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如果不是切身感受,很难相信年近七旬的支玉恒老师,竞如他的课堂一样精神勃发。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数月前他才挺过一次“要命”的手术。  相似文献   

2.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如果不是切身感受,很难相信年近七旬的支玉恒老师,竟如他的课堂一样精神勃发.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数月前他才挺过一次“要命“的手术.   ……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是科学,是根据母语特点,遵循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让儿童学好语文的科学。语文教学也是艺术,是形象的、情感的、审美的、富有魅力的传承语文知识能力的艺术。由于母语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因此,中国的语文教育不仅是使儿童从“自然人”转变到“社会人”的教育,也是使儿童成为真正中国人的教育。时下,小学语文界繁花似锦,小学语文教师群星灿烂。在众多名师中,有一位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人,就是支玉恒老师。支玉恒,河北张家口人,深受燕赵文化的影响,乃慷慨悲歌之士,侠骨柔肠之人。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自幼养成了倔犟的个性和永不服…  相似文献   

4.
在美丽的杭州。在“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的现场。我有幸聆听了支玉恒老师执教的《最珍贵的东西》,感受到了他的“以读代讲”式教法,深深折服于他闲庭信步于课堂的那份举重若轻、收放自如。大道至简,整整两个课时,在支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眩目的课件、煽情的语言和刻意的表演,甚至于不提问题、不板书,但“读”却贯穿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5.
一个教师,能够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专家的引领是幸运的,而我正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一次听课,一篇发在网上的随笔,让我认识了小学语文界大名鼎鼎的支玉恒老师,并得到了支老师亲临课堂的指导,还有了与支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感受着这  相似文献   

6.
<正>丁莉莉老师和我都师从支玉恒老师,算是同门师兄妹。2021年,在“支玉恒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她介绍了自己团队的“全景语文”教学实践,他们开阔的视野、高远的立意、执着的深耕,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由衷敬佩。我和莉莉多有互动,我知道——作为语文老师,她执教的《天净沙·秋思》《狼牙山五壮士》《“诺曼底号”遇难记》等课设计新颖,结构清晰,教学双边活动丰富,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思维含量很高。作为校长,她先后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十大智慧校长”“中国好校长”“齐鲁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用“淡中知味,常里识英”这句话来形容支玉恒老师创生的原生态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毫不为过。去年10月份在浙江杭州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支玉恒老师接受了现场选课的方式来上公开课。支老师认为,教师有一天的备课时间,学生不作预习和准备,那么,学生在课堂里所收获的就能充分地用他的生命来消化。  相似文献   

8.
陶继新 《新教师》2022,(3):22-24
笔者在翻阅支老师所写的文章时,惊喜地发现,早在2008 年,《人民教育》"名师人生"栏目刊登了他所写的《我这样一路走来》,文前的"编者按",则不失为既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的支玉恒简介—— 支玉恒快40 岁时才由体育教师转为做语文教师,结果一教就教出了自己的个性、教出了语文教学的名堂,教出了在全国的影响.于是,他成为了小学...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10日,四川成都下了好大一场“雪”。这场雪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语界同行交口称奇,也让专家学者击掌叫绝。这是《第一场雪》,执教者叫支玉恒。支玉恒一鸣惊人。许多教育刊物、报纸纷纷聚焦,支玉恒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怎么?他本来是体育教师,改教语文不过六七年?他曾身患偏瘫,来成都前不到两个月刚刚“学会”走路?他原准备来这里讲《草原》,但见好几位参赛代表要上此课,就临时改上《第一场雪》……这第一场“雪”给人留下的与其说是许多问号,不如说是留下了一连串叹号。支玉恒是个怪才。不久,我们认识了。对他愈了解,越觉得怪得…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铁路职工。十多年前,还是我在广西邕宁县长塘乡德福小学的1994年暑假,我要升五年级了。一天我看到一本叫《百家作文》的杂志,上面刊登了许多小学生的作文。在“名家点评”栏目中,我看到一位叫支玉恒的老师详细地评注了一篇学生的作文。他评得生动有趣,对我很有启发。我上学一直很怕写作文,总觉得写来写去越写越没的可写,越写越没意思。可支老师的作文点评却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又向同学们借来了好几期《百家作文》,几乎每期上都有支老师的点评。我一口气读完,心想:如果我的作文也能得到支老师的点评该多好呀!于是我忍不住给支老师写了一封信,寄到杂志社,请他们转给支老师。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界,支玉恒真可谓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来是体育教师,年近40才改教语文,却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在小语界独树一帜;学历不高,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却形成了深厚的教育素养,对语文教育有着切中时弊的见解,撰写了近百万字的语文教育论文和专著……让我们走近支玉恒,走近这道独特的风景,感受语文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评价支玉恒老师的课是“活”与“实”的统一,两次听支老师讲“即兴作文”,我对此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3.
“那些武林高手,先是谨遵师法,刻苦修炼,而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直至炉火纯青,出神人化。”这是支玉恒老师在接受某教育刊物采访时的答问。无独有偶,王崧舟老师也曾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里安身立命》,借用武学概念来阐述教艺修炼中“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至理。  相似文献   

14.
一 1993年春。武汉铁路工人文化宫礼堂。上课的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学生没来。主持这次会的黄老师急得团团转,千余名听课者出现骚动。和我同来上课、讲学的支玉恒老师突然走到台前,对着麦克风说:“老师们,于永正老师不但课上得好,而且京剧唱得棒,还是唱旦角的呢!他嗓音清亮甜美,颇有梅兰芳大师的神韵。咱们欢迎他唱一段,好不好?”  相似文献   

15.
作为著名的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得到了众多语文教师的盛赞。但在赞叹之余,许多老师也感到深深的遗憾:“支老师的课,好归好,就是没法学!”确实,支老师的课大开大合、举重若轻,总给人一种“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那我们到底向名师学什么?在此,笔者结合支老师的《生命生命》一课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之一:忘年之交我是一名铁路职工。十多年前,还是我在广西邕宁县长塘乡德福小学的1994年暑假,我要升五年级了。一天我看到一本叫《百家作文》的杂志,上面刊登了许多小学生的作文。“在名家点评”栏目中,我看到一位叫支玉恒的老师详细地评注了一篇学生的作文。他评得生动有趣,对我很有启发。我上学一直很怕写作文,总觉得写来写去越写越没的可写,越写越没意思。可支老师的作文点评却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又向同学们借来了好几期《百家作文》,几乎每期上都有支老师的点评。我一口气读完,心想:如果我的作文也能得到支老师的点评该多好呀!于是我忍…  相似文献   

17.
如果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师中作一次全员调查,没有一个老师会不知道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按姓氏笔画序)这四个不同凡响的名字:如果有一次“2006——感动中国小学语文课堂”的评选,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无疑会蟾宫折桂、榜上有名;如果中国小语界有一条红地毯铺设的星光大道,那么,披着耀眼的闪光灯光率先向我们走来的必定是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风采卓然的身影;如果有一部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史册,那上面肯定会有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这四个闪耀着跨世纪光彩的大名,成为特别令人瞩目的一页;如果……请别以…  相似文献   

18.
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略评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浙江衢州市教研室高军玉在“98西湖之春”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会上,广东省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设计上力求创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令听者受到不少启迪。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天水参加了全国名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数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课。支玉恒老师的教学风格,对我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以及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思考、探索和各种尝试.  相似文献   

20.
支玉恒老师曾在《人民教育》发表了题为《洗净课堂浮华》的论文,拜读之余,感慨万千。支老师一语中的,道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时弊。为何剔"弊"?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40余年,颇有些念想,写将出来,供各位同行把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