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肖邦《钢琴练习曲》是音乐院校钢琴专业学生的必修曲目,是音乐家音乐会演奏曲目的试金石,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创作被誉为是肖邦对钢琴艺术的一场革命。本文以作品op10-12为例,从技巧归类、技巧驾驭、技巧与音乐的结合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能够为肖邦《钢琴练习曲》的学习者与演奏者找到更为科学的便捷的学习方法与演奏要领。  相似文献   

2.
莫什科夫斯基钢琴练习曲Op.72这套练习曲集的技巧性和音乐性都非常丰富,是钢琴学习者学习肖邦、李斯特等高难度练习曲很好的过渡教材,这套练习曲中第二首作品是一首训练左手快速跑动的练习曲,本文通过技巧演奏、音乐处理以及踏板运用等三方面对这首曲目进行分析,以期对学习者学习这首作品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肖邦练习曲具有极高难度和极其复杂的技术手法。在肖邦练习曲中钢琴的各种技术手段都被扩展,是钢琴技术的升格。并且,这些高难度和复杂的钢琴技术不成为目的的本身,其目的应该是音乐。是肖邦赋予了练习曲的艺术价值,使得练习曲成为艺术品,又是艺术的升格。肖邦的练习曲带有强烈的“音诗”特征。  相似文献   

4.
贺明 《考试周刊》2010,(11):49-50
肖邦对传统的钢琴练习曲进行了艺术升格,他的作品在演奏技巧和艺术程度方面均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在整个钢琴练习曲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肖邦钢琴练习曲是每个钢琴演奏者必须学习的曲目。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肖邦钢琴练习曲的特点来讲述其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重要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练习曲作为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钢琴练习曲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Op.10,No.1是肖邦练习曲的开篇之作,又被称作"逃亡圣咏曲",本文试图从演奏技术和音乐处理两方面对此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bB小调奏鸣曲》OP35这首作品写于1839年,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诗人肖邦的重要作品之一。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他短暂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尤其在钢琴领域,他采用马祖卡,波洛涅兹等民间舞曲体裁,并赋予新的意义,他创造性地使用叙事曲体裁,并将前奏曲,诙谐曲发展成独立的钢琴曲,进一步使练习曲的技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肖邦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7.
肖邦一生创作很多优秀的钢琴作品,而"革命"练习曲这首单一形象的作品,整曲在悲痛和愤怒的情绪中写成,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作品.本文从练习曲的种类、肖邦"革命"练习曲的创作背景、结构分析、弹奏要点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波兰的作曲家肖邦是钢琴诗人,并且作为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代表,其音乐创作始终备受世界音乐界的关注。其中,肖邦的创作作品体裁范围较广,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钢琴练习曲的创作,这也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表现,因此,练习曲对肖邦同时代以及后期的音乐作曲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里盖蒂作为二十世纪的代表性音乐家,其钢琴练习曲作品集的问世打破了二十世纪早期近50年中西方音乐界没有出现以肖邦、李斯特、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集为代表的钢琴独奏练习曲集的沉寂,从而再次树立钢琴练习曲在器乐独奏作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部练习曲中,里盖蒂从没有停止过对作曲技法的创新,每一首练习曲都是他创新创作手法的一次实践。  相似文献   

10.
肖邦(FrederykFranciszekChoping,1810-1849)是浪漫主义的音乐大师,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毕生创作了大量钢琴音乐作品,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体裁丰富、手法新颖,其中既有表现民族性格的玛祖卡、波兰舞曲,有充满戏剧性激情的叙事曲、谐谑曲和奏鸣曲,也有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夜曲、圆舞曲和船歌,还有寓意深刻而结构精练的前奏曲和练习曲。此外还有即兴曲、回旋曲、协奏曲等。他的钢琴音乐有力地激发了波兰人民的斗志,鼓舞他们推翻侵略国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自由。肖邦的音乐具有…  相似文献   

11.
潘文娜 《文教资料》2006,(33):139-140
肖邦的练习曲以其高难度的技术手法和超凡脱俗的丰富的音乐内涵,堪称为钢琴殿堂艺术之瑰宝。本文对肖邦练习曲(作品10之12)的弹奏与情感进行了探析,通过音乐和内在的情感的有机结合来展示作品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钢琴诗人肖邦是浪漫主义乐派伟大的钢琴家,他的钢琴练习曲在其创作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练习曲基本都是针对特定的某种技术练习所创作的,同时作品有着强烈的艺术性。文章以六度双音为例,分析总结其演奏技巧与特点,发掘其音乐表现力从而有助于肖邦作品中六度双音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3.
肖邦与李斯特都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两人的钢琴音乐都达到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高峰,成为钢琴音乐史上十分重要的创造家和奠基者.本文通过对两人在练习曲、钢琴小品、大型钢琴作品的比较,阐述了"钢琴诗人"肖邦与"炫技大师"李斯特在创作风格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音乐创作家之一,肖邦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其中夜曲更是肖邦钢琴音乐作品的精华。本文以肖邦的《c小调夜曲》为例,详解肖邦夜曲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15.
肖邦是世界音乐史上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其毕生都在沉醉于钢琴音乐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和增进技法的练习曲。在肖邦的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波兰人的民族情怀,作品中总是泛着波兰民族风格的元素,加之古典主义创作的深厚根基,搭配极具时代思想浪潮的浪漫主义元素,进行天马行空的组合,是肖邦个人创作的大胆尝试。特别是在肖邦练习曲中,他将浓烈的爱国情怀、朗朗上口的悠扬旋律和技法练习的推陈出新都巧妙地融入到钢琴的弹奏之中,使强烈的情感宣泄和针对性的技法训练齐头并进,帮助学者在精神享受中,不断的提升自身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16.
大师的对话     
一、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肖邦、李斯特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爱之梦》,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2、通过鉴赏两首作品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了解两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的贡献3、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初步了解"练习曲"的基础知识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聆听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难点: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克罗地亚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的钢琴演奏片断,学生聆听感受。  相似文献   

17.
肖邦练习曲Op.10号中的12首练习曲创作于1831年至1836年,1837年出版。其中Op.10.No.3速度徐缓,曲调优美,是一种触键练习曲。起初,这首练习曲并没有冠名,后来肖邦在听古德曼演奏此曲时感念祖国,将此曲命名“离别”。本文主要内容是对该作品进行曲式以及教学进行分析及研究,为该作品提供一些演奏上的总结和经验,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肖邦练习曲Op.10号中的12首练习曲创作于1831年至1836年,1837年出版。其中Op.10.No.3速度徐缓,曲调优美,是一种触键练习曲。起初,这首练习曲并没有冠名,后来肖邦在听古德曼演奏此曲时感念祖国,将此曲命名“离别”。本文主要内容是对该作品进行曲式以及教学进行分析及研究,为该作品提供一些演奏上的总结和经验,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肖邦是公认的浪漫主义前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不仅是波兰历史上,同时还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具独创精神和最具个人意识的音乐家,他的钢琴作品开创了19世纪钢琴音乐的新体裁。他一生的创作,除了少数几首歌曲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钢琴创作上。创作了大量的练习曲、谐谑曲、叙事曲、协奏曲等。肖邦的钢琴音乐独具匠心、旋律典雅,和声曲式变化充满新颖,因此我们在分析肖邦的作品时要从多方面入手,以多重视角去研究。肖邦在他钢琴生涯创作中,一共创作了四部叙事曲。《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部叙事曲,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曲体裁的作品。本文拟从作品的文学关联性、风格特征、演奏诠释、技巧把握这几个角度出发,以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第一钢琴以叙事曲为例,以求能够使演奏者更为细致和富有表现的演奏肖邦的第一钢琴叙事曲。  相似文献   

20.
张浩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1):153-154,172
《牧童之笛》是费列德里克.肖邦所作钢琴《练习曲》OP25中的第一首,被认为是肖邦钢琴风格的出色范例。它采用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情绪明朗,充满了青春欢乐;钢琴织体与和声丰富多彩,非常精致,个性特征异乎寻常;技术性与音乐形象两者结合完美。全曲演奏要着重双手相反的感情处理,气氛和音色要控制细致,使旋律与丰富多彩的伴奏和声浑然一体,创造极优美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