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生体育教学工作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校研究生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研究如何开展研究生体育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三年开设研究生体育专项选修课的回顾分析,提出了研究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生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围绕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阐述了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以期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加速推进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多方位的改革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学制教育。但研究生体育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十分薄弱,特别是在制度上缺少有力的保证,因而研究生体质有下降趋势。针对上述情况,在总结开展研究生体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合格标准》经过几年的试验总结,以期寻找一个在现实条件下可行的、合符研究生体质现状的体育合格标准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生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处方教学是目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高校研究生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各院校意见不一。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处方概念和运动处方教学观点出发,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提出在研究生中开展运动处方教学的理念,并设计出了相应的处方教学模式,旨在为研究生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登光  吴宏江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60-261,264
运动处方教学是目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高校研究生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各院校意见不一。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应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处方概念和运动处方教学观点出发,结合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与研究生自身特点,提出了在研究生中开展运动处方教学的理念,并设计出了相应的处方教学实施模式。旨在为研究生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研究生体质现状和研究生体育参与必要性的剖析,分析研究生体育参与的因素,提出:普及、宣传体育文化,优化研究生体育参与应具备的运动技能,制定符合研究生体育参与实际的法规文件,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实行研究生体育社团或研究生体育俱乐部,开发研究生体育活动资源等促进研究生体育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透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剖析了我国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开展研究生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了进行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并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基本走向作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8.
运用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体育的管理组织工作几乎处于忽略状态,建议重视高校研究生体育工作,将其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使研究生体育工作正规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读研究生生命质量和体育投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SF-36量表评价研究生的生命质量,同时对影响高校研究生生命质量的体育投入指标进行相关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在读研究生的生命质量水平一般,其中社会功能最佳,情感职能最差;研究生体育人口的比例较低;体育金钱投入、体育情感投入和体育精力投入水平一般;研究生体育人口的生命质量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人口的得分;体育时间投入、体育金钱投入和体育精力投入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体育情感投入与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提示,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体育时间投入、体育金钱投入和体育精力投入水平,是提高研究生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普通高校研究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奇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76-77,7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6所高等院校(包括理工类、师范类和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体育习惯、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陕西省高校研究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差。在对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高校加强研究生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尽快提高研究生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学制的教育。勿庸置疑,我国的教育方针对研究生教育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以,研究生体育同样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在校研究生已达12万人之多的今天,研究生体育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的研究都很薄弱,特别是在制度上尚缺少得力的保证,所以出现了研究生体育抓的很不够,导致研究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影响了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合格率。针对上述情况,我院体育教研室在总结多年来开展研究生体育  相似文献   

12.
天津体育学院1979年开始研究生教育,是全国最早开展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院校之一。当时,招收和培养了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为“博士联合培养单位”,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博士生。此外,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2005年,获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同时,还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形成了体育学二级学科之间、体育学与教育学和临床医学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互动式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硕士授权点跨学科门类和专业数目均居于全国体育院校前列。目前,在校硕、博士研究生400余名,硕、博士生导师60余名。  相似文献   

13.
体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析了体育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体育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体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目前面临的挟战,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年增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生教育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质下降等,这些现象与新形势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很不适应。博士研究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博士研究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能够坚持体育锻炼。因此了解博士研究生体育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就成为开展研究生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宁夏在读研究生开设体育课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3所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研究生体育教育处在无体育课、无人负责、无人指导的“三无”状态,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要改变现状需要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锻炼指导,以促进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校研究生体育俱乐部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岩松 《体育学刊》2001,8(3):88-90
从终身体育的视角阐述了在高校研究生中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立研究生体育俱乐部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办法,改变多年来研究生体育教育的自由放任状态,使研究生的体育教育早日纳入其教育整体计划中。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课及课外体育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生体育是高校体育的一部分。各地高校研究生体育。作并不尽人意,本文试图通过调查法、典型法、答卷法及实践总结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课及课外体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为:研究生体育课应列入各校教学计划;第一学年安排体育必修课和男女办班是最佳模式;教学内容应考虑到研究生年龄特点和便于今后个人坚持锻炼等因素;课外活动应统筹安排。本文企望各高校对研究生体育工作给予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8.
孟月婷  傅强  马平军 《精武》2012,(17):33-33,35
我校研究生体育教育的现状是:国家规定未被充分落实,研究生体育课程没有开设,研究生体育态度与自身参与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生体育锻炼多以自我锻炼为主。因此,本文欲通过研究,探索我校研究生阳光体育开展的模式,形成有效的实现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使我较的研究生能够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充分提高心理、身体健康水平,调节情绪,消除疲劳,爱解压力。有良好的身心基础、强健的体魄,以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肩负起研究探索各项领域前沿科学知识的重任,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终身体育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上海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上海市9所高校360名研究生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动机、体育兴趣以及影响研究生体育行为的因素等进行了凋查研究。研究表明:研究生的体育意识较强,但体育意识与行为之间不一致;学校体育场馆收费相对较高制约了研究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则反映出性别特征、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我院从2005年起开始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