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起源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实地考察法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起源和地域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府有组织的加以挖掘、整理和保护;发挥地域特征,提升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经济、文化、社会效益;大力宣传,塑造品牌,开发湘西少数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基本发展对策。试图为湘西大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易黎  张爱钰 《体育科技》2015,(1):120-12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将其融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筛选思路"和建立"课堂教学——课外俱乐部——运动竞赛"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为加快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桂祥 《体育科技》2014,(2):106-10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湖南省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并探讨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并提出申请体育经费,合理利用现有体育器材;合理利用自然地理课程资源;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开发学生资源;建立合作的学校文化;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等相应的建议和举措,以推动我省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学生的兴趣等方面对吉首市城区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对策和建议,为吉首市城区中学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民族地区高校推广民族民间体育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吉首大学开展民族民间体育的实效性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加大民族民间体育的宣传、积极营造课余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氛围、及时开发整理合适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和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壮大民族民间体育教师队伍等策略,以加快吉首大学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同时为促进全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民间体育的推广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以及开发战略进行了探析,并对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1.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湖南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资源分布地区为:大湘西板块、都市群板块、洞庭湖板块、大湘南板块。(1)大湘西板块-开发的重点。目前,湖南体育旅游开发的重点应放在湘西地区,这是因为:大湘西地区以稀世罕见的自然生态为主要特色,且有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湘西旅游资源丰富,是湖南旅游业的优势所在。因此,本地区要着力开发生态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实证法、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研究调查,主要研究结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体育资源丰富,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西南地区具备了民族体育文化、人文地理和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的良好配置。研究目的: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湘西地区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解决好如何在民族节日中展示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在对湘西地区的民族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湘西地区民族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展示与提升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湘西及其同类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明确指出:"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竹竿舞,越来越受学生们的欢迎,对于激发学生参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激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竹竿舞不失为一项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的运动。为进一步推广竹竿舞,让更多的学校了解及加入到竹竿舞的队伍中,杭州师范大学徐金尧教授,根据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目标与学校体育教育实际需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阳光体育运动有效结合,采用教学方法趣味化、运动手段艺术化、活动形式群体化的创新手段,给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在开展此项目以借鉴,推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本刊将从竹竿舞跳竹竿艺术化教学设计、竞赛套路设计与创编、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套路设计与创编、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运动器材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启发更多的学校及一线教师开展民族民间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0.
杨婧  辛欣  段绪来 《体育风尚》2021,(5):265-266
本文为了深入研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却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湘西地区大学生创业的路径选择,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湘西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路径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地区创业环境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未能向其他发达地区那样拥有较好的平台,但湘西地区有超越其他地区的特色领域,如有着少数民族氛围浓厚的民族传统体育和占据地理优势的自然环境等。湘西地区大学生创业途径有:利用科技孵化园的优势,整合各类资源进行综合创业;以大学生创业大赛为杠杆,展示自我,寻求合作;利用民族文化和地域优势,进行特色创业;利用国家政策倾斜和扶持,在当地传承服务产业链创业;利用大学生的专业优势,与体育相关企业合作创业;利用现今互联网时代的优势,线上线下结合进行创业。  相似文献   

11.
张莉 《体育学刊》2007,14(5):93-95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符合本地、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包括民族健身舞蹈、腰鼓、秧歌、民族式摔跤等。将开发的课程资源安排在二年级教育计划课时选修课中,三、四年级教育计划课时外任意选修课中及作为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将我国传统"体质测试"经典教学法贯穿在大学体育课内外教学中,达到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运动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民间体育资源进行分析,针对湘西州民间体育资源的价值与特点,探讨湘西州民间体育资源入选体育课程内容的筛选原则以及改编方法,以此促进湘西州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并根据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该地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现状,提出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思路,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具有教育、健身、娱乐、竞技等价值功能,而带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健身运动更是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不仅具备普通体育的价值功能,同时还传递着民间文化和一个地区的地域精神。把学生喜闻乐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是对民族、民间体育的发扬光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对学校体育内容的补充和发展,会极大地丰富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冬季体育文化和冬季健身方法独树一帜。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媒介,是提高当代学生综合素质和体育精神的导向和航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与坏、及如何开展,是关系到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已经是新世纪体育教育改革的主导和主流,而课外体育活动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的决策权进一步加大,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章对利用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探讨,认为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具有较高的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并且对红水河流域高校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凤 《体育学刊》2006,13(4):86-88
通过对广东省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发现一些体育业余组织规模小、不规范,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场地、器材不足,学习时间紧,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等问题,提出了鼓励组建体育俱乐部、体育锻炼小组,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改变传统的竞技化比赛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多开展大众化、趣味性比赛,增加选修课,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学校团委、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传统冰雪运动课程在北方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尚有众多体育活动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中,它不仅是人们娱乐、健身的主要手段,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后备资源。根据北方地区的地域优势、气候和人文特点,从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课程内容资源等方面,提出:能够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缓解学校体育经费、场地设施的不足、民族传统冰雪运动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北方学校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民族传统冰雪运动课程的开设使北方的天然资源与高校体育课"互利共赢"等意义;总结出:确立民族传统冰雪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课程资源的系统整合,开展多元化的冰雪课堂、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机、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横向联合等有效途径和措施,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化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挥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力实施,为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稳步推进,为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民族民间体育人力、内容、设施资源等方面,对湘西州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湘西州农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学校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湘西州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欠佳;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为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福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7):78+102-78,102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离石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离市区中学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但锻炼的质量并不高;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在活动项目形式的选择上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较为积极的,认识是比较高的,但有少部分学生的活动动机存在问题,我们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因素是:运动场所不足,师资力量的不足,运动器材短缺,国家投资力度的缺乏和对体育目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