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农民土地产权强度视角分析中国农地制度的演变路径,可以发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制度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强度最大,短期内绩效较好,但长期存在一定弊端;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制度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强度最小,制度绩效最差;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赋予农民适度的土地产权强度,制度绩效显著。未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逐步增加农民的土地权利,保证农民获得更加合理化的土地产权强度。  相似文献   

2.
产权理论有关产权性质的讨论有两点对于土地权利问题的认识是具有解释力的,即产权需要得到正式制度的界定和保障,反过来产权权能自发的拓展和转化引起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又会推进正式制度的不同层次的变化。成都土地制度改革在遵循产权规律的指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许多有益的实践经验对于解决不同形态的围绕农村集体土地产生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小产权房"这一社会难题亦可在探索农地产权改革的可行途径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宪法》规定我国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是国家土地的所有权如何才能在经济上实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资源配置上的效益最大化?城市土地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应适当分开,成立国有土地投资经营公司,全面负责营利性的土地经营。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是产权的转让,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开,以及产权市场的架构和管理,对于深入改革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主体失真、产权权能缺失,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必须以产权改革为取向,依法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权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问题是“三农”核心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这一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改革仍不彻底。农村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及内在矛盾导致农村广泛而持久的土地之争,必须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从“两权分离”到“五权合一”。在农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保、财税、行政及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主体失真、产权权能缺失,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必须以产权改革为取向,依法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权能.  相似文献   

7.
生存保障与我国的土地制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阐释土地保障这一基本事实的制度意义 ,重新理解我国的土地制度及其改革。首先分析土地保障的特殊产权要求和土地保障条件下的土地制度的特殊特征和形式 ,接着定位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实质并剖析其基本特征 ,最后对土地制度未来改革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产权主体失真、产权权能缺失和产权内容虚化等弊端,这些问题延迟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制约了农民的增收,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转,从而影响到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必须适合中国国情,以产权改革为取向,依法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权能。加速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更迅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土地制度改革涉及诸多学科,涉及很多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人口需求与土地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土地改革的重要逻辑起点,解决这一矛盾,关键点是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劳动力向工商业转移。发展市场经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求农村土地的产权权能比较完整,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稳定持久。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产权市场,必须正确认识并重视发挥地租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流转顺畅的要求,设计好土地制度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已现出许多问题 :所有者身份不明 ,农民土地产权模糊等 ,因此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 ,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一种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和内容的土地产权制度 ,保护农民的土地产权 ,实现公平与效益相统一 ,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是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土地股份制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保障,通过对现行土地产权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建立现代产权意义上的土地制度,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更好的保障农民利益。因此,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必将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要搞好新农村建设,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提高耕地质量、发展农业规模经济与农村土地市场也需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我国现在实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村民很难行使集体所有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因此,土地国有制并赋予农民长久甚至是永久使用权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的颁布,初步确立了农村集体成员权制度,这是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上的一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保护了集体财产。但是法条的规定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通过对农村集体成员权与共有权、股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成员权等权利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该权利的性质与价值,以更好地实现设立这一权利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及入世后面临严重的挑战,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经济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创新农业用地经营机制,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农地集体所有权明晰的基础上,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是机制创新的基础,应该稳步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是机制创新的取向,应该逐渐实现;农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是机制创新的关键,应该鼓励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杜莉  徐娟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8-20,34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学者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看法各不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加以规定,有其现实意义,但某些条文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造成承包经营权物权性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17.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土地流转则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呈现一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但各地差异化明显,存在诸多问题。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下,我们可以从构建清晰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科学设定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准确定位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等方面尝试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