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是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重要项目,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创新举措:继2005年12月和2006年6月北京地区的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分两批命名挂牌之后,全国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又有356所学校被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这样全国共有556所学校获此称号,这些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民族学校、国际学校、职业学校等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全面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对于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筹办理念,推动和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学生体质锻炼、德育和教学工作,探索适合我国青少年教育特点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北京市委书记、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要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13亿中国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学校是普及和传播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发展人才的义务,它的作用决定着社会进步方向。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状况是衡量向13亿中国人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准,将直接关系到能否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2008,(4):32-33
当所有人聚焦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时,全国其他省份同样也在奥林匹克教育实践中探索着。陕西省西安中学被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后也迈出了自己的奥林匹克教育步伐。该校是陕西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普通标准化(重点)高中。创建于1907年,迄今有一百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了大批杰出和优秀的人才,被誉为“三秦明珠,人才摇篮”,为陕西基础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奥林匹克教育问题不仅在体育理论界谈论很久,而且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教委也向全市大中小学校发出号召,要求开设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这不仅是为了迎接奥运会,而且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本质的真正理解。正如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说:“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目的。”同时我们相信,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完善自身和建设理想社会的力量,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2008,(6):32-34
2008年奥运会在即,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作为一种履行承诺的行动已经有目共睹。如今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也几近成熟,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这也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教育界带来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奥林匹克教育带给学校教育更多的也许是活力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命名的结束,奥林匹克教育真正成为了中国奥运会来临之前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除北京作为奥运会主赛场外,青岛也是奥运会的另一位东道主,作为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承办方,青岛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因着这一特殊身份而呈现出别具特色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试论北京奥运会前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问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在我们积极准备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必须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应把奥林匹克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从奥林匹克思想的主线入手,阐述了教育是奥运会最重要的功能,较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奥运会前深入开展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教育,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要使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青少年中取得实效,应将其与生活方式的改善结合起来,教育广大青少年纠正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就应在观念上培养他们尊重自我、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操作中要全面开发体育运动的教育潜能。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加深以奥林匹克价值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迎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到来,对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 外国语大学等4所高校本科一、二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结果显示:(1)北京大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较早,方式多样;(2)在大学里获得奥林匹克教育的机会最多;(3)学生对奥林匹克知识了解总体较好;(4)学生对奥林匹克态度整体趋于积极.为了办好北京2008年奥运会,要更广泛吸收高校学生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开设基础课程和讲座;多渠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来,中小学体育课堂越来越重视奥林匹克教育,在北京海淀羊坊店小学、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顺义区马坡中心小学、门头沟大峪二小等这些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从体育课到整个校园的一些活动都围绕着奥林匹克教育展开,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而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师也在进行着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活动,在他们的体育课中,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教委已发布《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要求在所有大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这不仅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而且也是建设精神文明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为了配合这一教育,我们开辟专栏,邀请中国老教授协会奥林匹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专家熊斗寅教授为本刊撰稿,就奥林匹克运动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加以讲解。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是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重要项目,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创新举措。继2005年12月和2006年6月北京地区的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分两批命名挂牌之后,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尤其是建立了全国550所、北京200所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与奥运有关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大、中小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无疑对我国大、中小学的校园体育文化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向着健康、富有生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教育是举办国在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施效果将成为是否成功举办的一个标准,须予以高度重视。雅典奥运会大做奥林匹克精神回归的文章,使人们将视线聚焦在文化上,从而获得了高度评价。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作具体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2008,(8):22-22
历时近3年的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活动成为奥运会期间赛场之外的一个亮点。诚如奥林匹克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耿申主任所言:“‘同心结’活动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高潮,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始”。2008年7月,已经有199所学校与结对的国际奥委会大家庭成员取得了联系,开展了交流,有161所学校在结对国家和地区找到了自己的姊妹学校,开展了青少年之间、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各种教育性质的交流和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16.
更新奥林匹克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教育”是个老话题,对此首先要明确关于奥林匹克教育的两种不同涵义:1.奥林匹克教育是关于奥运会和奥林匹克历史的教育。2.奥林匹克教育是通过奥运会进而服务于奥林匹克运动更广泛的人文、社会和文化的教育。在此次论坛上,我会向大家诠释一个既令人理解但又非常令人遗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本文表明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观点,以及将奥林匹克教育引入学校体育教育在对学校体育教育本身、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方面的作用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定要把奥林匹克教育坚持下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运会后把奥林匹克教育继续坚持下去,是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是当前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奥林匹克教育对每个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家(地区)奥委会来说,都是一项《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任务。从广义和狭义的奥林匹克教育来看,都是一种社会教育,而且在我国已经开展。1993年我国出版第一本奥林匹克教材以来,奥林匹克运动的课堂教育和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受到资料来源、外语水平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欠缺的困扰。  相似文献   

19.
奥运来到中国的7年中,通过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使得我对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也更加明白自己不仅仅是要做好一名体育教师,我还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奥林匹克教育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中国目前教育体制中还存在的僵化、功利的传统思维有所冲击,与此同时,奥林匹克教育执行团队的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更多的教育专家为奥运会中期、后期的奥林匹克教育做着不懈努力和探索。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2008奥运会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各方面已经有很多论述,本文则选择奥运会教育为研究核心,在回顾奥林匹克教育思想的发展路程、结合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现状、展望2008奥林匹克教育基础之上,提出后奥运时期我国奥林匹克教育思路,充分利用先进的奥运文化资源,进一步研究奥运教育的文化功能,发挥奥林匹克教育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