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学方程时,同学们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与方程有关的问题. 一、理解等式有关性质应分清的几个问题1.等式和方程的联系与区别等式和方程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比如4 7=3 8,这是等式而不是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说,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具备两个要素:(1)方程是属于等式的范畴;(2)这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比如3x 7=7x-6,就满足这两个要素,所  相似文献   

2.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孙中山,课文写了他一件什么事?(破陋习)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儿的“陋习”指什么?(缠足)“破”的意思是——(破除、废除)
  3.让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5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会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生:玩过。师: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跷跷板的原理来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4.
概念出示后,除了使同学们找出概念的内涵、外延外,我还常用反问的方法增强同学们的记忆。如教师说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同学们齐声回答:“不对!”应该是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不能说式子”。因为“方程”这一概念内涵包括:未知数和等式这两点。式子可以是等式,也可以不是等式。再如:倍数、约数的举例,12÷4=3,我说12是倍数,3和4都是约数,同学们还是纷纷举手,说:“不对,倍数和约数不能孤立的存在,应该说12是4的倍数,4是12的约数”。 反问法,可以使学生通过辨析,来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c2.使学生能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通过观察、比较和类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同学们已学习了整式,并且会用整式表示某些数量关系,也学习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一些方程的解法和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1)给出下列代数式或方程:说出(I)中代数式或方程的名称。(2)填空:①n公顷麦田共收小麦m吨,平均每公顷的产量为吨。②将式子(2x-y)÷(x+y)用分数线形式表示…  相似文献   

6.
如果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不解方程可求得下列代数式的值:(1)x12+x22;(2)1x1+1x2;(3)x2x1+x1x2;(4)x12+x1x2+x22;(5)(x1+k)(x2+k)(k为常数);(6)|x1-x2|···仔细观察这些代数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式子中的x1、x2互换,原来的式子不变.例如,把x1、x2互换后,x12+x22变成了x22+x12,|x1-x2|变成了|x2-x1|,其值不变,我们把这类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对称式.  相似文献   

7.
一、闲聊宋词--印象
  1.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经典的瑰宝,同学们平时读过哪些词?谁能朗诵几句?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词。(板书:清平乐yue村居)指名读,正音。  相似文献   

8.
一、细心选一选1.下列四个式子:①3x 2=5x-1;②-21!"2 34=1;③2x 3≤5;④y2-1=2y.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为().A.3x-2B.xy-1=0C.2x=1D.x2 2x 3=03.下列方程中,和方程23x-1=52的解相同的方程是().A.2x-3=5B.4x 1=15C.3x-1=7D.4  相似文献   

9.
案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教学片断——字母式子中省略乘号的书写方法) 出示题目:同学们排队做操,每排x人,正好排了x排,做操的一共有( )人。  相似文献   

10.
【例1】判断题:(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2)1x+3=x是一元一次方程(.)【错解】(1)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所以打“√”.(2)原方程中的X都是一次的,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打“√”.【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1)对方程的定义不理解,没有正确认识“方程是一个等式”,题设中少了关键的词“等式”,就不是方程了.(2)一元一次方程是整式方程.上述方程中的式子1x的分母含有字母,这不是整式,也就不是整式方程.【正解】(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原命题错误,打“×”.(2)这不是整式方程,去掉分母后,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1+3x=x2,所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图分类号:G632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词句,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情怀。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12.
经济型数学题是数学解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一般是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方程.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审题找出题目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不等)关系,列出方程(不等式、不等式组).这里找出量的关系是列方程(不等式、不等式组)的关键和难点,有如下规律:(1)确定应用型问题的类型,按其一般规律方法找等量.如:工程类,就要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单位1;(2)将问题中给出的条件意思分成两个层面,分别找出等量关系;(3)利用画简易图,分析图形的长和宽,找出等量关系.(4)借助图表提供信息,按横向或纵向区分别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等式或不等式(组).  相似文献   

13.
你小时候挨打之前,爸妈有没有说过什么开场白?
  来看看其他小伙伴们分享的被打开场白吧,看看有没有唤醒你童年的记忆。
  1. 知不知道错哪里了?
  不知道。
  错哪里都不知道?(开打)
  2. 知不知道错哪里了?
  知道了。
  知道了你还错?(开打)
  3. 知不知道错哪里了?
  ——不作声。
  你还敢犟?(开打)
  4. 你以为我不敢打你啊!(我从来都没有以为你不敢打我啊)
  5. 我本来不想打你的。  相似文献   

14.
在遇到含有绝对值的式子时 ,同学们常常颇感为难 .解决绝对值问题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是 :分类讨论 .怎样恰当地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呢 ?下面例谈如何突破难关 ,揭开绝对值的面纱 .例 1 求方程|x|+ |y-1|=2的图象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分析 这个方程含有两个绝对值符号 ,为去掉绝对值的符号 ,应分四种情况讨论 :(1 )当x≥ 0 ,y≥ 1时 ,方程化为x+ y=3 ;(2 )当x≤ 0 ,y≥ 1时 ,方程化为-x + y=3 ;(3 )当x≤ 0 ,y≤ 1时 ,方程化为-x -y=1 ;(4)当x≥ 0 ,y≤ 1时 ,方程化为x -y=1 .如图 1 ,图象是中心在O′…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天山牧场的迷人景象。
  (2)认识8个生字,读写策马、驰骋、映衬、嬉戏、灰烬、婉转、金碧辉煌、连绵不断等词语,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相似文献   

16.
一、由因式的分解引发逆向思维 例1(√5-√3)2(8+2√15).分析大多数学生是从先算平方,再按多项式法则展开、合并这一常规解法.注意到8+2√15这个式子的结构特征,这个式子能"分解因式"成(√5+√3)2,故原式等于(√5-√3)2(√5+√3)2,此时再逆用积的乘方公式即可.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深圳市观澜中学的男子、女子篮球队共67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问卷67份,回收63份,有效问卷63份;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2)访谈法:通过日常训练中的接触进行观察、询问;与在校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座谈。
  (3)文献资料法:本文检索并参考了近几年国内有关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研究文献与报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自已近几年实施苏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谈谈对解析几何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些体会.
  1探究问题定义入手
  (1)求椭圆C的方程;
  (2)已知点 P(0,1),Q(0,2),设M ,N是椭圆C上关于y轴对称的不同两点,直线PM与Q N相交于点 T.求证:点 T在椭圆C上.  相似文献   

19.
在解答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时,若设直线F(x,y)=0与圆锥曲线G(x,y)=0的交点A、B(弦的端点)坐标为(x1,y1)、(x2,y2),将这两点代入圆锥曲线的方程并对所得两式作差,得到一个与弦的中点和斜率有关的式子,可以大大减少运算量.我们称这种代点作差的方法为"点差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课件)在队日活动中,小强和小红一组。
  师:他俩带了哪些食品?(生: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怎样分比较公平呢?(生: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