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论太极拳之“缓慢轻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极拳独特的“缓慢轻柔”的运动方式,认为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与传统武术相结合的产物;阐述了太极拳这种缓慢轻柔的运动方式的特征、具体的技术要领、规格要求及这种运动方式的意义和作用。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健身手段而非打斗技术,应将太极拳研究的重心移向健身方式和健身价值。太极拳运动不仅将成为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方法,而且将成为全人类共有的、重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运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健身项目的主题,它的健身功效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在众多的初练者当中,存在着很多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长期练习却收效甚微。正确的思想观念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有史以来世界太极拳的空前盛会 中国武术协会精心组织、三亚市人民政府倾力支持,共同谱写新世纪太级拳的第一首宏大交响曲 展现科学积极的生命运动旋律 演绎健康和平的人类发展主题   太极拳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武术流派,也是一种优秀的健身方式,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广大群众的长期实践证明,太极拳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对于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具有突出作用。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者也对太极拳健身进行了系统的科研,研究成果表明,太极拳的健身方法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专门题词“…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十大文化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成 《中华武术》2001,(3):50-5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许多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仅直接受益于她的健身功能,而且注意体验、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太极拳的文化研究逐渐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尤其在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热点。易何看待太极拳的文化属性?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太极拳研究专家余功保先生。余功保先生是世界上第一本太极拳辞典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时下中老年人健身热潮波及全国,凡有“晨练点”的地方,就有练太极拳的,凡有太极拳就有简化太极拳,简化太极拳已在练拳群众中普及,但其健身功效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桑帅 《体育世界》2009,(4):34-35
太极拳是一项对健身、养生、医疗、美容十分有益的体育活动,本文主要分析太极拳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从历史上人们寻找延年益寿的方法到太极拳成为人们的健身方法引入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重要性,最后详细阐述太极拳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均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科学机理。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运动论的理论基础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在太极旋转运动中产生的。太极旋转运动论在太极拳中应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论。太极拳运动论的内容有太极之意,太极之理,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太极拳运动的法则,太极拳运动的性能,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和特征等论述,这些论述开创了太极拳理法的新篇章,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对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增强太极拳健身祛病的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秋芳 《健身科学》2012,(10):38-38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之一,它涉及到哲学、力学、医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加强了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搏击技艺的双重性,尤其是它的医疗保健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随着人们物质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家门,投入到了传承太极、强身健体的太极拳健身大军中,太极拳也随着国际交流享誉国内外。实践证明,太极拳作为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养生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9.
社区体育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太极拳运动集健身修身娱乐于一体,在社区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当今社区的太极拳运动已经远远超出其运动技术所蕴含的功能价值,其具有的健身、休闲及社会价值成为太极拳在社区发展的主要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加强,很多健身项目如健身操、瑜珈、跆拳道成为了热门的健身方式,但具有传统文化精髓的太极拳影响范围却日益缩小,其价值的开发及文化品牌的推广远远不够.通过文献研究,阐述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社会价值、产业价值及太极拳文化品牌的树立途径,让更多人了解太极拳价值所在,推广太极拳,树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旨在为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太极拳的自然和谐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从中国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深奥的哲理内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是在"阴阳对立统一"和"天人和一"两个思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拳术中独特的价值理念被确定下来;从本质上看,太极拳自然和谐理念与现代体育所倡导的"和谐发展理念"具有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社区体育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太极拳运动集健身修身娱乐于一体,在社区中开展得如火如茶,当今社区的太极拳运动已经远远超出其运动技术所蕴含的功能价值,其具有的健身、休闲及社会价值成为太极拳在社区发展的主要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发展阶段太极拳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新发展阶段太极拳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形式与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文化广场、健康产业园、“太极拳健康工程”、“太极拳+”多元发展模式是促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形式。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发展阶段太极拳促进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加快建设城乡社区太极拳文化广场、规划太极拳健康产业生态圈、构建以“太极拳健康工程”为核心的太极拳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入门     
王国栋 《武当》2014,(7):25-26
太极拳内外兼修,具有很强的养生健身功能,男女老少和体弱多病者都能缘,普及面极广。如何学练太极拳,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我个人多年的体会介绍给大家,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并有广泛影响的拳系。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祛病、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且还有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功能以及别具一格的技击理论,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太极拳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植根于传统哲学、医学、拳学等古典文化基础之上,并逐渐形成了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具有技击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太极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吸收和应用的一些哲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哲学的奇光异彩,认识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渊源和基础,就能从根本上理解它的文化特征,揭示太极拳的奥妙。…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太极拳表演,还是太极拳习练,都普遍使用乐曲来进行配乐演练。现代的太极拳运动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太极拳音乐现象的出现,赋予太极拳运动以新的形式和内容,演练者的动作和音乐和谐统一,就会提高演练的质量和健身、艺术效果,使自己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笔者在此谈一下对太极拳音乐现象一些粗浅的体会、思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众健身的太极拳,人们在练习中普遍使用音乐来进行配乐演练,尤以选用中国民族古典音乐为背景者甚多。在练习中加入了音乐,令人耳目一新,既调动了锻炼者的积极性和健身效果,也丰富了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发展和张扬了民族文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教学实践等方法探讨了民族音乐与太极拳的内在联系、民族音乐在太极拳练习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太极拳与民族音乐的互惠,以期让更多的人关注太极拳配乐,在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均匀缓慢的民乐伴奏下习练太极拳的同时,更深层的诠释、展现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张宝银 《中华武术》2007,(10):56-56
在中国城市,演练太极拳的人数相当可观。在世界各地,有关太极拳的协会组织"难以统计"。独具东方特色的太极文化浪潮波及蔓延当今世界各个角落。与此恰恰相反;在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中太极拳演练者寥寥若晨星或几近空白。农民不认识太极拳的健身效果,片面地认为劳动等于锻炼。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太极拳     
李迎 《精武》2010,(6):75-75
现代人大多认为太极拳像一种健身功法,觉得练太极拳的多数是一些年龄大的人,年轻人不太喜欢练,更有甚者觉得年轻人练太极拳是不可思议的事,这说明现代人对太极拳的认识还很不够。太极拳究竟是一种武术还是一种像气功一样的健身功法呢?其实太极拳简单地说是中国人根据易经的原理创生的一种拳法,它的缓慢是因为采用了道家思想的爱生、养生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健身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梳理太极拳健身文化的发展脉络,探溯太极拳健身文化的价值取向。研究结果为,陈式太极拳成型,太极拳健身文化初露端倪;杨、武、吴、孙式太极拳定型,太极拳健身文化显见于世;太极拳健身文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贵和持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