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蔚 《对外大传播》2009,(11):41-42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为海外媒体高度关注的大事件。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再次将中国作为封面,刊载了长文《通往繁荣之路》;法新社和德新社在临近10月1日的一周,先后播发了有关中国的系列稿件。这些文章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安保等方面对中国展开大跨度、全景式的报道,其中不乏对中国沧海桑田的宏大叙事。但与这些充满“远景”和“中景”的叙述不同,英国《卫报》的“十字路口的中国”系列,以其广角镜头配合特写镜头的组合报道,从诸多外媒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文化也随之进入了更加繁荣的新时代。如果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产品比作“中国名片”,那么将它们推向海外市场,就需要加入恰到好处、比例适中的“国际色”。在此,笔者结合中国文化产品在南非的现状,就开拓商演市场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外大传播》2011,(7):F0003-F0003
为贯彻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向世界说明中国,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与融合,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将于2011年9月23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论坛将就提高中译外翻译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翻译质量、加强我国对外传播能力等方面进行研讨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将在论坛期间举办“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暨资深翻译家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4.
刘景 《对外大传播》2013,(12):44-46
2013年两会以后,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两会”的同时,也对“中国梦”进行了详尽阐释,从“中国梦”的人文内涵、实现途径、现实意义,到“中国梦”在经济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并以此来分析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预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判断中国的改革路径与面临的风险。比之欧美媒体,俄罗斯媒体对于“中国梦”的解读更趋客观和理性。尤其要着重指出的是,俄罗斯也有重新振兴国家的梦想,许多专家都认为,两国在实现各自发展梦想的同时有着合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张捷 《职业圈》2008,(33):135-136
文章就如何做一名技校老师谈论了几点看法:浩然正气,大树“人”字是前提和基础;爱字当先是武器,它有两层含义,即热爱职业,关爱学生;不断上进,把教学与教研有机结合,乐于接受学生关注的新事物则成了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两会”都是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的大事。“两会”议题均关乎国计民生,信息量大,富有新闻价值。但在“两会”报道中,《中国日报》既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也要与境外媒体竞争;既要面临同类媒体的竞争,也要与异质媒体竞争,这就对我们的“两会”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黄燕 《对外大传播》2009,(10):33-34
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白岩松是他们很熟悉的一个名字;不过,对于芸芸海外观众、特别是外国人而言,这个发音还算顺溜的中文名字恐怕除了“中国人”、“闭路电视”(注: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CCTV与“闭路电视”的缩写一样),很难让他们还能联想起什么。  相似文献   

8.
本期以《华尔街日报》的《一对农民工夫妇的春节回家路》和英国《卫报》的《中国情侣赶在虎年前结婚》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外媒关于中国“春运”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还剖析了外媒如何运用各种报道技巧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9.
近来,“李子柒”现象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个现象和问题的讨论,也出现了很多争议。那么,其在国内外的成功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文化与受众认知的价值公约数?在当前中国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对以非国有产业化姿态客观介入的这些案例我们怎么看待?从国际传播实践主体看,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这一案例形成的良好效果,对于当前中国国际传播实践有何启示?对于有资本介入的品牌传播行为,国家又应该给予何种程度的关注或支持?就这些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课题组联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讨论。相关讨论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张东亮 《文化交流》2009,(12):78-81
除黄金产量雄居全球第一外,南非更以盛产钻石被誉为“钻石王国”。“尤蕾卡”“南非之星”等世界名钻,全部产自这里。中国小伙子孙坚就在南非从事这种职业,他的打工经历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2,(5):4-7
根据中央外宣办2002年工作要点中关于进一步做好“灯下亮工程”调研工作的要求,外局迅速组织北京周报社、今日中国杂志社、人民画报社、人民中国杂志社并邀请全总海员工会参加,就外局出版物参与“灯下亮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自2002年2月25日至3月8日,外局局属4家杂志社的社长、总编以及编辑和发行部门有关负责人等16人,分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09,(5):163-163
张若渔在《观察与思考》2009年第6期撰文指出:对于“山寨现象”必须有一个区分作为评论言说的基础。就目前山寨现象的内涵和外延而论,我们不妨将其一分为二:其一谓之“山寨产品”;其二谓之“山寨文化”。对于前者。如果从知识产权法或商标法的角度说,包括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在内的诸多“山寨产品”,自然无法消解“盗版”、“剽窃”的谴责。  相似文献   

13.
“沧桑运河,千古通州,钟灵毓秀。”一条大运河蜿蜒流经中原大地,古通州就依偎在大运河河畔。猴年伊始,北京东郊通州区大营村这座古风犹存的农庄迎来了10多位在中国外局供职的外国专家。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寓意着老百姓对平安祥和生活的一种企盼。大年初五,金发碧眼、服装鲜艳的外国朋友的到来,给这座村庄带来了新奇与快乐;外国专家和村民们一起逛庙会,到村民的小别墅中做客……仿佛推开了一扇扇充满情趣的民谷之窗。伴着院落里“噼噼啪啪”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吃着热气腾腾刚出锅的饺子,外国朋友在中国体验了一个原汁原味、团团圆圆、快快乐乐的中国年。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9,(4):63-63
“英语国际人”丛书专门为英语水平在大四以上的上班族设计,以“内知国情,外知世界”为理念,帮助学习者成功应对多话题、深层次的英语交流;让学习者能用地道英语介绍中国国情,就国际大事发表独立观点,能突破语言障碍展现文化素养和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5.
胡适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欧阳哲生“五四”运动之成为现代中国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震撼力外,还与现代中国激进主义所建构的强势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这是不讳的事实。因而伴随这种意识形态的解构,对“五四”运动的争议、反思甚至批评,也就成为近...  相似文献   

16.
本期选取CNN和路透社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前者分析了外媒如何生动活泼地剖析中国海外形象塑造中的姚明效应;后者在分析中提出,我们在学习外国记者采写的英文稿件时要忌讳“照葫芦画瓢”,应努力以扎实的采访提供饱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邓正红 《职业圈》2008,(19):66-68
企业是—群生命体的集合,因而,企业是个大写的“人”。 从汉字形状分析,“人”字结构相互支撑,那么,企业靠什么支撑呢?就是顾客和员工。企业的“两足”分为外足和内足,外足指的是顾客,内足指的是员工,所谓“把企业做小,把顾客与员工做大”,就因为企业是靠顾客和员工支撑起来的,如果过分突出企业的分量,忽视或削弱顾客和员工的力量,再大的企业也立不起来,正所谓“头重脚轻根底浅”,根基不稳,企业终究要垮下来;  相似文献   

18.
郭可 《对外大传播》2010,(12):15-16
对于上海世博会这样一次“经济奥运会”,全球媒体会关注那些主题呢?全球媒体在报道上海世博期间又会如何呈现中国的媒体形象呢?  相似文献   

19.
虽然微博的出现迟于Twitter,在诞生伊始亦未引起外媒的普遍关注,但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它对中国舆论环境和传统媒体行业的影响却是快速而惊人的。对传统媒体行业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以微博等“自媒体”为平台的“公民报道”已成为传统媒体做好突发事件报道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09,(12):45-46
中国馆——中国日新月异的“名片” 8月3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一经推出,受到了各方关注和好评。自1982年新中国首次“登陆”世博会以来,历届世博会的中国馆又是何模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