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上层统治集团选拔人才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广大士子借以走上仕途、获取名利的一条途径。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文体。要对八股现象进行研究须先立足于对文体本身的研究,因此我将从八股文与科举的关系、八股文的特点和影响、文体变异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八股文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1首先,我们认为八股文是在汉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把它发展到极端,以致走到了僵化的地步.我们知道,八股文是一种偶散兼行而以对偶(即所谓股)为主的特殊文体.只在汉民族史上有这种文体,任何其他民族都不曾有过这种文体.为什么呢?因为对偶这种句式只有汉民族语言才能构成.王力说:"对偶是平行的、长短相等的两句话;排比则是平行  相似文献   

6.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其用语平易,条理清楚,着意于解释题意,同时也重视句式、语音、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安排,这既符合消极修辞的要求,也体现出积极修辞的部分特点。目前,学界对八股文的评价褒贬不一,从修辞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可为客观认识八股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八股文和小说的文体差别很大,前者属于议论文体,后者则属叙事文体,但由于明清文人对八股文和八股笔法十分熟悉,部分八股文作者又持有游戏态度,所以,很多八股文题本身就具有一定故事性,诸多原因都为八股文与小说的融合提供了条件。其中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通俗语言均被纳入八股文的写作当中,使得很多八股文章都带有叙事性和故事性,人物形象由此成为文章描摹的重点,所运用的浅切语言也使八股文的整体风格由雅转俗,从而形成具有小说特色的游戏八股文一类,这种现象在清代甚至成为了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8.
拟话本在明末清初形成了善于议论、叙议并举的文体特征,这与八股文等论说文体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拟话本在布局结构上借鉴了八股文的结构逻辑,在故事的叙述方式上吸收了八股文突出主旨的作法,在行文的细部述写方法中吸纳了八股文洗发字眼、翻新出奇、层次分明等写法。研究拟话本文体,不仅要注重其与宋元明话本的纵向传承,也要注意它与当时各种文体之间的横向互渗。  相似文献   

9.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八股文的评价褒贬不一。试从以下五方面来探讨八股文在当代写作教学中的价值:八股文的特定格式符合一般文章的"起承转合"章法结构,有利于学生习得一定的章法结构;对"代言"的严格限定,启示写作要读写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对"尊题"的严格要求,启示写作行文必须切合题旨;作为一种议论文体,是训练理性思维的重要凭借;分步、渐进的训练过程,符合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的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0.
八股文今辨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几百年来,被人们认为是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笔者对此思考有三:其一,八股文迎合了当时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其二,八股文为后人的作文奠定了一个基础。其三,八股文继承和发挥了汉语言的优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