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两个重点。作文"写什么",更是令小学生写作时头疼的问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如何化解学生写作材料的缺失,使作文指导更有效?我们扣住广阔的生活空间,挖掘写作资源,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写作习惯,没有什么写作技巧。为此,让学生掌握一些最起码的基础十分必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进行生活积累,多练多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习作现状是不喜欢写作,怕写作,写的作常常是单调、僵硬,或空话、假话、大话连篇。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知结构不完整,思维品质不成熟,他们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和体验往往比较粗浅。因此,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呢?以下浅谈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写什么和怎么写,历来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两个重点。作文写什么,更是令小学生写作时头疼的问题,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缺乏和对生活缺少感悟而造成习作材料的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如何化解学生写作材料的缺失,使作文指导更有效?我们扣住广阔的生活空间,挖掘写作资源,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山区小学的学生,见识比较少,语文基础知识差,指导他们写作难啊!实际接触到,发觉学生真是不会写、不愿写、害怕写。对此,本文对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展开探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一项技能,需要多写多练才能提高。“自由写作”是先让学生自由地写,充满兴趣地写,不把孩子的写作限制在一种套路中。重点是强调写作内容的随意性、写作形式的多样性、写作篇幅的不定性。“自由写作”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是关键,为此,教师要设计好写作话题,让孩子有话可说。写作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语境的交流,学生写完后,教师要注重反馈,要多鼓励。好的反馈是“自由写作”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7.
日记是一种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其内容源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其表现形式相对自由,可以写人、记事、状物或抒情等。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有助于为学生将来的写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小学日记教学中大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且部分家长、教师对学生写日记的要求较高,这些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本文就对小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培养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指导小学生开展习作活动,教师务必要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实际,打开写景、写事、写人的习作思路,提升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培养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起点,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写作,从而开始热爱写作。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玩——游戏。激发兴趣小学生把写作文当成苦差事,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面窄,阅历浅,语言积累不丰富,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更是件头疼的事,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所以,在学生写作前,笔者常和学生们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使学生拥有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上,让小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采用激励机制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1.
孟宪娣 《成才之路》2013,(35):42-42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多小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学生不愿意写作文,教师教得也很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经常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如果一味地约束学生的思维,过分拘泥于所谓的写作格式和形式,会使得学生丧失写作兴趣,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  相似文献   

12.
李文平 《今日教育》2014,(7):118-118
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学生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写,思路打不开,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课程标准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在小学生写作起步时,教师就要训练小学生如何去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能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一种自觉动机。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努力使他们热爱写作,快乐写作。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现今,小学生的生活空间变得狭小,使其眼界狭窄。所以小学生在写作时.不善于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写作内容、表现中心,要么凭空捏造,要么抄袭别人的作文,或者仿写,所以写不出新意来。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我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努力让学生爱上写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小学生为何不喜欢写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不喜欢写作不是个例,教师想尽了办法,却很难有效果。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是不知道写作的真正目的。作文是一种言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更要加强练笔来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这其中日记是最适合的一种练笔方式。通过日记练笔,使学生能写、敢写、可写、会写、乐写,逐渐形成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17.
正培养习作能力,增强习作兴趣,让小学生有东西可写,会写,想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一、丰富素材,挖掘资源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文章如溪,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体验环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写作是最后一步,写作中需要学生运用到听、说、读的知识,综合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低可以直接体现小学生其他语文能力方面的能力。加强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及创造力,但是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使很多小学生将写作作为一种学习负担,对写作并没有很  相似文献   

19.
语文作为我国传统的教学科目之一,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其中"写"即指最终目标——写作。由此可见,写作教程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构成语文教学的模块之一。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文是大家比较反感的话题,从而导致写作能力低下的局面。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