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许多人能够记住秦观,大概是因他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鹊桥仙》,未了的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道慰藉了多少相恋却不能相守的红尘伴侣。秦观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同游于苏轼的门下,并称“苏门四学士”。  相似文献   

2.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与秦观的《鹊桥仙》都是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传说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但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许多不同之处。《迢迢牵牛星》是通过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世间思妇的不幸,应归入思妇诗之列。诗中主要借织女的相思之苦来表现人间思妇的闺怨。对于织女着墨并不多,只用  相似文献   

3.
<正>鹊桥仙 (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似文献   

4.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它最早起源于西周末年,以后广泛流传,直至今天。在长时流传过程中,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断的加工、丰富。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就是一首取材牛郎织女的佳作。“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寒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神话是神秘的,它留给后世一个又一个可解不可解之谜.即以千古流传的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神话为例,它不但以其主题、内容、手法征服了千千万万读者,而且也以其神秘之谜吸引了千千万万的研究者.别的不说,单是牛郎织女相会时天河上忽然出现又很快消失的“桥”就足以让人大费脑筋了.《鹊桥相会》,这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目,由这个剧目演绎生发出去的剧目不胜枚举;《鹊桥仙》,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著名词牌,用过这个词牌的文人难以数计;至于诗词中提到“鹊桥”,那就更洋洋大观.北宋大词人秦观不但多次用过《鹊桥仙》词牌,而且还在一首词中这样吟唱:“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见鹊桥归路.”  相似文献   

6.
时间:2005年3月25日地点: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学生: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高一(3)班同学第一课时正式学习课文之前,照例是由学生轮流上台讲解古诗欣赏。今天轮到汪洋同学当“老师”,她把秦观的《鹊桥仙》抄在黑板上.然后给同学们讲解她对这首词的理解:“今天我给同  相似文献   

7.
尹圆圆 《考试周刊》2012,(20):20-21
在众多抒发牛郎织女七夕情的文学作品中,秦观《鹊桥仙》不拘一格,立意高远,高调指出爱情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彼此感情的真挚永久,而不在于朝朝暮暮。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陆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七夕诗话     
七夕之夜,碧空晴朗,人们仰望深邃苍穹中的璀璨繁星,往往会联想起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源远流长,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而在这个中国特色的情人节里,更值得我们谈论或吟咏的是那些关于七夕的美妙诗词。宋代词人秦观在一首脍炙人口的《鹊桥仙》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传说牛郎织女因违背“天条”,相爱成家,于是横遭王母娘娘的阻拦与破坏,被永远地拆散在天…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基本模式,事件域认知模型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在很多方面都有具体的应用,也给汉语古诗词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将运用此模式解读秦观的词《鹊桥仙》。  相似文献   

11.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被选人人教版高语第三册。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喜欢。可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教材没有作注,教师教学用书也只说了大意: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能够确定为秦观所作的八十多首词中,就内容看,大致可分四类:一是怀古;二是恋情;三是迁离之苦;四是追忆往事。而寄慨身世,则是作为秦观全部词作的情感贯穿线。就数量看:第一类中,只有调寄《望海潮》之《广陵怀古》、《越州怀古》、《洛阳怀古》等三、四首。三、四类合在一起,共计三十余首。其余四十多首,即第二类,都是写恋情的。可能正是这一原因,近几十年来一些较有影响的文学史的编著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淮海词》依然停留在男欢女爱、离情别绪的圈子里,走的是晏、欧一派的旧路。这种看法虽然不能说是毫无根据,但至少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3.
秦观以爱情为题材的词作,超过了今传《滩海词》的半数(近六十首),而且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八六子》(倚危亭)、《鹊桥仙》(纤云弄巧)、《满庭芳》(山抹微云)、《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他的爱情词之所以数量如此之大,与其曾奇迹青楼,以词作“酬妙舞清歌”①的生活不无关系,更与他敏锐善感的心性息息相关。本文就他的爱情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初步探讨。秦观的爱情词有四十多首是写与少女或歌妓相悦相恋的感情的,这些词内容丰富多彩,几乎写出了爱情的全过程。这里有刻骨铭心的单相思,协已动魄的初次会,…  相似文献   

14.
秦观(1049——1100),是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作家。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起用了“穷凶稔恶”的章惇为相。他一上台,即和蔡京、蔡卞一伙大兴党籍,打击元祐旧党不遗余力,统统加以“诋毁先帝,为臣不忠”等罪名,一概斥逐外地。秦观就在被贬之列。秦观是绍圣元年夏秋之交到处州的,他在处州监酒税。在此期间,秦观先后写下了七、八首诗和四、五首词。这些作品,是我们了解秦观在处州时期生活、思想与创作的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恋人的别离则往往是其中最令人伤感的话题。同为描写爱情之作,秦观的《鹊桥仙》和邓恩的《别离辞》虽然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传统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两首作品却表达了作者大体相同的爱情观。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的不同题材﹑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分析这两首不朽的爱情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古之伤心人"秦观是有宋一代极为重要的一位词人。其组词《望海潮》,在他的词作中颇具有典型性。多舛命运与灵心善感双重挤压下,产生了这四首词作。而这四首词的描写内容,主要为前三首的怀古忧时和后一首的惆怅情意。在艺术特征上表现为叠加深婉意象,营建凄迷意境,巧用深隽语言,铺叙错综结构。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对分析秦观其他词作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徐志摩的笔下,桥是绵长的离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秦观的《鹊桥仙》里,在流传了千  相似文献   

18.
闲适诗为古诗注重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的一种流派。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秦观存诗四百三十余首,"闲适诗110首、准闲适诗8首"。本文以其闲适诗为研究对象,以期领略词人秦观作为诗人出现时,其闲适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湘南学院学报》2017,(4):58-61
《满庭芳》(雅燕飞觞)是宋代茶词中的优秀作品,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徐培均认为其创作于元丰二年己未(1079)秦观在会稽参与郡守程师孟宴集活动时,这也是多数秦观选集持有的观点。但从秦观与程师孟及向宗回两位郡守的关系、秦观的茶诗词创作、茶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满庭芳》(雅燕飞觞)极可能创作于元祐三年(1088)秦少游任蔡州教授参与郡守向宗回的宴会活动之时。  相似文献   

20.
景建建 《文教资料》2010,(18):26-27
在解读古典诗词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受到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干扰,把古典诗词现代化,这样必然造成对古典诗词的误读。本文以《古诗文名篇难句解析辞典》中对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误读为例,来证明其错误所在,并进一步探讨了数词"一"的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