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肖邦的钢琴前奏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体裁。研究其创作特点和创作风格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肖邦及其它钢琴作品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将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声乐演唱。声乐演唱通过对原有作品的理解,来将其进行演绎、诠释,通过二度创作来向人们传递音乐的美感和声乐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将声乐作品进行演绎,就需要在声乐演唱中加强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3.
刘岘是新中国第一代木刻艺术家.是鲁迅倡导下的木刻运动的先驱,他一生勤奋创作,直到1990年9月21日溘然长逝。他为我们留下了四千幅左右的木刻作品。在他75年的岁月里能创作出如此多的作品.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勤奋可想而知。翻阅这些美仑美奂的作品.我们不禁疑问,什么给了刘岘孜孜不倦的动力和不倦的创作激情,从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对杨丽萍舞蹈作品的创作思想及内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杨丽萍舞蹈创作形式的创新和具有原生态的舞蹈表演,并结合杨丽萍舞蹈作品分析其舞蹈风格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也揭示了在杨丽萍舞蹈作品创作思想及内涵背后所产生的舞蹈影响和对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作家艺术家们创作作品,其根本目的是要发挥其作品的社会作用,其前提是其作品要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即创作离不开鉴赏;反过来,作家艺术家们也可通过自己的艺术品来“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我们认为,创作与鉴赏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施光南是20世纪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其中对于歌剧创作的追求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和《屈原》开创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严肃歌剧创作的先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施光南歌剧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以“自叙传”的形式塑造了二三十年代知识青年形象,透视作品主要公与女性交往的经历及心理活动,有助于我们对其创作更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文坛的一代大文豪。中国对谷崎润一郎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其作品的译介,而且对其创作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创作手法等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众多瞩目的成就,使我们对谷崎润一郎及其作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在艺术歌曲及合唱创作方面,《海韵》便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歌词与曲式、旋律以及和声等创作技法的分析,来揭示赵元任先生的创作手法,进而为演唱和指挥这部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志信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他的作品深受大众和专业人士喜爱并广为流传。因此,对于他的作品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研究,本文对其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与尼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尼采在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卡夫卡虽然是一位弱者,但在他身上常常透露出强者的气息和精神;尼采是一位强者,但他病弱的身体却承受不了强力的重压。尼采是一位爱好用格言或寓言写作的哲学家,这对卡夫卡的创作也有着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卡夫卡是一个总在怀疑的祈祷者,尼采则是一位“重估一切价值”的狂人。卡夫卡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作家,他在推崇和接受尼采的过程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原创思想和个人品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卡夫卡同父亲之间曲折复杂的关系在其文学创作中的反映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着重分析卡夫卡从父亲那里受到的决定性影响以及卡夫卡从反抗鄙视畏惧父亲到希望得到父亲理解的过程在文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卡夫卡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透视他与众不同的民族情结。卡夫卡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甚至他对自己的犹太民族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在小说中,他一方面极力回避“犹太人”的字样,另一方面又对犹太民族的生存境遇表现出深切的关注。犹太情结,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犹太人的卡夫卡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特殊标记。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被誉为“现代主义小说之父” ,其作品亦被称为“寓言小说” ,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卡夫卡作品中所传达的孤独、异己、焦虑、绝望、非理性等情绪以及与时代连成一片的阴沉的气氛正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卡夫卡笔下主人公的悲剧 ,就是现代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之所以成为卡夫卡,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时代和当时知识分子对人生意义的求索有关,然而作为一个被抛入世界的陌生者,他只有凭借着文学创作来质疑世界,因而卡夫卡个人身份的独特性对卡夫卡作品风格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艺术上、美学上的卡夫卡是丰富多彩的。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已有的对卡夫卡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作品的"异化"主题上,本文拟从艺术形式的创新上,把卡夫卡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比较,从而分析卡夫卡小说中显示出的巨大创新:其一,在叙事重心和艺术视野上的转向,由公众化转向私人性;其二,叙事艺术手段的革新,多用隐喻和象征;其三,具体到操作层面,人物是非典型和反主角的,情节是细节真实和整体荒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正是卡夫卡本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两人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如对自己的工作都是既排斥又无从选择,都有着冷漠的家庭关系和一个专横霸道的父亲,卡夫卡的“患病情结”在格里高尔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对两者之间现实与象征关系的论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卡夫卡的创作心理及动机  相似文献   

18.
荒诞的世界,虚无的人生——解读卡夫卡的小说《城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兰兹·卡夫卡的创作一直是值得评论家研究的对象,孤独、阴郁、困惑、虚无、荒诞等等是卡夫卡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主要艺术风格.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城堡》最具代表性地表现出了这些特点."城堡"和"K"都成为了抽象的符号化的象征,代表着"现代人的困境",是卡夫卡将现实和理想连接在一起时探索出的艺术境界.本文将虚无和荒诞作为研究卡夫卡的切入点,去发现此中具有相同特征的人生境界,并分析其心理特点.而将这两大境界结合在一起时,卡夫卡小说所带有的预言性特点就彰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解构是后现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卡夫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表现主义作家,但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已经体现出了一种后现代解构的倾向。其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解构性特征为:对人主体性的解构,对传统确定性思维的解构,对传统语言观的解构。卡夫卡的创作具有后现代倾向。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作家,但其创作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关于《变形记》的解读,至今还没有从后现代的角度来理解。按照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理论,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消解责任的小说。格里高尔的变形是与卡夫卡对家庭责任感的消失密切相连的。文章从卡夫卡恐惧做养家男人、不愿做养家男人、想象做养家男人及至逃避做养家男人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卡夫卡家庭责任感的淡漠影响到了其作品的主人公,也是逐渐丧失了其养家责任,体现了后现代的消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