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以实验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用实验考核方式复习基本操作,既能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又便于集中注意力。精心编制的考题和评分标准(可用正误对照的形式)提前印发给每个学生,以便准备。考核时,学生按抽到的考题当众操作,由大家评议。例如,把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分成四个小题:(1)取少量氧化铜粉末放入试管里;(2)在盛有少量氧化铜的试管里注入4毫升稀硫酸(不用量筒);(3)给盛有氧化铜和稀硫酸的试管加热;(4)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不溶性杂质。这组题包括了(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3)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4)制作过滤器和过滤操作。各自是独立的,彼此又是连续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将操作分解成若干  相似文献   

2.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钠的性质教学中增加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对钠的性质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对初中学习化学的金属活动顺序有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然而,演示时将钠直接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由于钠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的热使得刚生成的氢氧化铜分解成氧化铜。黑色氧化铜的生成既不利于观察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也不利于排除生成铜单质的可能。若在试管中完成该实验,产生的热量还会引发氢气的燃烧,造成安全隐患。下面介绍笔者经过大量尝试得出的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安全实验方法,供大家参考。1实验用品钠,2%硫酸铜溶液,煤…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第55页、第84页、第98页和第121页在描述氢气、单质碳、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与氧化铜反应和单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分别是这样说的:“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的铜”,“从倒在纸上的粉末里还可以看到有红色的铜生成”,“从实验看到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我们可以看到,浸在硫酸铜溶液中的铁丝表面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而同样在此教材的第2页、第7页对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等实验现象的描述时是这样说的:“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红磷燃…  相似文献   

4.
题1 现用铁跟足量的稀硫酸制取足够还原8.0g氧化铜所需要的氢气.如果有20%的氢气被用来驱赶试管里的空气和冷却还原出来的铜,那么完成这一实验至少需要多少克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相似文献   

5.
氢气还原氧化铜将铜丝一端绕成圆盘状或螺旋状,另一端插入试管塞内固定。将圆盘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使其表面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图1取一支15mm×150mm试管,内盛锌粒若干,再向试管内注入盐酸或稀硫酸后,迅速把灼热的表面被氧化的圆盘状铜丝伸入试管内...  相似文献   

6.
一、有关问题 1.为什么盛氧化铜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①反应生成的水及药品里的湿存水受热气化后,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管炸裂;②H_2比空气轻,试管口向上倾斜则不易将试管里的空气排尽,加热时可能引起爆炸,而且氢气与氧化铜接触不充分,反应需要的氢气量增加,会使反应时间增长。 2.氧化铜放入试管里为什么要铺成斜面? 这是为了增大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和增大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初三《化学》课本中演示 [实验 5 - 4],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 ,笔者无论怎么把木炭研磨 ,取何种来源的氧化铜 ,实验效果都不好。虽然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但试管内反应残留物仍呈黑色。后来试了活性炭及蔗糖被浓硫酸脱水后的炭来还原氧化铜 ,效果比木炭好一些 ,但仍不理想。最后 ,笔者选用高二学生实验做的《乙烯的制取和性质》所留下的乙醇被浓硫酸炭化所生成的碳来还原氧化铜 ,现象十分明显。试管中黑色混合物经加热后几乎全部变成红色。倒出红色残留物后 ,试管壁上还附着一层用毛刷难以刷掉的红膜。残留物经冷却后做导电实…  相似文献   

8.
1 实验的设想先将硝酸铜溶液蒸干 ,再加热硝酸铜 ,使其受热分解 ,生成的氮的氧化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生成的氧化铜可以还原为铜盐 ,生成的铜又可以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铜 ,并实现了铜的循环实验。2 改进后的实验2 1 实验仪器 :试管两支、烧杯、锥形瓶、漏斗、酒精灯、铁架台、橡皮塞、导管。2 2 实验用品 :硝酸铜溶液、稀硫酸、锌粒、水。2 3 实验步骤 :图 1如图装配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在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铜溶液 ,并摇动试管使硝酸铜溶液均匀地附于试管内壁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小火加热硝酸铜溶液 ,当水分蒸干后 ,停止加热 ,…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第56页关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3-8]的现象描述是:“黑色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的铜,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后一种现象很容易观察到,但前者却不易做到.实验室里通常是用稀硫酸与锌粒在启普发生器里反应来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但实验结果往往是黑色粉末(CuO)逐渐变成红色的疏松的块状物后,任你用酒精灯怎么加热也不能变成亮红色,这对于课堂演示实验而言就意味着“失败”(与课本所述不符).由于课堂演示实验受时间所限,不可能多次重复进行.怎样才能百分之百地达到课本所述的实验效…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改进的目的"酸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中的教学内容。在本章节的学习中,教师为了探究碱性氧化物(如部分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反应,会补充拓展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而常温下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较慢,不能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做法是让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利用加热加速反应。这样虽然能让学生更快地观察到实验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气体主要为三大气体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 .由于这三种气体的性质各不相同 ,故而它们的制取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方法和气体验证方法、除杂方法也不相同 .下面精选几道试题示例解析 ,供参考 .1 在演示实验基础上深化的实验题例 1  ( 1 )实验室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固体的实验 (实验装置图略 ) .①在实验进行过程中 ,可回想观察到试管内黑色粉末逐渐色 ,同时在试管口有生成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若欲完成该实验以达同样结果 ,实验室仅提供下列药品、仪器及用品 :稀硫酸、氧化铜粉末、…  相似文献   

12.
李于丹 《云南教育》2003,(11):27-28
一、氢气的性质1.初中化学55页检验氢气纯度,按教科书图3-12的方法收集氢气,试管里的水排不完,当把装满氢气的试管从水中取出,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水会流下,有时如何操作不好,会使酒精灯火焰熄灭,另一方面氢气比空气轻,试管倾斜,试管里会逸出少量氢气,有时点不燃氢气。如图一所示。改进方法:经过多次实验证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试管口平行移近火焰点燃氢气,这时如果试管里有水,不会使酒精灯火熄火焰熄灭,试管里氢气容易点燃。如图二所示。2.初中课本208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5g锌粒和约占试管容积13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与多少氧化铜…  相似文献   

13.
一、溶液酸碱性对氧化铜生成影响 取一块锌片放入浓度为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调整硫酸铜在各种不同pH值下,观察锌片的反应现象,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14.
1实验装置 改进后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反应仪器及药品改进后的启普发生器,洗气瓶,干燥管,电子天平,酒精灯;氧化铜,锌粒,稀硫酸,硫酸铜,高锰酸钾溶液,醋酸铅溶液等。  相似文献   

15.
精心设计了钠与微量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及产物研究,通过改变和控制实验条件等探究证实了该反应产物有红色固体物质铜、黑色氧化铜、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和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等物质.  相似文献   

16.
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的实验操作在教材中是这样安排的:“在试管里加l 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的乙醛的气味,并注意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由于生成的乙醛  相似文献   

17.
把"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作为一个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效果理想. 1 问题的提出 学生按照改进方法如①把木炭改为活性炭;②活性炭与氧化铜配比:活性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在1:(7~13)的范围内;③把研细混匀的活性炭和氧化铜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实验,现象不明显.一次无意中用乙醇把混合物调成糊状后加热,1min出现现象,继续加热至2min,试管内壁出现铜镜,试管内黑色混合物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18.
(一)用硝酸铜制氧化铜: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约一粒米大)的硝酸铜晶体,滴入几滴水,加热并旋转试管,使管壁内形成一层均匀的氧化铜薄层,加热使管内的二氧化氮和水分除尽后,加入干燥的木炭粉。按课本上的装置进行加热,几分钟后,试管壁上就有一层紫红色(或亮红色)的物质形成。澄清石灰水也变浑浊,(试管事先洗刷很干净的话,可形成铜镜),为了证明紫红色物质是铜,待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倒去剩余的木炭粉,用水冲洗木炭粉,再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加热之,管壁上的紫红色物  相似文献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 .其知识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二” .一、两点注意组装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应注意两点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以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2 )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至试管底部 ,且在氧化铜上方 ,目的是尽快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同时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 ,反应更完全 .二、两个先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两个先后” .(1)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氢气 ,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尽后 ,再给氧化铜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混合气体受热发生爆炸 .(2 )实验结束时 ,应先…  相似文献   

20.
铜镜的制备     
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先向其中滴入几滴水,转动试管使内壁润湿,再小心地装入适量氧化铜粉末,转动试管使氧化铜粉末均匀地沾附在试管内壁,然后按课本上“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要求操作,就能在试管内壁形成一层均匀而光亮的红色铜镜。这一显明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