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音乐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的传承也是人类文化的延续。学校音乐教育让学生赏析音乐,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让音乐传承下来。满族音乐作为音乐的分支具有音乐的通性,但是也有其独特性。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的音乐体系中有重要的意义,而学校对满族音乐的传承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镇人民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开始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城市的音乐文化应运而生。而高校的音乐教育与城市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影响,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找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契合点与有效方式,以实现城市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力度的加大,强化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习己成为当今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地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音乐教育正成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办学的一个共识.很多高等院校都结合各地的实际作了积极的探索.把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地方的音乐瑰宝深入的了解,使其获取民间的音乐养分,让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素质,扎根地方,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同时也是对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音乐发展中各个民族的音乐对于我国音乐的发展和丰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关注也在逐渐的提高,尤其是音乐作为艺术欣赏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此,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问题以及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研究和分析,进而为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关系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地域满族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通过本文的阐述分析,能够初步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对满族民歌类别及形态特征分析,加深了对满族民歌对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认识。满族民歌在黑龙江地域的音乐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推动了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历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也是艺术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通过对东北地区小学音乐教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音乐传承的意义及其现状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满族文化、满族传统音乐及音乐特征,探索满族音乐在中小学校园传承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基础教育中了解以及喜爱我们民族音乐的精华,提高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培养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教育领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目前高校对音乐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向全球化和多元教育方向发展。吕媛媛所著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对音乐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研究的源起与意义、音乐教育的理念改革、内容体系改革、方式改革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音乐教育的体系与各类教学法,既指出了国际多元音乐教育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也提出了一些对我国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策略的思考。该书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值得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没有注重从音乐本体方面培养音乐学子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基础,也忽视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上在民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存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形成脱节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音乐学术界对中华母语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关注和呼吁不断,很多音乐学家倾注了大量心血,凝聚成多部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专著陆续出版,为实行中华母语音乐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发展民族音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尽快承担起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重任,期待中国传统音乐早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诞生以后,新宾是全国首批建立的满族自治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当地萨满音乐文化发展传承受到政策法规、资金等方面的制约,所以应该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与保障体系、开发旅游资源筹措发展资金、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高校音乐教育的途径来传承萨满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0.
荆州八旗驻防设立于康熙二十二年,乾隆时废除禁止各地驻防官兵与地方交流制度,逐渐同当地人民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风俗特点。其婚丧习俗融合清代满族习俗又受当地汉族礼俗影响而有所简化。对荆州八旗驻防婚丧习俗与清代满族及荆州当地汉族习俗比较,对发掘地域文化内容和特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末年,朝鲜人民开始大批移民至我国东北部的通化地区,同时也带来了朝鲜族音乐文化。在两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共同的传播媒介和相互影响的教育体系使得朝鲜族音乐风格逐渐融入该地区的汉族音乐创作中。当地汉族音乐文化吸收了朝鲜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使两民族文化能够相互融合、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珍宝。而我国的学校教育作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实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撒拉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同其他穆斯林民众一样,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以《古兰经》、《圣训》为指导原则和文化载体.历史上,撒拉族在与我国西北其他少数民族和谐相处、交流互动过程中,在借鉴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性.撒拉族宗教音乐就是其独特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本文对青海循化撒拉族宗教音乐形态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伊斯兰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弦乐室内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培养学生组织、配合的团队精神和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弦乐演奏、乐理知识、视唱练耳、音乐史、和声学、曲式学为一体的课程,它同时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作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目前弦乐室内乐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内容,文章对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5.
雅乐是主流音乐的代名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就有之,特别是周公姬旦制礼作乐,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体现中和之道,为历代儒家所尊奉。虽然朝代更迭会给雅乐造成破坏,但是新政权确立之后,文化建设就会成为统治集团的重要任务,所以雅乐建设历汉唐宋元明而不衰。本文的给出,乃期待有识之士的提倡、音乐家与词作家的组合创作,推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雅乐。  相似文献   

16.
民间歌谣作为飨宴(宴会)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居有正式的位置,是在后汉王朝;曹魏时,仍在民间继续传唱同时也作为宫廷飨宴音乐的二十二曲短箫铙歌中的十二曲乐曲仍在行用,它们的歌词内容则被改变为讴歌王朝的创立及其权力的正统性。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演变、社会进步、经济刺激、人文推动的种种因素下,音乐文化产业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执政党地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产业。音乐文化与音乐文化产业的连接已成为必然。通过对音乐文化与音乐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评价标准、艺术追求、教育宗旨、受众人群、区位优势、国际交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剖析与探究,让我们对音乐文化更好地融入、转变向音乐文化产业的趋势有全新的定位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音乐自原始巫礼到先秦的乐教,经汉唐盛世的大量胡乐的传入,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的作用长盛不衰。文章主要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出一些有关于音乐的例子,简要说明音乐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古青州文化和音乐的纵向梳理,将其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古州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做出恰当的定位。全文论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古青州文化和音乐综述;二是古青州文化和音乐的独特性;三是今日青州文化和音乐风采。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结合考古发现,来窥探古青州文化和音乐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声乐是一门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声乐演唱的"民美结合""民通结合""美通结合""民美通结合"等演唱方法不但形成"声乐演唱跨界现象",促使声乐演唱和文化意识的多元化,而且对审美文化观念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教化、宗教启蒙、大众消费三个方面,对构建当代传统文化,乃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现代和谐社会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