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是症状背后的核心;改善人际关系是实现咨询目的的有效途径,了解当代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和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中小学生咨询应注重同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对97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出现轻度人际障碍者占36.9%,较重和严重者占3.9%,其中童年大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和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与城市大学生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人际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排行中间的人际状况最差;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也有影响。学校、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开设、个案咨询、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进行调试与纠正。社会人士应重视童年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人际关系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笔者亲历的一例心理咨询个案为线索,再现了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咨询的全过程。文章中涉及了资料收集、诊断技术、测验技术、咨询技术的灵活运用等同心理咨询与辅导相关的问题。通过对求助者的心理帮助,最终促进其成长,摆脱心理困扰。由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在高校新生中普遍存在,本案例的成功咨询,可以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面对类似情况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是一位在校生感到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主动要求心理咨询而引出的团体咨询案例。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较为成熟、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团体辅导,经咨询宿舍中全体成员的同意,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运用心理测验、面谈、角色扮演、建立契约等技术,经过四个阶段,建立起良好的宿舍氛围。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现状、特点与问题所在,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研究通过对某高校1 005份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1)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虽然逐年增多,但占大学生总数比率偏小。2)寻求咨询学生存在一定规律性:女生多于男生,文科生多于理科生,大一学生多于其他年级学生;3)情感、情绪、人际关系和学业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四种咨询问题,各年级侧重点不同;4)网络问题等咨询学生较少;研究者建议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建设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加强心理咨询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与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咨询服务,来加强心理宣传力度、拓展心理咨询服务范围,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在原有高校心理辅导的医学模式基础上,结合高校调查结果,分析高校心理咨询现状。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创建由教学、社团、评估三系统整合“自我调适——团体互助——咨询辅导”三位一体的“发展性”模式,强调学生“自我发展”这一教育核心目的。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两门性质不同的人文科学 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不同 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咨询一词含有商讨、参谋以及进行劝告、辅导的意思。心理咨询一词,既可以表示一门学科即“咨询心理学”,也可以表示一种技术工作,即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服务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与外延的解释往往因理论流派及职业特点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但就其实质和特征来看,心理咨询是体现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人际关系的过程,是双方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某高校五年心理咨询档案记录为研究材料,进行计量学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咨询人数比率非常低,仍然存在许多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没有寻求专业帮助的情况;(2)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存在专业差异,咨询最多的是文科类学生,最少的是艺术类学生;(3)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的学生较高年级的学生咨询问题较多,但在障碍性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上。咨询人数却呈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多的现象。而且,各年级在咨询主题上的比率发生变化。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关注人际关系、学习、个性和人格,大二开始,情与性方面的问题增多,大三开始,生涯规划问题增多,并在大四的时候该问题最多;(41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咨询的更多;(5)大学生主要咨询的问题是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关系、个性和人格、学习、情与性和生涯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和会谈筛选了32名具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随机抽取16名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16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了为期6周的团体心理咨询.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在实施咨询前后分别对两组成员进行评定.结果:团体心理咨询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得分无差异(t=1.464,P〉0.05);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测的得分上达到了明显显著差异(t=-3.411,P〈0.01);实验组在前、后测的得分比较上达到了极其显著差异(t=3.388,P〈0.001),而对照组在前、后测的得分上差异无显著性(t=0.000,P〉0.05):结论:在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上,团体心理咨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是民办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的一种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是改善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大学生学业适应、人际关系、社会适应、集体适应、自我统合等五个方面心理适应能力中,人际关系是最容易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得到改善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很多。据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统计,在咨询者所咨询的问题中,绝大多数是由于人际交往带来的。因此,探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寻找解决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由于它的基本理念和特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因而引起了国内外这一治疗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大讨论。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应用于大学生心理辅导,通过运用加深了对该技术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学校咨询中将家庭纳入是否可行;单向玻璃与咨询团队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发展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文章探讨大学生的爱情与性别角色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建立亲密合理的爱情关系,同时为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者在为大学生的情感问题提供咨询与辅导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遇到心理困惑的学生或者老师.由于自我保护、焦虑、紧张等原因,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语言简明地表达自己的心理困惑和情感,导致咨询关系难以建立、咨询周期长或者咨询效果不明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用“搭桥咨询”突破这一学校心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态度量表”对重庆市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整体上是积极的,但仍存在矛盾心理;女生、非艺体类及大城市学生的咨询态度更积极;随着年级的升高或生源地经济水平的下降,大学生的求咨行为减少,消极咨询情绪增加;咨询态度与行为意向的相关最高,与认知的相关最低。了解大学生心理咨询状况,可以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三级预防干预体系的运行模式,以改变目前主要以教师或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为中心的辅导咨询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或心理咨询师为主导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能量,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真正达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门训练的学校心理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适应、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它是鼓励学生自助自教,协助学生一起去经历痛苦,战胜痛苦,度过难关,最大潜能地发挥、发展自己,从而健康、乐观地对待人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过程。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往往多种咨询形式并存。按照咨询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如果按照咨询的途径来划分,又可分为电话(热线)咨询、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