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提到习作,越来越多的孩子心生厌恶,提笔之时便是痛苦之日,作文自然童情缺失、童真流失、童言散失、童意丧失。究其原因,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过于注重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略了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漠视了孩子真实的心灵感受。习作教学唯有拨动孩子的心弦,让孩子们感受到习作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情趣盎然的,孩子们才会情动于衷、乐于动笔。那如何从"儿童"出发,让孩子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1):38-39
小学有效的作文教学,首先应该激发写作兴趣、克服畏难情绪。先让孩子心理放松下来。让孩子自然、充分展示心声,流露真心,说真话,得到真的人文教育,这应该是作文的"根本"。其次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规范写作方法;最后是以赞赏为前提的作文评改,应该是对作文兴趣、技巧的强化。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做了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快乐作文的理念,就是激发孩子写作的兴奋点,让孩子兴趣盎然,写作有感而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种乐趣,采用了快乐作文教学法,解决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是,一堂精心准备的作文课,孩子上课后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当我们反思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体悟到可能是自己出了问题: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作文命题无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在学生看来只是"被迫"完成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亲身体验,激发孩子写作动机和表达愿望。体验式作文教学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作文就是孩子生命的体验,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孩子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让作文成为孩子发自内心的、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倾吐,让孩子用心灵写作!从而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作文教学遭遇边缘化危机,考试作文、模式作文、网络作文等一直占据主流的位置.应试教育的影子始终没有隐退,表现在习作教学中,就是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习作成绩,强行剥离小学习作,一味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要求和方式进行训练,致使小学生习作时出现无话可写、"用我手写别人的话"、"儿童八股文"等现象.这使我们的习作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是坚持应试的习作教学,追求成绩,无视孩子的天性,还是观照儿童的生命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用儿童本来的语言来观照习作教学,尊重与呼唤孩子天性的回归,让孩子乐于写作,写充满儿童心声的作文,切实还孩子一个本真的童年.  相似文献   

7.
黄红云 《时代教育》2010,(5):201-202
关注"作文后",情满"作文后".摒弃传统作文评价"达标"观这一冷冰冰的"紧箍咒",崇尚温情鼓励实施"表现"观这一发展性评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习作,领略"这边风光独好".变挑剔为赏识,让激励的话语如春风般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成功的感觉融入孩子的血液,让温情的阳光照彻孩子的心间,用情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诗意,用爱奏响孩子心中诗的琴弦.那么,让孩子在作文中诗意栖居就能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如何多元思考,如何备课和设计,这里列举几种作文教法。方法1——自由漫话式美国是个自由浪漫的国家,它的一些学校,从发展孩子语言的角度出发,采用自由表达的方式让孩子作文,就像现代文学中的"意识流小说",也有点像香港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如何多元思考,如何备课和设计,这里列举几种作文教法. 方法1--自由漫话式 美国是个自由浪漫的国家,它的一些学校,从发展孩子语言的角度出发,采用自由表达的方式让孩子作文,就像现代文学中的"意识流小说",也有点像香港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作文教学拨动孩子的心弦?如何让孩子能轻轻松松乐于作文?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叶圣陶先生也曾提出写作要写"真心"话。笔者经过思考,发现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说真话,有两大根本理由。理由一,说真话的孩子才是"孩子"著名作家王旭锋说:"儿童们写的东西,就是天使说的话。孩子们说的不  相似文献   

12.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把《教与学策略》理论应用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是通过仿写范文,让孩子作文从模仿开始;二是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积累作文的感性认识;三是利用多媒体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入作文情景;四是通过赏识式评价,使孩子体验"写"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其中我们都会感到作文教学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怎样指导小学作文变成了我们关注的话题,要想让孩子的作文有长足的进步,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一、让学生学会观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是不同的,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对于有些孩子来讲,事物在眼前可他不会去观  相似文献   

15.
戴龙凤 《考试周刊》2011,(46):75-76
我国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成人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严重影响到小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使得学生作文内容、情感、语言缺乏童趣、童真。这种作文教学是违反儿童教学规律的,因为童真、童趣、儿童化才是小学生作文的灵魂。为此,小学作文教学应该重新定位,让孩子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唤醒孩子的灵性,让他们享受作文的情趣;要树立全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作文的要求、内容、形式、语言、评价都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黄霞 《成才之路》2009,(6):41-4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却始终徘徊不前。人云亦云,缺乏个性,没有创意,空话连篇,几乎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显真实个性。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应该让孩子说孩子话,跳出规定的框框。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让孩子驰骋想象、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17.
痴迷作文教学20年,我也越来越觉得“作文”这个提法一定要改,我打心里发出呐喊:别再让孩子“作文”了。小孩子写作就痛苦,中国文学的未来堪忧。尽管我在这十余年试图用游戏引领的方式让孩子喜欢作文,通过百字作文的形式加强练笔以形成习惯,还研读了国内外作文教学革新的各种流派、成果,但我发现同道教师们的努力是微乎其微的,大量孩子不喜欢作文,畏惧作文,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视作文课为"酷刑"。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作文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游戏作文,感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  相似文献   

19.
杨爱青 《辅导员》2014,(15):89-89
<正>总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内心深处瞬间产生震动,也总有很多艺术作品使我们陷入深度的"感染",这就是走心。我们习作教学追求的,也是让学生的作文走心。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写出至纯至美的文章?我想可以尝试着去做出以下努力。一、捕捉细节,表述感触北岛曾经感叹说:"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和历史一样,学生作文也应该有强烈的质感,由孩子的纯朴、灵动滋养出的质感。如何让我们孩子的作文不再单薄,而是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误区,让习作成为每个孩子的乐事?我认为,除了教给孩子必须的作文知识以外,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是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