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运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赶秋节”的文化,功能及价值进行研究,认为:“赶秋节”丰富了苗族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苗族同胞、苗族与外族间的情感交流,活跃了当地经济,推动了全民健身计划在少数苗族地区的实施.传承和保护“赶秋节”活动,是促进湘西苗族地区经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苗族节庆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提供参考,以赶秋体育文化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苗族赶秋体育文化的现代流变进行了分析。结论:苗族节庆体育文化的流变,国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因素在一个文化体中碰撞、吸收、共同形塑的文化样式。建议:作为民族文化强大推力的国家力量,顺应民意,正确引导;处理好与民族社会的关系,适时进退;加强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向外推介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产品,使国家的现代化目标能引领民族社会的发展,并使民族文化在其过程中得到保护、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赶秋节”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体育价值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E1文化资源,从场地设施、价值观念、组织与管理、内容与手段、各条件保障与成果评价着手,构建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全民健身体系。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19,(4):55-57
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历史悠久,与苗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价值,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对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苗族民俗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贵州苗族民间捉鱼游戏进行整理研究,发现民间捉鱼游戏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内涵与功能价值也在发生改变,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唤起苗族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苗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苗族节日体育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统与发展苗族节日体育文化对整个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对贵州苗族节日体育文化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苗族节日体育呈现出活动项目丰富、娱乐性强、祭祀活动被淡化、群众参与面广、经济效益追求日趋凸显等特点,根据其特点分析苗族节日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其次是湘西州苗族村落社会结构的变迁、村落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体育意识、村落体育的组织及管理指导等方面是影响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对策是发展湘西州苗族村落经济,加快村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农民的体育文化知识;强化湘西州苗族村落村民体育意识;培养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骨干,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提高湘西州苗族村落领导对村落体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村落体育软环境。旨在对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给予深刻理解,为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的积极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族舞蹈与传统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水鼓舞是苗族宗教祭祀、农耕文明的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交往价值与符号价值。社会文明的发展导致水鼓舞价值功能、文化品位和参与群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作为村落性的体育活动,水鼓舞对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发展有重要启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应该尽量在不改变活动时间、服装道具、仪式过程及参与人员本土化的基础上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与多样性,打造品牌、形成特色,发挥行政职能部门与重要传人的影响力,并在保持民族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旅游与无形资产开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原生态体育的内涵——以苗族村寨体育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生态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它的乡土性、草根性和生活性,体现了一个完全民间文化意义上的中国,是对中华文明最真实、最生动的记录.以苗族村寨体育作为研究个案,通过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揭示了原生态体育的重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族玩年抢狮的社会功能及健身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湘西苗族玩年抢狮是世界罕见的文化体育活动。苗、汉族狮子的形态与意识的差异,反映了湘西苗族和汉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生活习俗的差异。湘西苗族玩年抢狮不仅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而且在健身、健心方面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与民俗旅游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密切,民俗旅游对当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德夯民俗旅游中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探寻德夯民俗旅游与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通过德夯民俗旅游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走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民俗旅游、以民俗旅游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赢之路,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苗族采月亮,是在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民族体育文化。它与民族生存发展、战争、宗教、民族文化、体育竞技、芦笙音乐、舞蹈艺术和杂技等内容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苗族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体育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采用文献资料、田“调查、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麻阳苗族自治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走访。结果表明,该地区苗族体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等诸多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引起反思并提出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旅游、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培养新形势下人才队伍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花山节是文山州苗族在春节举行的一个重大节日活动,在节日里依靠花杆展现出来的古老而丰富的体育活动折射出了文山苗族寓意深刻而独特的文化。对花杆的渊源、表现形式以及爬花杆的文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贵州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实践活动场景规模宏大,文化内容古朴而独特,是一部真实的、生动而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运用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从历史文化景象、社会文化景象以及竞渡文化景象对贵州苗族独木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进行追踪研究,并在总结其非物质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探寻龙舟竞渡背后所反映的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5.
节庆体育文化作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严峻挑战中,失去了价值依托,丧失了信仰支撑,极大地制约了节庆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传承节庆体育文化,创新开展模式势在必行。要将信仰回归到节庆日中,使原生态的乡土文化气息得以传承;以人为本,依据不同人群的年龄特征、需求和节庆日特色对节庆体育活动进行类化参与、类化开展,创新开展模式,让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永葆内涵并得以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魏丽  张杰 《体育科技》2014,(3):25-26
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的有几百年的历史,经久不衰,比如芦笙舞、斗牛,龙舟、侗族摔跤,经2009年和2010年两次全州广泛普查,苗乡侗寨有各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80多项(种)其中在民族节庆活动中一直延续的达50余项(种)。节日和传统体育活动似乎有着某种联系,黔东南苗侗族节日传承性如何,节日对苗侗族传统体育有何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探讨黔东南苗侗族节日和传统体育的关系,以期能够为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湘西地区苗族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以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发展与继承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认为:苗族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存在劳动力转移造成人力资源断裂、武术价值的转换、传承人的报酬收益偏低及项目保护资金未落实到位等问题,运用博弈论对问题进行剖析,找出政府部门、传承人及社会力量之间的最优策略,使各博弈主体之间达到多赢格局,为了湘西州苗族武术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