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提高体育院校研究生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探讨PBL教学法在基础理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教学效果检验,将参与的三年制研究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实行PBL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实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发现PBL教学法可改善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存在PBL教学没有适合的教材,评价体系不科学,教学资源紧缺等问题.建议PBL教学法可广泛推广,但应编写相应教材,完善评价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注重教师的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对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与传统实验课教学法在运动解剖学实验课中应用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在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利于所学内容理解与记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利于个人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利于自主学习技能的锻炼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可以认为,PBL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该文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进行训练,了解PBL教学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使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对30名网球运动员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8周的教学训练。结果:实验后实验组身体素质(50m跑与立定跳远)具有显著性的提升(P<0.05);网球技能方面两组实验前后均有显著性提升(P<0.05),将两组之间的网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的运动员进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对于提升网球专项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尤其对50m跑与立定跳远2个项目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建议:今后在网球教学中,高校网球教练员可以采用PBL教学法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兴趣,培养训练积极性,但需要教练员充分掌握PBL教学法并熟练运用,也需要拥有更多的网球专业知识储备,为提高网球专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及其教学效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013级大专临床医学6个班,其中3个班实施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为实验组,另3个班全部实施传统教学为对照组,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实验组学生多选题、分析应用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学生评价课堂气氛、学习兴趣、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与别人的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面扩展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9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仅在基础知理解识记忆方面两组学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大专生的《预防医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7):646-650
目的采用TBL+PBL教学模式对羽毛球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研究,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40名学生,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授课,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从身体素质,羽毛球技术,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羽毛球技术、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方面与对照组学生呈显著差异(p<0.05),但在身体素质无显著差异,并且学生对该教学模式较为满意。结论 PBL+T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高校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广TBL+P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动解剖学”2008年被评为集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立项项目。为了更好地推动“运动解剖学”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对“运动解剖学”精品课的课程建设背景、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解剖学”精品课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进行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突出了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合理性;采用了CAI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并进行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现有教材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删减;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内部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运动解剖学的各种媒体教学手段,讨论了如何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这些教学方式,提高运动解剖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好运动解剖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为以后的理论和术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在中职卫校儿科护理学中开展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级中职护理专业2个班(113例),并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在以后儿科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运动解剖学》涉及大量非常复杂的名词、概念、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分析了当今高专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教学现象及导致低效教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运动解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有效教学能以最少的教学投入,成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PBL教学法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实验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PBL教学法具有的优点,并结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实验课的课程特点,探讨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系统实验课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示应用PBL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讨论提纲;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校应注意配套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跨栏过栏阶段的教学实验研究,对实验组采取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结果表明,在经过8周的训练后,实验组过栏阶段的成绩要提高比对照组明显,动作技能水平提升较快,说明实验组核心力量加强后,身体稳定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且运动方式较为节能。在以后的跨栏教学中,适度的加入核心力量训练,为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提升提供条件,有助于学生对跨栏技术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PBL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体育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将2011级羽毛球选修班122名学生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学期末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学期末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测试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BL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并针对PBL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各年龄段对应各项素质敏感期的生理特征,利用素质敏感期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白佛小学四年级四个班和峰峰春光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抽取的小学、中学各四个班中前两个班为实验组,后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前对小学各班进行50米测试,中学各班男生进行1000米测试,女生进行800米测试。对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10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应项目的测试,观测利用素质敏感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建议:在学生素质敏感期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显著,建议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素质敏感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跷跷板横叉训练器对横叉柔韧性训练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经过教学实验横叉柔韧性与体前屈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测试结果成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的柔韧性经过跷跷板横叉训练器的辅助训练,其柔韧性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横叉训练器对横叉柔韧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训练和教学中适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健美教学改革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97级健美专项课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 ;98级健美专项课为实验组 ,采用乔·韦德的训练法则、杨宏建健身指导等方法 ,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组教学法改革前后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改进教学方法 ,对提高学生健身意识、健身效果、增强体质、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多媒体课件编制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研制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教学CAI课件,并在教学中加以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CAI教学方式能够更为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应用“分层-合作-研究性”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实验组的学生在理论成绩、技术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普遍优于对照组的学生;“分层-合作-研究性”体育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分层-合作-研究性”体育教学模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内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课外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分层-合作-研究性”体育教学模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有效的校园足球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校园足球教学效果,本文选取某高中学校两个高三年级进行为期18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实验前、实验后分别对两组学生的足球技术水平及综合能力进行测试,并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实验前,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足球颠球、25米踢准和运球过杆射门三项足球基础技术水平都显著提高,但实验组学生足球技术水平提高效果更加显著;在学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和群体凝聚力培养方面,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不显著,而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上述三项能力差异显著。因此,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足球技能和综合能力,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积极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情境教学法在学龄前儿童武术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武术启蒙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试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均有提高,但实验班三项测试指标的均值均高于对照班,立定跳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坐位体前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武术学习兴趣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武术学习主动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班和对照班"十二生肖拳"技术考试成绩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学生间合作交流、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课堂参与、学生学习效果和特色加分等五个方面对两个班武术课堂进行评价,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武术课堂教学评价为"优",运用传统教学法的武术课堂教学评价为"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