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反相微乳液法设计制备出单分散的非晶态PdB合金纳米颗粒(MD-PdB)催化剂。以KBH4溶液为还原剂,滴加到上述反相微乳液,控制反应温度为0℃、25℃和50℃,制备出单分散的非晶态PdB合金纳米颗粒(MD-PdB)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试表明,0℃和25℃制备的MD-PdB催化剂呈非晶态结构,50℃时为晶态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表明,制备的MD-PdB催化剂基本呈现单分散,反应温度为0℃、25℃和50℃时,MD-PdB催化剂颗粒尺寸分别为50~60 nm、20~25 nm和15~20 nm,颗粒尺寸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小。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研究了MD-PdB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25℃时制备的MD-PdB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脱合金法制备了纳米多孔PtHo合金,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晶体结构和微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材料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经脱合金后制备得到的纳米多孔PtHo合金具有双连续的三维纳米多孔结构,孔径约5 nm.纳米多孔PtHo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对乙醇电催化氧化的质量活性达到了 1.5 A·mg-1,远高于商业Pt/C(0.30 A·mg-1).此外,其稳定性也优于商业Pt/C.纳米多孔PtHo合金以其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有望在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不锈钢(SS)作基底,自行研制不锈钢载纳米表面合金电催化材料(Surface alloy/SS),并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SEM研究表明,所研制的Surface alloy/SS电催化剂是一种由粒度主要约为100nm的颗粒合金组成的薄膜。循环伏安研究表明,所研制的Surface alloy/SS电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对顺丁烯二酸的加氢还原表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活性。顺丁烯二酸的起始还原电位为-0.4V,与通常用的阴极铅材料相比,正移约200mV。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Pt-Y合金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强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然而,纳米Pt-Y合金的可控规模化的制备工艺仍是一个挑战.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去合金化方法制备了三维双连续的纳米多孔的Pt-Y合金,与商业Pt/C催化剂相比,纳米多孔Pt-Y具有更高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的提高可能源于Pt-Y合金优越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三维纳米多孔结构优势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THE STRUCTURE OF THERMOPLASTIC STARC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热塑性淀粉的颗粒结构,晶态结构和糊化温度,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热塑性淀粉的结晶度和峰型,结果表明在压力、温度、剪切力和添加剂的作用下,原淀粉的颗粒结构和晶态结构受到破坏.淀粉在挤出过程中可熔融,部分晶态结构(球晶)转变为非晶态结构,X-射线衍射峰型也发生变化,说明有配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纳米多孔合金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催化、磁学、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熔体快淬结合去合金化的方法制备纳米多孔结构Pt-Si合金,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在酸性条件下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Pt-Si合金拥有三维双连续结构,其平均尺寸在5 nm左右.和商业Pt/C催化剂相比,纳米多孔Pt-Si合金在乙醇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以二氧化铅(PbO_2)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掺氮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负载PbO_2纳米复合材料PbO_2/NRGO,并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检测其氧还原(ORR)电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E1/2=0.68 V);12 000 s后,在碱性介质中相关电流比仍有62.35%(商业Pt/C催化剂的相关电流比值为49.91%),其稳定性和甲醇抗毒性均优于商业Pt/C催化剂。扫描电镜和拉曼的样品表征结果显示,其反应机理是PbO_2颗粒作为助催化剂,增大了NRGO的比表面积,使活性位点增加,进而增加了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非晶态合金通常采用急冷法制奋.由于它具备一些晶态合金所没有的特性以及它的应用背景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1].化学还原法则是制备非晶态合金的另一条途径[2],化学法的特点是(1)易于批量制备,(2)组成宽,可以不受合金低并熔点的限制,(3)产物呈超细粒子形态,有利于将其应用于催化和成流体.也可以压实成各种形态的大块材料使用,由于这些特点.探索地学制备法及其产物的性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3]本文将通过CoCl2和KBH4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制备Co-BUFAAP,并研究其电化学基础.实默将超级恒温槽和双层反应瓶相连.来自恒温槽的恒温…  相似文献   

9.
用两步循环伏安法制备了Pt/GC电极,并采用电化学方法、X射线衍射法XRD和电镜对该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GC电极显示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计算出传递系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以钛酸丁酯为起始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研究了水分含量、分散剂种类和煅烧温度等因素对溶胶-凝胶(sol-gel)制备钛基二氧化钛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曲线(CV)表征了所制得纳米TiO2电极的形貌及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SiO2修饰的碳纳米管(SiO2-CNTs)为载体材料,利用微波辅助加热化学还原方法制备Pt/SiO2-CNTs电催化剂。然后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谱仪对Pt/SiO2-CNTs电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t/SiO2-C电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与商用催化剂PtRu/C电催化剂相比,在相同催化剂载量和实验条件下,Pt/SiO2-CNTs电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双甘膦在纳米TiO2-CNT/Pt复合膜电极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nanoTiO2/CNT复合膜和电化学扫描电沉积法制备在Ti基体上的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载Pt(nanoTiO2-CNT/Pt)复合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和Pt纳米粒子(粒径均为5-10nm)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表明,常温常压下nanoTiO2-CNT/Pt复合膜电极对双甘膦的电化学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复合催化剂对双甘膦的电氧化的高催化活性可归因于nanoTiO2、CNT和Pt纳米粒子的协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方法首次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了钼酸银薄膜饰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电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了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催化剂Cu-Mn-Si/HZSM-5,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其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焙烧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二氧化碳加氢.当焙烧温度为400℃时,在反应过程中有更多的Cu+存在,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当焙烧温度超过400℃时,晶相CuO颗粒变大,催化剂的活性显著降低.在考察的范围内,最适宜的焙烧温度为400℃.  相似文献   

15.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制备技术和最新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真空急冷快淬法、化学还原法及粉末化学镀法制备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从添加第三组分和使用功能载体及改变制备环境等方面对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改性;简述了其在加氢反应及低温燃料电池中的最新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NiSO4.6H2O、NaOH和H2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20~35nm纳米镍粉,并采用XRD、TEM、SEM和XPS等微观分析手段对产物表面结构和价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镍粉加氢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体系中温度、氢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并和RaneyNi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镍粉催化加氢活性高于RaneyNi,是同条件下RaneyNi的9倍左右;催化剂用量在4%wt-6%wt之间,温度为120℃为还原的最佳条件,同时也发现氢压力对转化率也有着较大影响.当压力达到0.8Mpa时,硝基苯转化为苯胺的转化率率高达76.42%.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γ-MnO2纳米棒以及Au/γ-Mn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颗粒均匀分散在载体γ-MnO2的表面,颗粒大小约为10 nm.在无溶剂存在下甲苯和氧气的氧化反应中测试了样品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氧气压力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活性测试结果表明:Au/γ-MnO2催化剂对苯甲醛有特殊的选择性;反应时间、温度、初始压力及催化剂加入量等条件对甲苯转化率及苯甲醛、苯甲酸、苯甲酸苄酯的选择性都有很大影响,但对苯甲醇的选择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较低纯度的原材料通过真空铜模吸铸法成功地制备了直径为2mm的(Fe0.5Co0.5)72B19.2Si4.8Nb4块体非晶合金。用X射线衍射(XRD)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研究了该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10℃/min时,玻璃转变温度Tg为568.3℃,晶化起始温度Tx为598.6℃,晶化峰值温度Tp为608.0℃.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特征温度Tg,Tx,Tp向高温区移动.用Kissinger法得到的玻璃转变激活能E。为272.3KJ/mo|,晶化激活能E:为386.2KJ/too|,晶化峰值激活能Ep为401.9KJ/mol,用Ozawa法得到的特征温度激活能与用Kissinger法得出的激活能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有Ep〉Ex〉Eg 此外,用Ozawa法分析了晶化激活能随晶化体积分数的关系,表明随着晶化体积分数的逐渐增加,激活能先增加,当晶化体积分数为14%时,激活能达到最大值379.4KJ/mol,然后随着晶化体积分数的逐渐增加,激活能减少。  相似文献   

19.
以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冰醋酸为水解抑制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粒子。考查了SiO2负载量、复合粒子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对活性艳红X-3B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Ti)/n(Si)=3,焙烧温度为700℃、粒子添加量w(TiO2)/w(SiO2)=2%时对活性艳红X-3B降解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金属卟啉具有高的共轭结构和化学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表现良好的ORR电催化活性。以周边不含有易聚合官能团的四苯基钴卟啉(Co TPP)为单体,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四苯基钴卟啉聚合物(p Co TPP)薄膜。由于生成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共轭结构,p Co TPP薄膜的紫外光谱图中Soret带和Q带均发生红移,且吸收峰变宽。结果表明,p Co TPP在碱性介质中对氧分子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为金属卟啉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有望成为燃料电池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