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凯 《辅导员》2010,(6):24-24
前不久,听了一节评优课。令所有听课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这节课的课件做得相当不错,因此,这节课上得也算非常成功。座谈中,当听到授课教师说这个课件花费了他4个工作日的时间才制作完成的时候,笔者不禁感触良多:一堂好课,不仅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向往的,更是所有听课学生期盼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活”了起来,于是,每每评优课,教师教学魅力的展示似乎也就过渡成了课件教学的比拼。诚然,课件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几个月前,笔者观摩了几节美术评优课。其中某中学美术教师的课件出了点故障,临上课时怎么也打不开。那是一节人物写生课,面对下面听课的五十多位学生和七、八位评委,这位教师的紧张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即使没有课件也完全可以请学生担当模特,介绍人物的比例、动态等来完成教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教师在讲台上给大家鞠了个躬,说道:"我的课件打不开了,这节课没法上。"接着就准备离开教室。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两节课。一节是《秦兵马俑》,一节是《天游峰的扫路人》。对比这两节课上课件中的图片展示,我不由得感叹:图片只有用在适当的时机,才能用得有效。《秦兵马俑》这节课,在学习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部分时,教师出示了精心制作的课件。只要一点击俑的名称,课件便会相应地展示出该俑的实物图片,同时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过程1、导入——调动气氛这节课的导入,是以学生的最近认识发展区——上节课学习的仰角、俯角知识来设计过渡.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仰角、俯角的知识,请回答:问题1如图1,甲看乙的仰角是60°,则乙看甲的俯角是多少度?(展示课件)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认识时间”。这个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上过这节课的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前都对本节课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备课,在课上用到了实物、模型和课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看上去不错。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但近年来,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课堂几乎变成了专门演示多媒体课件的地方,教师把整节课的内容都做成了课件,课件代替了课本、基础训练,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从头到尾领着学生完成这节预设好的课。五彩缤纷的课件确  相似文献   

7.
大凡上课有年者,恐怕都有这样一种感受:课前的有效劳动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成正比。即课前付出的心血越多,上起课来越轻松;反之,课前不思考,上起课来总觉得磕磕巴巴。“幽咽泉流冰下难”。这就是思考的价值。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人最高贵的品质在于会思考,作为教师,思考更是弥足珍贵的品质。如果只是根据“教学用书”、“优秀教案集”、“下载的教案”等材料上课,就只能照本宣科地上着一节又一节乏味的课,教师自己味同嚼蜡,学生也听得没精打采,即便偶尔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那多半是他人的智慧,不过是在嚼别人嚼过的馍,是对他人智慧的一次克隆。制作一个课件需要相当的工夫,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制作一个课件来上课,也没这个必要,更多的是下载一个课件,  相似文献   

8.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中很重要的内容。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节课的内容又显得比较抽象而变得难于理解。所以,物理教师们多选择用课件来演示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因其简单易学制作方便而成为学校教师们的首选工具。  相似文献   

9.
吴敬德 《学周刊C版》2014,(8):187-187
几个月前.笔者观摩了几节美术评优课。其中某中学美术教师的课件出了点故障.临上课时怎么也打不开。那是一节人物写生课,面对下面听课的五十多位学生和七、八位评委.这位教师的紧张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即使没有课件也完全可以请学生担当模特.介绍人物的比例、动态等来完成教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教师在讲台上给大家鞠了个躬.说道:“我的课件打不开了.这节课没法上。”接着就准备离开教室。我不禁愕然了.参不参加评优姑且不论,而教室里还有五十多位等待上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要在学校上公开课,他拿来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课件给我看,让我指点一二。这是七年级的一节文言文课《孙权劝学》。我不能不佩服他的仔细与用功,单教案,就写了四页;前面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孙莹莹  王兵 《辽宁教育》2002,(1):116-117
一、揭示课题,激趣质疑 师:兔子兄弟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帮它吗?(演示多媒体课件).为什么同样大小的两块地用的篱笆长度不同?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能帮兔子兄弟解决这个难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好久没有这么紧张了!""我这堂课是否偏离了新课改的要求?""本来这节课我想用多媒体课件的,可惜我不会制作啊!"……这便是中老年教师展示课后执教老师说的最多的话语。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语文研讨课,执教者引导学生学习《葡萄沟》第2自然段。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引导,加上精美的课件展示,学生似乎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新疆葡萄的五光十色、梯田上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课标教材九年级(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课以“阿拉伯数字”一目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一目为代表来诠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牟晓萍老师以富有特色的设计、精彩的多媒体课件以及落落大方的教态把这一课上得很精彩.荣获了2006年全国中学历史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分析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峰 《考试》2014,(12):29-29
<正>最近,我听了一位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可以说这节课准备得十分充分,精美的课件制作,形式多变的习题设计,加上授课教师精炼的语言表达,使这节课看上去似乎很完美,什么都不缺。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好,从学生的反应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没有真正接受。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我认为这节课的失败就在于授课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授课,按照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在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接受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是这节课失败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徐斌 《湖南教育》2005,(7):32-32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最近有许多一线教师来信反映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总结出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不看教科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不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发现常常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  相似文献   

17.
这是汪学军老师2008年11月在湖北省总工会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一节课。当时现场抽签,备课和做课件一共只有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后来,又在学校作过这节课,听过的老师都觉得这节课简单、朴实、数学味浓、学生思维活跃。为什么老师们对这节课都很认同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节校级公开课,课题是《郑和远航》,课前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可是在课上,出现了故障,一个超链接网页打不开了。我只能临时改变教学预设,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精彩的课堂教学竞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9.
一、激趣导入 ,拟订目标师 :同学们 ,通过昨天的阅读 ,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刘伯承是一个很勇敢的人。生2:我知道了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将领。师 :今天的学习会让你对刘伯承有更深的了解。让我们来关注一段他年轻时代的经历。(教师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课件内容 :主要介绍刘伯承青年时代的经历 ,特别是他被称为“军神”的一段往事。)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这个曾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憾人心的故事。如果你愿意 ,请举起你的手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 ,一起写下课题。师 :在上节课的阅读中 ,很多同学已经被课文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了 …  相似文献   

20.
一、课件制作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 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而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许多人运用计算机上公开课的心态,为此花很多的时间(可能是半个学期,也可能是一个学期)来制作课件。因为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不能用在别的老师的课上。这样搞出来的课,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