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史学工作者把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实践相结合,批判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采用民族形式和通俗化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今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和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方向、面貌和精神心理的知识群体.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对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建国初期与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比较研究,分析党在两个阶段知识分子政策的异同,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现行及未来的知识分子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延安相对稳定、民主的政治与社会环境,吸引大批知识分子涌入,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群体。但由于知识分子群体的内部构成、动机不一、政治立场不尽相同,其教育、改造也成为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中共在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湘西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历程中的主体之一,他们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革命军事战争、妇女解放运动、统一战线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湘西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历程中的地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事业和边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主要是缘于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在价值互认的基础上构建并形成了理论互动和实践互助的良性关系。价值互认是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构建良性关系的基本前提;理论互动与实践互助是中国共产党与知识分子良性关系业已形成的具体表征。通过理论互动,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知识分子理论立场和研究旨趣的重塑,知识分子则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实践互助,中国共产党帮助知识分子融入了延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知识分子则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帮助中国共产党夺取了革命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与党对军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重合的共性部分,又因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呈现出特殊性.基于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阶级属性的认知和判断,党修正了前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并通过身份认同、任务驱使、符号教育,改造和型塑了延安知识分子,将之纳入党主导的革命话语体系,为抗战和革命胜...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与党对军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重合的共性部分,又因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呈现出特殊性。基于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阶级属性的认知和判断,党修正了前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并通过身份认同、任务驱使、符号教育,改造和型塑了延安知识分子,将之纳入党主导的革命话语体系,为抗战和革命胜利奠定了文化基础,亦为此后的知识分子改造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阶级斗争人生哲学的迅速崛起与全面普及,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结果;而了早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对国人进行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启蒙,无疑又是率先自我思想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社会阶层。从“五四”时期所倡导的西方现代人精神的化启蒙,一直到“左联”时期所倡导的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思想启蒙,知识分子作家群体几乎都是以其时代引路人的社会精英身份,牢牢掌握着他们主宰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绝对话语权。但是,随着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运动的逐渐走向深入,知识分子与平民大众之间的社会关系却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置变异:原先的思想启蒙(知识分子群体)变成了被启蒙,而被启蒙(平民大众群体)则变成了启蒙。这种社会角色的历史互换现象,对于中国现代学的发展运行过程,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的指导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研究和阐发中国传统哲学,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和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三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革命开始,迄今已经走过90年历程,其历史轨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基本一致,历经早期探索、初步成熟、曲折发展、拨乱反正、创新发展和理论升华等阶段。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中国化的9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指导,彻底摆脱在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上的"苏联式"机械模仿,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科学制定和认真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各项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大量知识分子怀揣革命理想克服重重阻碍奔赴延安,这种潮流的出现是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作出的理性选择。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在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批判,同时对文化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既是爱国主义情结和民族使命感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认同、拥护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王稼祥青年时期开始探索分析知识分子,在中央苏区时抵制过“左”政策,保护红军急需的知识分子;延安时期推行针对知识分子“容、化、用”的政策,在根据地、军队、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中吸收和使用知识分子;解放战争时期,在哈尔滨探索城市工作政策,提出教育和培养服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通过与毛泽东等知识分子观的历史演进比较,王稼祥对知识分子观的贡献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分子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延安文学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抒写主要体现为对知识分子品性的革命反思,这种反思反映了延安作家寻找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差距并企图弥补的努力,是对知识分子思想与个性的整体审视,是在没有外力推动下的主体选择,具有知识分子的精神史意义。革命视域下的知识分子具有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情绪化、迂腐和胆怯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同志一生主要从事青年运动和教育工作,多数时期是同知识分子打交道。他身体力行,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可以说,他同几代知识分子的心都是相通的,他是知识分子的真挚的朋友。(一)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可以选择一种较为概括的方法,那就是把二十世纪以后出生的中国知识分子,以三个较为突出的历史事件来把他们分为三个群体: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延安知识分子群和一二九知识分子群。  相似文献   

16.
《集宁师专学报》2016,(6):50-56
延安时期毛泽东报刊发刊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彰显了抗日救亡时代主题,传播了中国革命的相关理论,普及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与路径,确立起规避同质竞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环境优化策略,极大地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王稼祥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探索与贡献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缘起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不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的过程。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的成熟程度,其演进历程可划分为早期探索(1921.7-1934.12)、初步成熟(1935.1-1949.9)、曲折前进(1949.10-1976.9)、拨乱反正(1976.10-1982.8)和创新升华(1982.9至今)等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首次提出劳动问题。对什么是劳动问题、中国有没有劳动问题以及怎样解决劳动问题都表示了不同观战和立场,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重视劳动问题,是欧洲工人运动发展在中国的反映,同时也是五四新化运动民主观念深入的必然结果。劳动问题的提出,不仅使新化运动走向深入,而且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所接受,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五四运动的爆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进步与成长.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知识分子指明了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