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按照大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存在的差异性,身心发展并未成熟,发生矛盾冲突现象会时有发生。本文从大学生矛盾冲突主要归因入手,提出如何预防和处理学生矛盾后才会动用暴力的冲突现象。  相似文献   

2.
矛盾冲突是构成戏剧的主要元素之一,悲剧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更激烈尖锐。学习悲剧,就是要紧抓矛盾冲突,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探究悲剧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具体内涵及其被毁灭的痛苦。这种痛苦既有主人公的恐惧与痛苦,也有阅读者的良知与悲悯,两者产生共鸣共振,才是悲剧作品崇高审美价值的体现,才达到了语文教学提升个人审美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新旧知识之间、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直觉和常识与客观事实之间等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就形成了"认知冲突"。文章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加以合理利用,促进教学课堂有效学习,使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话“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冲突——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 戏剧往往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教学活动是否也需要通过矛盾冲突来提高教学质量呢?回答是肯定的。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主张在教学中“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人为地(与传统教学法不同)为掌握知识设置各种矛盾”:在互相冲突中“促使学生学习质量不断上升”。那么,什么是教学冲突呢?我们认为,教学冲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目标的总要求,从教材中精心提炼出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有价值的内容和需要学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巧妙地引导和点拨,  相似文献   

5.
结合《台阶》课例,说明语文课堂模型建构引入矛盾质疑进行思维建构的具体方法.课例主要阐释了学生对文本有质疑时的实践措施.基于思维建构的课堂模型中还需关注到更多的矛盾质疑,如学生对学生的质疑,学生对老师的质疑,老师对学生的质疑,等等.不管引入哪种矛盾冲突,都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或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并非线性的连续过程,而是内含各种矛盾、冲突和抵牾的,是复杂的非连续过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冲突即教学冲突。表征教学矛盾之存在并作为教学矛盾之现实表现的教学冲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正日益凸显,急需我们予以深切关注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7.
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感知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创作,借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说情节更离不开矛盾冲突。小说文本的阅读教学应该从理解小说的矛盾冲突开始,只有聚焦小说情节中的各种矛盾,才能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进而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认知冲突既能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催生出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把学生带入"愤悱"的学习境地,为进一步学习蓄积了良好的准备态势.认知冲突源于相宜的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置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9.
师生课堂冲突是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指的是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由不同的个人需要或价值观引起的双方在观点、行为等方面的矛盾、对立或对抗。本文就语文课堂师生交往冲突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难免发生师生冲突,运用智慧与艺术正确、快速、巧妙地对待和处理好师生冲突,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爱民 《文教资料》2012,(34):187-188
禁锢学生的个性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忌。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时,充分展开丰富的想像力,会更有利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所谓矛盾,就是由事物的分析发展所产生的各个方面之间与各个局部之间所形成的差别。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矛盾冲突。这与学生的认知差异有关,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也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关。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差异,并且尽可能帮助学生化解矛盾冲突,使学生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12.
认知冲突既能激起学生激素的思维振荡,又会催化生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把学生带入“愤悱”的学习境地,为进一步学习蓄积了准备态势,认知冲突源于相宜的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置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3.
戏剧受人欢迎,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戏剧冲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去利用、去挖掘甚至去营造各种矛盾冲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积极的思维,使教学目标的达成落实到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面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存在的矛盾冲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一是辅导员与学生真诚地沟通;二是辅导员要讲究化解矛盾的方法,三是要避免矛盾"波纹效应"的发生。只有辅导员认识到这三点并加以实施才能有效解决与学生存在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5.
认知冲突包括认知主体新认知与已有知识经验冲突,或不同认知主体对某一事物存在不同看法的现象。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研讨,从而提升思维的层次,培养高层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葛海东 《现代语文》2006,(10):90-91
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中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不敢、不愿或不善于在课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室往往陷于一种令人尴尬的沉寂之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戏剧讲究“矛盾冲突”,借助“矛盾冲突”刻画人扬个性,揭示社会关系,推动精彩情节。把“矛盾冲突”引进课堂是否会如一股清风在平静的海面上激起几朵浪花呢?  相似文献   

17.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教学是科学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呢?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以矛盾冲突引导科学探究活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矛盾"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必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练读、练说、练写,学生说与写的能力才会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主要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才会在活力课堂中和谐发展,使其好学、乐学、善学。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认知冲突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冲突式差别,这种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的惊愕,并促使其注意关心和探索的行为。课堂教学中有了学习气氛和认知冲突,即创设了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认知冲突是认知过程中的"障碍"或"不协调"因素,它可引起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众去寻找协调的途径。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创设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的具体方法将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