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太极拳的开创和它以后的实践,正如《十三势歌》所说的:“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都是以养生为宗旨,御侮只是余事而已。  相似文献   

2.
饮茶与长寿     
明代顾元庆在他的《茶谱》里说:“人饮真茶,能消食去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不可一日无茶。”日本荣西禅师所著《吃茶养生记》中说:“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也。”多少年来实践证明,饮茶确有延年益寿之功能。我国唐代有一智僧,活到130多岁仍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玄宗知道后,把他叫去问道:“你如此健康长寿,吃的何种仙丹妙药?”和尚答曰:“吾性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朱德委员长一生喜欢饮茶,并且喜欢饮庐山云雾茶,活了90岁。他曾写过一首诗赞道:“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  相似文献   

3.
乾隆养生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练习又名《热身练习十八式》,是本人在研究乾隆的“十常四勿”、《老子按摩法》《养生十六宜》《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导引养生功》等古现代养生术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现代医学和运动生物学原理,在总结本人十几年养生体育练习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因为,乾隆寿高89,是中国古代皇帝中的寿魁;他一生健康,87岁还外出狩猎,终生不带眼镜,无疾而终,理念上,他有极其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16字秘诀。因此,本练习假托乾隆之名而作。其特点主要有:1、结合医理,言而有据;2、全身锻炼,动而有度;3、简便有序,易学易练;4、动在缠绕、行在梢节;5、动息结合,动缓息长;6、神形相依、绵绵若存。其作用主要有:1、集中思想、预热身体;2、畅通经络、宣导气血:3、调理先天、补益后天;4、平衡阴阳,协调脏腑;5、强健筋骨,愉悦身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王志远 《武当》2001,(2):20-22
太极拳学的养生观是建立在整体生命上专门研究有关人类祛病延年的一门科学。古之所谓“五福”为“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五者而言寿康者有四。古之典型著作《吕氏春秋&;#183;重己篇》亦反复强调生命之重要。“论其贵践,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健康长寿,长生不老,几乎是天下所有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孟庆联 《武当》2004,(12):52-52
什么叫养生?简单地说,就是保养身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庄子》中的《养生主》篇,介绍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庖丁解牛”。庖丁是一名厨师,他的宰牛刀用了19年,还同新磨砺的刀一样锋利,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用刀得当,保护了刀刃。文惠君知道了这些情况,感慨地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讲的“养生”,是指保养刀刃。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刀刃保养得当可以使用长久,身体保养得当不也可以长寿吗?所以后世就把对身体的保养称为养生。  相似文献   

6.
养生诗歌     
《健身科学》2014,(10):65-65
本期和大家一起分享养生诗歌的,是来自山东莱州的读者赵永贵老先生,下面是他自创的一首《起居养生歌》:  相似文献   

7.
朝万全《养生四要》中云:“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清代《老老恒言》则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  相似文献   

8.
梁羿 《收藏》2007,(8):88-89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便很喜欢《楚辞》,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曾购得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他仔细揣摩过“骚体诗”的写法,说其特色是:“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在他看来,正是因着“凭心而言”的匠心,才能够有“不遵矩度”的独运。受此濡染,他也曾作过《祭书神文》《湘灵歌》等类似《九歌》的“骚体诗”。  相似文献   

9.
刘嗣传 《武当》2010,(3):24-25
道家道教传统的养生思想中有“中和”之道,吸收阴阳之说,在《黄帝内经》以及其它医学或养生著作里,把人体划分为一系列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拼以认识和揭示人的生命本质,以及新陈代谢、气血运行的过程与规律等为主要内容。认为阴阳平衡(是为“和”),则人健康长寿;阴阳失衡(是为“离决”或“离”),则人体机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就会发生病变,损害健康乃至于危及生命。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所强调的:“养生不可不察阴阳之宜”。  相似文献   

10.
李荣杰 《中华武术》2006,(12):46-47
太极拳《打手歌》说:“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四两何以能拨千斤?其中自有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1.
养生诗六首     
养生诗六首吕公缚心猿咄咄心猿听我陈,无端叵耐汝顽嚣。终朝恣纵三尸鬼,作坏流年四大身,数度为财遭耻辱,几回酒色减精神。不如缚取深山去,汝又如何损得人。(摘选自晋·烟萝子《体壳歌》)按:“心猿”为道家用语,即“心猿意马”之谓。此诗要求养生者去除酒色财等欲...  相似文献   

12.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6,(9):8-58
广西合浦县冯维举来信:我是《中华武术》的老读者,在今年第3期里,我看到了介绍“长江大侠”吕紫剑老人的文章。请问他的《中国武当内家拳法》、《八卦养生法》等著作何处可以购买?他老人家创编的“八卦浑圆养生功”令我心神向往。能告诉我他老人家的联系方式吗?  相似文献   

13.
李建祯  李仲良 《武当》2004,(7):16-17
太极拳运动,是“天理运人生,人生适合天理”的运动。天人相应.悟道养生。太极拳与哲学之祖——《易经》之五行八卦相照应,由八五十三势组成,分别代表运行之八门方位,与顺逆生克之五行转换:以阴阳鱼之玄机为标志的太极图象征着天地阴阳之无穷变化.太极拳祖师张三丰所传授的“拳诀歌”日:  相似文献   

14.
胡鸿章 《武当》2000,(7):45-48
张伯端《悟真篇》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人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自古以来内丹功多为口授心传,品纯阳《敲爻歌》曰:“谢天地,感虚空,得遇仙师(钟离权)是祖宗;附耳低语玄妙旨(口诀),提上蓬莱第一峰(指很快结丹入圣了)”。可见口诀确实存在,只是能记述于文字而留传下来的,实为凤毛麟角。现将读《道德经》可资参考的口诀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性理养生     
《武当》2007,(2):I0002-I0002
引言 自资深养生学者哲龙先生2003年推出“性理养生”以来,在炼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养生革命。“性理养生”以其卓尔不凡的功效受到了《婚姻与健康》、《健康生活》、《爱情与伴侣》、《婚姻与家庭》、《现代养生》,《武当》,《武魂》、《养生》,《拳击与格斗》、《少林与太极》等十几家杂志数以万计读者的热烈追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学练“性理养生”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16.
《健身科学》2013,(10):36-36
“养生保健有五难”是三国时期著名保健养生学家嵇康的观点。而明代医家徐春甫也在《古今医统大全·总论养生篇》中提出过养生者所面临的五大难题。保健的根本.就是要驱除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而这五点正是制约保健养生的关键.如果得不到解决.纵有灵丹妙药,也是难以实现健康长寿的。  相似文献   

17.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早在殷周时期,人们就把“寿”、“康宁”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诗经》上也有“永锡难老”、“万寿无疆”这样的句子。既然有获得健康长寿的愿望,就有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通常称之为养生术,也叫养生之道。在养生领域,医家、神仙家、道家的养生术各有侧重,因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养生之  相似文献   

18.
一、从小爱好活动,教导我们“要好生保育儿童”毛主席是他父母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两个哥哥,由于体弱多病,小时候就被疾病夺去了生命。毛主席的儿童时代,害过大病,体质不强,他的母亲十分疼爱他,很为他的健康耽忧,平时细加照料,病后曾带他到外婆家附近的龙潭托叩石问名,起了个乳名叫“石三”,以寄托“石稔长流,健康长寿”的愿望。毛主席小时候好活动、爱游戏。常玩《骑竹马》、《叠罗汉》和《赞狮子》等儿戏。骑  相似文献   

19.
郭德才 《武当》2013,(3):47-49
辟谷,在我国古代别称很多,诸如绝谷、绝粒、却谷、却粮、休粮、断谷等等。辟谷原为道家修炼养生之术,后来佛、儒、医诸家都修此道。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献即有“却谷食气”之论述,这是我国发现有关辟谷最早的记录。辟谷,意即不食五谷和其他食物,通过服气、导引等修炼手段,使人体与外界沟通来达到“缺食夺气”的状态。《洞元经》日:“修养之道,先除嗜欲,内合五神,次当绝粒,心不动摇,六腑如烛,常修此道,形神自足。”《神仙食气金柜妙录》辟谷篇章云:“先谷口引之,纳气咽之,满三百六十已,不得减,此咽之欲,多多益善。”《庄子·逍遥游》日:“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云笈七签》卷六十载《中山玉柜服内元气诀法》中说:“夫求仙道,绝粒为宗。绝粒之门,服气为本。”以上这些经典论述,指的都是食气辟谷。辟谷不但可养生,而且还能使人健康长寿。因人体摄人过量的食物后会大大增加消化、转化等功能的负荷,使肠胃、心肺、肝胆都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影响了健康和寿命。另外在肠胃中存有大量的渣滓、病菌,如这些有害的东西得不到清除,人体就易生病。清除,在《易经》中叫损。《易·损卦·象》日:“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易·杂卦》也说:“损益,盛衰之始也。”晋代丹功养生家葛洪曾讲:“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太平经》云:“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抱朴子·论仙》中日:“仙法欲止绝臭腥,休粮清肠。”可见排渣意义为之重要。  相似文献   

20.
诗红 《健身科学》2009,(3):37-37
《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说的就是春季最适合梳头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