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华东版)第59页有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液化时放热.通过实验说明: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会液化,容器B的水温升高,说明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中介绍了一种水蒸气液化放热演示实验方法:将烧瓶中的水在酒精灯下加热至沸腾,再将水蒸气用导管通入冷水中,可观察到插在冷水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放出了热量。(见1987年第2版p.90) 这个实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水蒸气液化时不放出热量,冷水的温度是否也会升高?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高温的水蒸气(或液化了的高温的水)与冷水间存在着温度差,当它们混合时必存在热量的传递,使冷水温度升高。这样看来,这个实验对证明水蒸气液化放热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初中物理新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中有一个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的演示实验 (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上述实验不能有力地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是放热的.因为即使水蒸气液化时不放出热量,由于通入试管中的原来就是高温的水 蒸气,通过热传递,容器 B中的冷水也会从试管A中吸收热量而温度升高,这就掩盖了液化放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中存在问题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第15面图1—19通过“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比较吸人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多少,该“活动与探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人体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当对着玻璃片呼气时,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凝结,这只是温度差造成的水蒸气液化现象,并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于空气。试想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玻璃片放在空气中,表面也有水蒸气液化;同样牙科医生对病人做检查时,将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烤,防止伸人口腔时镜面上凝结水蒸气,也是一样的道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发现问题 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观察水蒸气的液化实验时,发现烧瓶中的水沸腾时,只能在水面附近观察到无色透明的部分,而在瓶口处出现了“白气”。这“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因此,实验会给学生造成“白气”就是水蒸气的错误认识。为此笔者利用身边的废旧注射器,自制了教具,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温度降到足够低或水蒸气遇冷才能液化。关于这一实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是这样做的:在烧杯里加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玻璃片的下面出现大量的水滴,水蒸气液化现象十分明显。但该实验只能让学生观察到液化现象,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水蒸气(气体)液化条件这一难点,因而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气体液化现象时较为困难。若将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既能直观地观察到液化现象,又能深刻理解气体液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中存在问题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第15面图1-19通过"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多少,该"活动与探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人体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当对着玻璃片呼气时,看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凝结,这只是温度差造成的水蒸气液化现象,并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于空气。试想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玻璃片放在空气中,表面也有水蒸气液化;同样牙科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第二册82页“液化”这节课的演示实验,课本上是采用让“水蒸气”喷到一个冷的物体上,然后看到有水滴掉下来以说明气体液化的。但我认为此实验不太妥当,因不能很好地说明变化的本质,我们看到的是还没有喷到冷物体上的“白气”,实际上不是气体,而是已经由水蒸气液化了的微小水滴,所以呈雾状。这样,实际上是水蒸气从玻璃管口喷出后就开始了液化,从而形成了白雾,用冷物体接收,只不过是集小成大,但不能说明水蒸气是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液化”一节中提到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并做了粗浅说明。由于课本主要介绍的是气体在液化温度时的液化规律,所以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液化必须在达到液化温度时才能进行。这样,显然难以解释雾和露形成的原因。学生会很自然地提出疑问:既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温度为100℃且能放出热量,那么为什么水蒸气在低于100℃时会液化成露和雾呢?为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克服学生上述的思维障碍,我们在教学《液化》一节时进行了如下点拨:首先向学生指出:与汽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中,有一个证明液化放热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仪器包括铁架台(未画出)、石棉网、酒精灯、带塞烧瓶、试管A、U形细玻璃管、温度计、盛水容器B],将烧瓶中装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试管,发生液化现象,与此同时,容器B中水温度也随之升高,于是便可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其实这并不足以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因为尽管水蒸气发生液化后,变成同温度的水(在同一压强下),这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但试管中液化的水不断与试…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现问题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观察水蒸气的液化实验时,发现烧瓶中的水沸腾时,只能在水面附近观察到无色透明的部分,而在瓶口处出现了"白气"。这"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因此,实验会给学生造成"白气"就是水蒸气的错误认识。为此笔者利用身边的废旧注射器,自制了教具,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第二册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添加了“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成功率低。它的主要不足有:①烧瓶产生水蒸气的温度低,玻璃导管直角处易有冷凝水滞留,实验时间太长;②酒精喷灯加热时,易使玻璃管因局部过热而熔化变形,有时还极易炸裂,不安全;③干燥剂易液化,干燥作用失效;④玻璃管内还原铁粉与石棉绒混合,石棉绒传热较慢,铁粉不易很快获得高温。  相似文献   

13.
液化放热的物理现象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难以解决的演示实验之一,单凭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很难认识这个现象。曾有教师这样演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等温的水,取一定量的水装入试管中加热到沸腾后将产生的水蒸气通入一个烧杯的水中,等试管中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通入烧杯中后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t1,另取等量的沸水倒入另一个烧坏的水中搅拌后测量水的温度t2,通过比较t1t2就可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汽化与液化"中,"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只能让学生观察到液化现象,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水蒸气(气体)液化条件这一难点,笔者认为这样设计不太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一、气体膨胀做功、产生“白雾”实验的改进存在的问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2节,是关于“内能”的教学,其中有如下的实验: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打到一定程度,空气和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并液化出现“白雾”。由于瓶塞和瓶口的摩擦不大,瓶内气压不会太大;瓶内水蒸气不多,又难以液化;再加上周围气温较高,所以,出现的白雾很少,实验现象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一节安排了“内能做功”的实验。教材中实验是用软木塞将装水试管口密封 ,用酒精灯对水加热至沸腾。当管内水蒸气压强足够时 ,“砰”的一声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 ,说明利用内能可以对软木塞做功。此实验有两点不足 :一是软木塞冲出时 ,也有高温水蒸气喷出。实验时 ,尽管管口不朝向学生 ,由于水蒸气飞溅 ,对前排学生可能造成事故或惊吓。二是内能做功只表现在软木塞冲出的一瞬间 ,时间短 ,不便于学生边观察 ,边思考和教师边演示 ,边讲解。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改进方法 :在软木塞中插入一根细玻璃管 ,用橡皮管套…  相似文献   

17.
[问题]某学生课外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看到老师在演示教材上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需要的时间相当长,且不易成功,他们仔细研究了该实验装置后,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该实验主要是以下3点导致了实验的不易成功:1.隔着石棉网加热时传热太慢:用较大烧瓶作为水蒸气发生器,耗热太多,从而使点燃酒精灯到产生水蒸气的时问太长.  相似文献   

18.
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温度降到足够低或水蒸气遇冷才能液化.关于这一实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是这样做的:在烧杯里加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玻璃片的下面出现大量的水滴,水蒸气液化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中,教师在教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时普遍感到实验繁琐、费时费力,操作成功率低,现象不明显。笔者现对高中化学教材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和设计,提出改进方案。一、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设计的问题分析1.旧人教版教材中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设计旧人教版教材第二册化学教材铁与水蒸气反应的  相似文献   

20.
家用保温瓶能很好的减缓热传递,还可以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 1.演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在保温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沸水(至瓶颈附近效果最佳),打开瓶塞,将铁块或玻璃斜靠在瓶口即可看到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