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宁市读者刘显源先生 ,指出 2 0 0 1年新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有一处重大差错。刘先生在信中说 :该册《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是史思雷写的《欧阳修追字》。文中写道 :“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 ,曾建造了一座别墅 ,取名‘画锦堂’。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应朋友之邀为‘画锦堂’写下了《画锦堂记》。”刘先生说 :“我初读而疑惑 ,继读而惊骇。”刘先生指出 ,据史料记载 ,宋朝宰相韩琦建的是“昼锦堂”而绝不是“画锦堂”。欧阳修应朋友之邀写的也是《昼锦堂记》而绝不是《画锦堂记》。并指出 ,所谓…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语文》第十一册课文《欧阳修追字》中的一些瑕疵,《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谢国顺老师已在《“画锦堂”乃“昼锦堂”之误》一文中指明。笔者在细读课文《欧阳修追字》时发现文中还有一瑕疵,现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课文中说韩琦在“画锦堂即将竣工时”“请他(欧阳修)写一篇文章(《昼锦堂记》)”。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据《安阳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记载:“昼锦堂是韩琦知相州时在州署后园修建的一座堂舍。”韩琦于至和二年(1055年)二月知相州,第二年即嘉元年(1056年)七月被召还为三…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昼锦堂记》和苏轼《韩魏公醉白堂记》均为以"议"为"记"的范例。其特点都是名为"记",却通篇议论,体现了这类山水景观记在唐宋时期的变化。细读文本,会使我们得到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昼锦堂记》和苏轼《韩魏公醉白堂记》均为以“议”为“记”的范例。其特点都是名为“记”,却通篇议论,体现了这类山水景观记在唐宋时期的变化。细读文本,会使我们得到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欧阳修的《相州昼锦堂记》旨在褒扬韩琦“出昼锦之荣之外”的大节,其实,该篇在颂美韩琦大节的主意之外,有更深一层的蕴意,即勉励和警醒韩琦永远谦虚谨慎,保持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证了李伯元的一部重要作品——《庚子国变弹词》的资料来源问题。文章通过将《弹词》文本与报章汇辑本《西巡大事本末记》及其盗印本《西巡回銮始末记》的对勘共读,指出《西巡大事本末记》一书实为李氏写作《庚子国变弹词》的直接依据;从而使李伯元“取材于中西报纸者十之四五”的自我表白具体化,并可由此进一步了解《弹词》的写作情况。  相似文献   

7.
文学家对于自己笔下的人物总有一定的寄托,通过人物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甚至有时作者不仅是在塑造人物,同时也在塑造自己,以至作品中的人物有时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这种双向反映创造出来的形象,就是有机地融合了主客体,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艺术典型。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探讨、把握迅作的主题。《长恨歌》中的杨玉环是作者精心塑造,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我们不妨从对杨玉环形象的分析,从这一艺术形象的客观效果上来看《长恨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娇红记》是晚明剧作家孟称舜的一部优秀剧作,这部爱情婚姻悲剧体现了晚明时期“言情”的文学思潮。文章将《娇红记》与它之前的经典言情戏曲作品《西厢记》、《牡丹亭》相对比,探究其言情特点,得出结论:《娇红记》的言情思想有一定的超越性,一方面,从作品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来分析,情的意蕴一步步深化;另一方面,从作者创作的主题思想来看,情的意蕴一步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阅读女性弹词小说中关于女主人公最终归宿及宣扬女性传统美德的文字,可以发现女性作者们是在男性的凝视之下进行写作的。在长期的男性凝视下,女性不仅会认同男性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符合男性凝视的女性形象。作品《笔生花》通过文本中展示的作者邱心如所受的封建教育、她对女主人公婚后生活的细微描写和对作品人物的塑造等,使人感受到浓重的封建道德意识,她的写作无疑也是在男性视野的凝视之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是台湾学者胡晓真以明末清初的女性弹词小说为研究对象,追溯中国女性叙事文学史的一部学术著作。通过对弹词小说的文本解读,探析近代江南繁荣的才女文化与女性文学的关系,思考女性在弹词小说创作与流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女性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从父女关系这一视角对这部女性文学著作进行简评,透过女性弹词小说所呈现的复杂的父女关系窥探女性话语之下的晚明时代变局。  相似文献   

12.
郝允龙 《现代语文》2010,(3):154-155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弹词的研究相对薄弱,新世纪以来,人们对弹词的研究已经从文献考证、目录的整理,到了更为深入的层次。《清代弹词研究》、《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和《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三部弹词研究专著,为弹词的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不仅是作表达个人的伤时之感,更重要的在于传达其对人生真谛的认识:人生是一部幻书。幻书之论既是他的人生观,也是他的人物观。纵览全书,构造幻相、解构传统寓意以及形成反讽效果,是《金瓶梅》人物塑造艺术的精髓所在。读可以通过小说的主人公西门庆与潘金莲等人物的形象塑造,洞悉作的笔墨用心。  相似文献   

14.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 ,同时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它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和小说、戏剧的始祖 ,而且它的写人艺术达到了超前的成熟。从《史记》产生到唐代传奇出现之前的九百年间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写人艺术能够赶得上《史记》。早在先秦时期 ,我国的叙事艺术如《左传》、《国语》、《国策》等 ,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甚至具有了某种典范的意义 ,为日后《史记》以人物为中心的划时代著作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但是 ,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的艺术创作 ,在先秦还…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艺术地记采了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方方面面细节,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广大人民的疾苦,仿佛一卷完整的时代画面。百年之后,拉丁美洲哥伦比亚也出现了一部体现其近代殖民地时期的历史、社会风貌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对照两部小说,从环境描写、人物个性、女性形象等三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其中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思想价值均有多处相似。  相似文献   

16.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魔笛》是他顷尽一生的实践经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谱写的一部伟大的歌剧,为后来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从《魔笛》的创作背景、历史地位、音乐构思、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描绘了许多女性人物,对后世女性人物的塑造影响重大。学界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就一直在持续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探析《水浒传》中女性人物的塑造方法入手,通过对《水浒传》女性人物的塑造意义、《水浒传》女性形象塑造水平的提升等内容上进行叙述,对作者女性观的进步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路露 《文教资料》2012,(32):194-196
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版本比刊,以"场上曲"的关目结构为切入点,从中探究《西楼记》的排场设置、矛盾线索;对剧中的人物塑造以及作者的创作观念、艺术风格、主题思想进行观照。《西楼记》上本前二十出的关目设置优于下本后二十出,作者限于对才子佳人爱情的赞美倾向,以致于后二十出流弊于团圆的大收煞。即便其有着较为高妙的艺术特色,但关目结构的安排不仅影响了人物的形象塑造也限制了作品本身的主题深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红楼梦》(指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书)是我国思想和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古典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没有一部古典小说能与它比拟。它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艺术典型。《红楼梦》的反封建倾向和艺术魅力是通过大量而优质的典型人物鲜明生动地显示出来,而主要不以故事情节取胜。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事件中表现众多人物各种各样的思想性格,反映人物与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林黛玉进贾府》集中体现了这一成就。贾府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及斐松之所注的历史材料,并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叙述顺序,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讲史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因此,《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就有了这样一个特点:即《演义》中的人物大都是历史人物,《演义》既要根据历史,又要作为艺术创作不同于历史,运用匠心化历史为艺术创作。作者罗贯中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其中包括在史实的基础上围绕人物形象来提炼情节。本文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比较,从关羽形象的塑造来看罗贯中是如何提炼情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