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看到大学存在多个权力中心,各主体间具有错综复杂的网络式互动关系。我国大学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需要构建多元嵌入的网络治理模式,通过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等形式和途径增强大学内外部网络中的多种利益主体在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嵌入度,并在持续互动、平等协商中形成信任与合作机制,从而实现大学的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2.
大学组织通过知识契约安排将各利益相关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知识交易属性决定了知识契约形式,进而影响着各方行为。校方与各主体间的知识契约关系使大学组织具有控制松散性、二元权力结构、信任协作机制、组织边界模糊、协同创新等特征。大学的组织特征能够有效地抑制知识契约履约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双边机会主义、要挟和协调成本过高等问题,组织治理更加依赖于信任、声誉和文化等非正式制度。适用不同知识交易属性的网络治理机制为大学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治理",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建立良好的大学治理结构有助于使大学内外部的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相比较于大学共同治理的观点,本文认为现代大学要走基于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组织内部治理是指大学人在处理各种关系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组织使命和履行组织功能的过程.随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推进,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影响我国大学组织创新发展的关键方面.要破解大学内部治理之谜,有必要从人、关系和方法三个维度去考察.人的维度是核心,关系维度是纽带,方法维度是手段.大学内部治理决策的形成与执行,始终受大学人的制约;大学内部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大学内部治理就是要从这个网络中寻求策略;治理方法的选择应当以人为中心,关照人的利益诉求,同时理顺各种关系,使大学内部治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共同体,大学具备实现知识创造价值的组织基础。作为专业共同体,大学得以达致以知识为核心的专业目的;作为利益共同体,大学在创造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确保各主体参与共同事业;作为价值共同体,大学组织建设具备价值理性的引领;作为命运共同体,大学各主体在共同事业中相互成就。但在现实中受制度模式、传统惯习等复杂因素影响,大学内外部各主体间产生了重重矛盾,师生之间“分道扬镳”,基层组织间“壁垒丛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产生文化隔阂甚至对立,即使是教师也发生了内部群体分殊。这导致了大学共同体的整体性分化,大学知识生产的组织基础面临瓦解的风险。重塑大学共同体应是大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要求进行有效的大学内部治理设计,包括以促进知识发展为治理导向,为各利益相关主体实施合作提供共同基础;改变“物化”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文化驱动发展新模式;强化建立组织信任,为重塑大学共同体提供文化和心理基础;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促进大学内部组织协同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在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使得我国大学治理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削弱了大学对受教育者意愿的响应能力,潜藏着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危机.网络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讨论办学问题的开放平台,讨论过程中的群体内聚作用把他们的意见汇集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为学生成为治理主体提供了强力助推.本文在剖析上述发展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舆情作用下大学治理结构完善的趋势,提出了学生向治理主体转变的切入点和方式途径,为完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组织成员之一的高等学校,在国家治理层面和语境下,首先应该强调的是高校对于国家治理的理解、把握、贯彻和执行能力,同时使大学回归本原与本位,按照大学的本来面目去治理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的基础包括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权利关系;大学治理的组成包括制度体系、行动体系、价值体系;大学治理的主体包括学术权力主体、行政权力主体、个体权利主体.大学要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必须正确领悟大学治理中学术权力重塑的初衷,理性反思行政权力主导的成效得失,认真审视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外部治理是实现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大学办学自主权、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红利下,大学外部治理主体越发多元。运用三螺旋理论,从治理主体角度展开考察了政府、大学、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的职责关系,系统地分析了大学外部治理多主体协同的建构方向与发展路径,对于促进大学外部治理多主体协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应从"厘清行动边界明确多元治理主体职责,确保协同治理有序""强化制度供给规范协同治理机制,增强协同治理能力""放权增能引导大学自治,提高协同治理水平""培育赋权积极引导,凝聚协同治理力量"等方面进行探索,最终促进大学外部治理主体朝着多元协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优化大学内部治理实质是促进高校内部各种主体利益的激励相容,实现大学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大学内部治理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主要有:权力结构的激励不相容、层级管理的激励不相容、办学功能的激励不相容。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创新学术组织设置,推进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促进大学内部治理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急需开展基于文化治理的体系构建。大学治理和文化治理在建设目标和治理内容上高度契合,可以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在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方面,仍面临文化本质缺失、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只有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才能为解决我国大学内部治理问题找到新路径,形成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影响着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地位、权利和职责。目前我国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各方权责不清的问题,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就必须通过修订《高等教育法》、制定高等学校章程、改革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2.
大学内部社会资本作为现代化高等教育资本形式之一,是大学内部高效治理和永葆活力的根源所在.积聚和运营大学内部社会资本可以减少大学内部治理成本、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和促进大学内部协同创新.但在大学内部治理中,由于制度供给不足、权力关系失范、利益整合不畅以及存在信任危机等因素,阻碍了大学内部社会资本积聚.针对这些主要的障碍因素,应从完善制度供给、协调权力冲突、调整利益关系、培育内部信任、承载网络责任等维度,设计大学内部社会资本培育路径,促进大学内部社会资本的积聚,实现大学内部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学院治理是大学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中流砥柱,参与学院治理能够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A大学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现有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治理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教师参与动力不足、治理文化缺失是大学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完善的学院治理制度体系,优化学院治理组织结构与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动力,营造协同共治的治理文化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为大学组织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在提升大学组织治理质量与效率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大学组织治理革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组织治理依然存在权责定位模糊,大学组织治理的"互联网+"系统缺陷、权力运行失调,学术权力运行的"互联网+"保障缺乏、参与主体缺位,大学组织治理的"互联网+"监督缺位的问题,需要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组织治理的多元、协调、共享、一体的特点,把握政府、社会及大学等关键要素,建立起"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组织治理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大学权力结构-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具有复杂性、开放性、整体性和自组织性等网络组织的特征。企业在职业教育网络治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通过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和认知嵌入等多元嵌入方式融入职业教育网络组织,通过适应、信任、协调、维护等机制参与职业教育网络治理。当前,要确立企业在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善于治理的能力、关注企业在治理中的文化融合,进而有效推进职业教育网络治理,提升职业教育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大学权力结构-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战略规划,从大学治理理念来看,它具备共同治理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具有高等教育管理革命意义的应对大学内外多元利益冲突的共同治理策略;从大学治理实践来看,它是一所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互动协商、共同决策战略规划体系,自主或合作执行战略目标,共享大学发展利益的共同治理过程。而就我国大学治理而言,大学战略规划具有引领治理改革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促进大学治理主体多元化;有助于提高大学治理能力;有助于完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教师参与学科治理是现代大学治理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要求。大学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其参与学科治理在推动学科治理能力现代化、平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多元整合价值。但在学科治理实践中,教师参与学科治理面临着学科发展自主性与学科管理行政化、学科治理民主性与教师权责边界模糊、学科治理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等多重矛盾的现实困境。而解决这些困境,应确立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民主参与、利益公共性和权力共享原则和范畴,构建教师参与学科治理的“情—利—权—责”一体化激励机制以及完善和创新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等学科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创新中心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然而,由于组织管理方式尚不成熟,目前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多元开放、互利共赢、多中心治理和柔性化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