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阅读导引《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主旨。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把握文本,揣摩表现手法;二是把握  相似文献   

2.
借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一种咏物文章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让文章的情感含蓄而深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托物言志是中学生作文中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陋室铭》《爱莲说》这两篇托物言志的名文被编者放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同一课中,编者的比较教学意图显而易见;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往往看到两者"托物言志"手法的同,围绕相同点去组织教学,而恰恰没有看到两文在"托物言志"这"同"的外衣下,包裹着迥然不同的内涵和旨趣这一巨大的"异",  相似文献   

4.
<正>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指的是一种借助具有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寄托特定情思的表现手法。记叙文中的托物言志,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事物的形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愿望等。作文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物"为基础托物言志的记叙文,"物"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写志的基础是咏物,如果不能在文中很好地展现所  相似文献   

5.
渊源于《诗经》的比兴手法和屈原《楚辞》的托物言志手法发展到唐朝更加完善起来。唐代诗人继承和发扬了寄情于物、托物寄兴的传统,将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写了许多脍炙人口、兴寄高远的咏物佳作。初唐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晚唐李商隐的《蝉》便是这一领域中一个  相似文献   

6.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是抒情手法,二者容易混淆,故需作一比较。“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例如我国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就是典型  相似文献   

7.
咏物诗是专以咏叹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申明事理的诗。咏物诗所咏之物多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咏物诗可分为两类,一是单纯的咏物诗,一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咏物诗常常是以象征、比拟、比喻、联想、引申等手法通过所写之物来抒情言志的。小学古诗中也有几首咏物诗。如《鹅》、《草》、《梅花》、《咏柳》、《马》等。《鹅》、《草》、《咏柳》是单纯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诗歌托物言志的表现艺术的浅析,揭示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诗歌创作的积极意义和影响,为诗歌学习者充分了解并运用这一写作手法提供简要的赏析.  相似文献   

9.
“诗言志”。古代诗歌言志有多种手法,直抒胸臆而外,借景抒怀、以古喻今、托物言志等都是诗人寄寓心志的常见方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歌创作中一种凭借外物寄寓心志的表现手法。诗人所言之“志”,有时亦称哲理、情感、主旨、意蕴等,这种艺术方法,可使诗歌含蓄蕴藉。本拟就“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中国文学本有托物言志的传统,《论语·子罕》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借松柏表现坚贞的人格。《离骚》里的美人香草,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操。有些作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也常常隐去真意,而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在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中,不少是这样的。因此,鉴赏中国文学,必须注意有无寄托,如果有寄托,就要进一步弄清是什么寄托,透过表层的意象,体察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无论什么诗歌,无论写什么,总是为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重点内容皆为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的手法。难点是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易,言志难,抒情亦难;弄清文章中段与段的关系,看作者怎样由一物写到另一物,由一事写到另一事,由一景写到另一景。可考点①对偶、排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②抒情、叙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2.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1.文言文翻译、理解与掌握。2.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设计:教学难点: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课前准备:1《.病梅馆记》PowerPoint课件。2.  相似文献   

13.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两个极其重要又极其普遍的方法.本文以具体而丰富的素材,从景与物两个不同的角度详尽地介绍了写景状物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两种典型的创作手法的运用及相关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有言在先 "托物寓意"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既然是"托物言志",就必然要采用象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这就必须做到"联想自然",应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  相似文献   

15.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24):36-37
诗法指津"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16.
教学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可以从文章所采用的手法入手,如托物言志、首尾呼应等,将物的内质和人的品格联系起来。同时,也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形式,了解清楚文章写了几件事,通过哪些事情把物和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托物言志,是指作者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写,来传达自己的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这样写既能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又能增强文章含蓄隽永的韵味。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要做到物与志和谐统一,不能物与志相背离。  相似文献   

18.
《陋室铭》和《爱莲说》同为古代散文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传诵不衰。两文虽各树一帜,各擅胜场,却又有共同的特点:托物言志、比喻精巧、结构完美、语言凝练,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托物言志,情志交融  相似文献   

19.
<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吟咏起这样的句子,我们每每被“物”中之“志”感怀。托物言志不是古诗文表达哲思的专属,现代散文也常常用到这种手法,我们学习过的《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  相似文献   

20.
托物言志的散文,往往借某种影响,寄托作者的感情。这种在作者心中积淀已久的感情,一旦遇到触发之物,便如不尽清泉汨汨流出。《白杨礼赞》是如此,《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是如此,《紫藤萝瀑布》也是如此。作者抓住紫藤萝花生长状态这一重点,调动多种艺术手法,着力描写,寄寓了作者对生命、对历史的无限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