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理解作为一名教师,其师德的核心是爱事业、爱学生。因此14年来,我始终情系育人事业,心系每个学生。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挚爱,使我在工作中迸发出一种不可阻挡的热情和动力。从毕业到现在,我所接的几个班大多是全校有名的差班,而每一次我都会欣然接受,因为我把它当成是一个锻炼、提高自己的机遇。在工作中,我以自己的辛勤、执着,表达着对育人事业的钟爱。1996年,我接了一个班,学生在作文中是这样描述这个班的:“也许你不相信,我们班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在三年级之前我们已换了七个班主任,几乎每个班主任都被我们气倒…  相似文献   

2.
十四载星移斗转,十四载辛勤耕耘,十四年的辅导员生涯,我始终情系三尺讲台,心系每个学生。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挚爱,使我在工作中迸发出一种不可阻挡的热情和动力。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所接的几个班,大多是全校有名的后进班。而每一次我除了服从分配外,都把它当成是一个锻炼,看作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机遇。因为我深深懂得:医生的医术是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提高的,而教师的水平则是在管理教育后进班后进生的过程中提高的。在工作中,我以自己的辛勤、执著,表达着对育人事业的钟爱。一、奉献爱心,收获深情1995年我接了一个择优…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班集体或一所学校中,学生总是有优劣之分。老师如何做好劣生(即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有三点浅见,陈述如下。一、有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爱心”体现在爱事业、爱学生方面。教育事业是育人的事业,老师是育人的主体,老师要做好育人工作,就  相似文献   

4.
爱与责任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班主任工作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等于身体失去了灵魂,激情离不开目标和理想。在工作中,我逐步地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将我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下面是我多年来在班主  相似文献   

5.
我执教39年,其中担任学校主要领导30年,担任班主任33年,在担 任学校主要领导期间仍有25年是同时兼任班主任的,曾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在长期的班主 任工作实践中,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心。也就是说,班主任要为 人师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以真诚的爱心温暖人。我小学、中学、大学时班主任慈祥的面孔,高大的形象还经常在我 脑子里浮现,其中我回忆得最多的是老师对我的爱。老师的爱,使我爱上了教育事业,爱上 了班主任工作;老师的爱,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力量的源泉;老师的爱,激励着我…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念好"四心"经。一、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心灵的法宝"教育者,爱胜过一切。"这句话让我深知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的重要性。这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  相似文献   

7.
一、爱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真诚的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爱的教育是必定失败的教育。作为教师,理应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育人事业心,爱每一个学生———有强烈的育人责任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倾注爱心,不体罚、不冷眼、不讥笑。陶行知先生曾痛心地指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师要伸出热情的手,用爱的眼光发现其闪光点,变批评、斥责、冷落为表扬、鼓励和帮助。二、信心所谓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愿望和预料能够…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的首要特点在于其本质是“育人”.以教育人、培养人为神圣职责。哲学家罗素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必备的品质是爱他的孩子.而爱他的可靠征兆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爱学生.把学生当做目的.教师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探索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最富有责任感的职业,从教十八年的经验使我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热爱学生不光是教师的天职,更是师德之魂。教师在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应坚持以德育人,以爱育人。爱越多就能使师生的感情越深,学生就更亲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因为师爱永远蕴涵着崇高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的劳动是一项需要更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境界的劳动,除了传授知识以外需更多的是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培养,班主任肩负重任,必须将自己的爱无私的奉献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张燕阁 《小学生》2011,(1):42-43
有人说: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我要说:“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光亮的人”。班主任是一班之主,是孩子们的领头人,那么如何带领好自己的学生,是每个班主任应该深刻认知和考虑的问题。只要当好了一个班主任就是带出了一班好学生。但是要想做好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  相似文献   

12.
班级管理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我自1999年毕业就一直担任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切认识到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要把爱心、用心、耐心献给学生,把热心送给家长。一、给学生献爱心十几年来,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撞击,拥有爱每位学生的心,是管理好学生的重中之重。这让我感悟到:当好一个班主任得拥有爱每一位学生的心。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  相似文献   

13.
吴杰 《黑河教育》2013,(3):68-68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感谢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学生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贯穿感恩教育的一个案例。前几天,教我班数学的丛老师因身体不适要休假,正赶上过感恩节,我想,这正是一次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于是在早会的时候我告诉同学们:  相似文献   

14.
毛荣富 《上海教育》2006,(10A):55-55
喜欢和欣赏一个人,就会对他产生爱,这是人之天性,而对弱小的、身陷困境的甚至是伤害过自己的人产生同情和悲悯,并给予扶持和帮助,这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理性的、高尚的爱。积数十年从教之经验,我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应注重后。  相似文献   

1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走上三尺讲台已有十余载。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使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每一个学生始终要有三心:爱心、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更无愧于神圣的教育事业。对调皮捣蛋学生要有爱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爱,是事业杠杆的支点,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爱,是成就梦想的基石,有爱就能实现教书育人的梦想;爱,是心理沟通的桥梁,能正确地融洽师生关系;爱,是"营养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以爱感"心",以严促"行"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以"慈祥的母爱"为感情基础 在我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总是把学生当做亲人,以慈母的心肠对待每一位学生,时时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学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尤其是对生病的学生更是关怀备至.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班学生魏晓燕肚子特别痛,有个学生跑来向我报告.当时我也已经休息了,但是一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起床去宿舍查看,原来是女孩的特有病"痛经".我马上把自己的暖宝拿过去,并让她服了止痛药,病情稍缓之后才回到宿舍.由于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父母不能随时照顾他们,我们教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关爱他们就是我们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老师,这是我们专门为您挑的新鲜水果”“老师,这是我们为您绘制的一幅画”“老师,这46颗幸运星代表咱们班46颗祝您早日康复的心!”……病床前,学生在用心和行动传达着对老师的爱意。捧着一颗心来,从未想过带回半根草去,学生却把人世间最美、最纯的情和爱全都给了我。作为班主任,我除了继续做春蚕之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不少教师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你们班的学生为何那么懂事,那么知道维护班集体的荣誉﹖答案也只有一个,因为我为他们捧出了一颗爱心。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缺少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  相似文献   

18.
汪昌祥 《青海教育》2008,(11):58-58
每一位人民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做人要实实在在,育人也要实实在在。这个实在的人生信念,伴随着我走过了三十四年的漫长育人路程,凡我亲手教过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很优异,无论复式班、单式班,都会结出令人欣慰的硕果。当然,我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可以说,我对教育工作是全身心投入。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9.
爱的主旋律     
育人于生活,育人于无痕,这一直是我追求的境界。为了使学生不仅爱自己、爱亲人、爱国家,更能感受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爱,我一直努力在点滴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幸福。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涛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我的"课改拾贝"文件夹中,有几张我们班小朋友的单元测试卷,我用心地珍藏着,不时地翻阅着。它们时时鞭策着我,提醒着我:只有爱学生,真正关注学生,才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才能与学生心贴着心,互教互学,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