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易》是我国先秦的重要典籍。三千年来,它对中国哲学、医学、武术以及养生术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很多武术家认为武术与《周易》有养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八卦掌的理论源于《周易》的理论。八卦掌是根据《周易》的理论制定武功修炼模式和基本原则的,本文也想就《周易》与传统八卦掌的关系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有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指教。 一、八卦掌以《周易》的阴阳论为武功修炼基本原则。 《周易》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论。所谓“阴阳”不仅指构成宇宙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周易·八卦》理论与武术散打进行结合研究,旨在阐明《周易·八卦》对武术散打战术思想的指导作用,以期进一步为武术散打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易》成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三千多年来,许许多多的学者对其作了研究,留给今人的解释也形形式式。在对《周易》的研究中不少学者穿凿附会,把富有哲理的内容庸俗化了,使其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今天,对于《周易》的研究,应从历史的角度科学地去考察、研究,应洗去其中的污迹,弘扬其合理、精华之内容。《周易》是一部古老的富有深奥哲理的著作,书中把抽象的哲理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阐明了天地宇宙、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它包涵和积淀了古人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思维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生命产生及价值、生命结构与关系两个方面对《周易》生命哲学进行分析。《周易》的生命哲学可以概括为"生生之谓易",主张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且积极地进行实践和创造,以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周易》生命哲学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建立、体育发展模式的变革、体育生态的维护以及体育文化的创新与传播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周易》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的记载,可见其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或更早。“周”义双解,一日周朝之易,二日“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即《系辞》所云“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即是:“易”意日月,字从日下月,“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故所谓《周易》者,即日月之道普照周天。东汉易学大家郑玄所云:“《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可见《周易》一书,以“象”职“易”,以“易”之阴阳变化,统领世界万物最根本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太极、阴阳、八卦、六十四卦的排列关系及变化规律(图1)。  相似文献   

6.
夏仪 《收藏》2007,(5):140-141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及其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学士对其文章及思想都有所研究。吾今年得3篇文献愿与诸君其赏。  相似文献   

7.
《周易》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化典籍。3000多年以来,长期影响着我国哲学、医学、武术、气功、军事理论、数学、乐律、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发展。春秋时期呈“百家争鸣的诸子百家,也无一不受着《周易》学术思想的影响与启迪。在我国武术史上,太极拳的发展也不例外,在许多方面,都曾经打上过《周易》学术思想的烙印。 一、太极拳的名称源于《周易》。 《周易》系辞载:“易有太  相似文献   

8.
前言 《周易》是我国古代哲学巨著,它原始于夏代之先,成本于殷周之际。它研究了宇宙自然、天地万物、人类社会的天下之理,在我国古代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总汇。《周易》原非儒家之作,后被收入儒家经典,故称《易经》,亦简称为“易”。 《周易》在研究天地万物中,突出了对生命的研究,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对生命科学古朴的认识,构成我国古代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对  相似文献   

9.
《周易》虽然是古代的一部占卜之书,但就包含的内容来看,其中已涉及古代战争、祭祀、婚姻、生产等等的一些状况,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周易》一书与古代养生与气功也有一定的联系。 以下仅试就《周易》艮卦与古代气功之关系作一评述。 《周易》的艮卦是艮下艮上,两艮相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来源于《周易》,其中道家易学中的一些思想对以“太极”得名的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试从道家易学“守和尚中”辩证思想对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进行探讨,揭示太极拳深层次思想、技术与内功修炼观与我国道教家易学融摄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1 动与静的科学依据早于西方几千年的中国《周易》曾以阴阳解释运动、变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消长是生化万物的根本。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在矛盾引起的。因此,阴阳的往复和互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独阴不生,独阳不长”(《吕氏春秋》),而且“阳至  相似文献   

12.
孙氏武学产生于20世纪初 (1918年),是孙禄堂先生运用易理与《周易·参同契》等内丹学,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之真谛,创立孙式太极拳而形成的。由于孙禄堂的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五部著作及《论拳术内外家之别》《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两篇文章之中,故本文作者曾多次  相似文献   

13.
罗鹤林讲:唐子西有两句诗说:“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我居住在深山之中,每年春末夏初,野草鲜花遍地都是,家里无人造访,林间松影斑驳,鸟声悦耳。午间休息后吸几口山泉,捡一些松枝用来煮茶茗喝;随意地翻阅《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以及陶渊明、杜甫的诗集,韩愈、苏东坡的散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进行梳理,并对其体育养生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周易》和《尚书》对先秦道家生命观及其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等生命现形成了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自然朴真”、“阴阳气化”、“形神兼养”的体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15.
《周易》的适时守中观与体育健身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周易》中潜藏着的养生、健身之道进行探索。《周易》以“中”表示为事物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同时也指处理各种事情的最佳原则和方法。易学追求“中正”原则,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物极而必反。另外,还必须遵循“适时”的原则,因时而用中。善养生者,必须懂得如何将“时”、“中”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适时守中是体育健身、养生的最佳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山佳 《收藏》2011,(8):84-85
古文献中的《乐经》 先圣孔子整理六经为后人传颂,六经为《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之一的《乐经》相传在秦代即已失传,只余五经为历代学习诵读。  相似文献   

17.
三才环     
《收藏》2018,(6):106-106
《周易·系辞传》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意思是说,《周易》这本书,内容广阔,无所不包,其中有天的道理,有人的道理,有地的道理。把这三才以阴阳一分,两个三,就变成了六。所以,《易经》中的六爻,本质上就是三才之道。  相似文献   

18.
李国兴 《武当》2005,(6):46-46
《周易》这部古老的占筮经书,因其附有春秋战国时期所著述的《易传》(大种十篇),使其成为一部富有哲学性的典籍。而其中所揭示的天文历法及逻辑思维原理,则是古人认识自然规律,阐述"天道"的理论依据。对于《周易》八卦爻象的起源问题,一般皆认为先有三爻卦(经卦),然后才有六爻卦(重卦)。我认为,田合禄先生有关"卦爻源于山头历"的观点符合历史实际。在《山海经》中,记述了华夏原始人类用山头定位,观测太阳东升西落,南北往来的运动规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名奇人,他是一名博士,他是一名棋手,他对《周易》有了新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繁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体育文化。中华体育文化的传统因素及其价值如何?这是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十分严肃的课题,值得认真探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刚健自强,文武兼备,日新又日新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态度和爱国主义精神,促使传统体育蓬勃发展,呈现了百花竞艳的繁荣景象。中国文化有刚有柔,刚柔争胜而相济。《易·系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周易》一书,它的作者设卦时,就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